王陟昀 鐘雄
摘 要: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其后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展開了大量的產業產能合作和金融合作。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帶一路”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積極建立綠色金融體系,對實現投融資綠色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將詳細闡述“一帶一路”背景下綠色金融的核心內涵,并深入研究發展綠色金融的必要性,最后探討了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一帶一路” 綠色金融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c)-033-02
2013年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持續推進,目前已經逐步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發展戰略,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大力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工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是這些國家的迫切愿望[1]。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生態環境比較惡劣,一部分國家的土地荒漠化嚴重,降水量極度稀少,氣候較為干燥,生態環境脆弱始終是影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因此,在“一帶一路”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注重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利用金融活動逐步引導社會、經濟和生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對改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1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概況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國家期間,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這是基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而提出的戰略構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長、發展潛力最大的經濟走廊,是我國首倡和高層推動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對新形勢下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一帶一路”橫穿歐亞大陸,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東起亞太經濟區,西到歐洲經濟區,亞太經濟區和歐洲經濟區是全球經濟發展強勁的經濟區域,但在兩大經濟區域中間的國家卻面臨著資源豐富而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尷尬局面,這些國家具有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涉及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人口總量達到了44億,占全球人口總量的63%,經濟規模高達21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9%[3]。不管是從社會經濟發展、提升人們生活品質,還是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的角度而言,“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建設和發展,都符合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進沿線國家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和產業結構的轉型與升級。
2 “一帶一路”背景下綠色金融的核心內涵
所謂綠色金融,即是指金融機構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實際的金融活動中充分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將和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潛在回報、風險和成本融入到金融機構日常的業務中,在具體的金融經營工作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盡可能地降低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通過社會經濟資源的引導,逐步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雖然綠色金融的內涵比較豐富,但其核心是利用社會資金促進一個國家抑或是經濟體內部綠色金融的建設和發展,最終目的是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4]。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是國內區域經濟轉型、要素流動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有利于沿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再次升級。作為全球性的發展戰略,如果能將綠色金融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有利于消除沿線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顧慮,對全球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經濟復蘇和氣候發生嚴重變化的大背景下,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注重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和實施,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導和鼓勵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綠色產業,積極控制并減少污染性投資,從而有效改善相關國家的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 “一帶一路”背景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必要性
3.1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保形勢不樂觀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涉及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普遍存在著對外開放程度低、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等諸多不良問題。雖然近幾年這些國家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但也產生了土地荒漠化等嚴重的生態問題,阻礙著這些國家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有關研究報告可以發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超過一半的國家經濟發展模式比較粗放,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二氧化碳排放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5]。因此,“一帶一路”戰略作為全球性的發展戰略,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切不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強有力的治理措施,更需要金融活動鼓勵和引導綠色產業的發展,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是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3.2 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環保實踐有待增強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國內企業在海外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我國的金融機構能夠幫助中國企業繞過世界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信貸環保條款的束縛,從而為中資企業提供充足的發展資金,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資企業對海外市場環保問題的不重視。除環境風險以外,在海外市場由于環境問題而引起的社會風險也值得重視,一些國家政治不穩定、社會動蕩、危害企業正常運營的因素較多,海外的各方勢力很容易夸大環保議題,導致許多中資企業卷入當地的紛爭,影響中國企業的經濟效益。另外,中國對外投資企業的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采礦、建筑、木材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這些資源密集型領域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再加上國內金融部門在對外投資時不注重環境風險,再次助長了中資企業在海外市場生態環境問題的視而不見[6]。因此,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能夠有效改善中資企業高投入、高污染的不良狀態,有利于恢復和改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脆弱的生態環境。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就要充分利用金融活動鼓勵和引導中資企業樹立環保意識,積極從事綠色產業,對提升中資企業乃至國家的海外形象具有積極作用。
3.3 國際經貿活動中的環保標準持續提升
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日益嚴重,綠色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巴黎協定》的簽署,更有力地證明了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不管是國際貿易協定還是國際投資,生態環境問題始終是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世界上多邊金融機構都已建立了完善的環保體系,世界銀行高度重視金融活動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國際金融公司、泛美開發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金融部門也有著層次清晰的環保體系。由中國倡導并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銀行也將綠色低碳作為核心發展理念,重視綠色產業的投資。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符合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有助于改善沿線國家脆弱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增強中國企業的海外環保實踐和提升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4 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議
4.1 將綠色化作為金融機構的宗旨
全面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達成共識,堅持體系建設的綠色化,積極制定并出臺相應的政策制度,把綠色產業作為金融機構優先合作領域,在基礎設施的研究、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問題。在“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綠色產業的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具有光熱資源豐富、土地空間遼闊和能源富集的顯著優勢,為發展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注重綠色產業的發展,助推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
4.2 促使中國主導的金融機構進行綠色化改革
我國政府要積極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行綠色化改革,不斷加快綠色金融體系的建設。為促進“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我國倡議并主導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銀行和絲路基金等區域性金融機構,這些金融機構要積極參考赤道原則等國際標準,建立并不斷完善生態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逐步將綠色金融理念融入銀行風險管理的范疇。其實質是金融機構在提供融資之前,要充分了解該項目的實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限制對不符合赤道原則規定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在“一帶一路”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項目的研究、設計、實施等環節都要充分考慮環境標準,針對不同的項目積極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一旦出現不符合環境標準的現象,要及時干預并促使其改善,項目完成后,要做好項目環境效益的評估工作。總之,中國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積極借鑒多邊開發銀行的生態環境保護經驗,根據區域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環保政策,將生態環境保護打造成中國企業對外投融資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4.3 創新機制和平臺建設促進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
綠色低碳產業有著環境效益好的顯著特征,但也存在著周期長、收益低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門要積極創新機制和平臺建設,保障綠色低碳產業獲取可觀的回報,可以采取貸款、財政貼息的方式促進綠色信貸的發展,促使綠色金融的健康發展,可以嘗試把綠色信貸融入宏觀審慎評價機制,降低綠色信貸成本。此外,要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積極作用,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當作綠色項目的創新機制和平臺,逐步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提升金融機構的環境風險管理能力。要積極建立和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和社會風險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開生態環境的有關信息,切實保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權益不受到損害。中國政府要積極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積極加強綠色金融試點地區建設,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從而實現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5 結語
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旋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國的對外投資和國際產能合作將邁入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國際金融服務和合作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加強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注重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對改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脆弱的生態環境和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玫,丁輝.“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研究[J].環境保護,2016(19).
[2] 喻奇.“一帶一路”戰略下的綠色金融體系如何構建[J].時代金融,2016(08).
[3] 王文.提升綠色金融領導力,潤滑“一帶一路”進程[N].中國經濟導報,2016-08-24(B06).
[4] 王文,曹明弟.綠色金融與“一帶一路”[J].中國金融, 2016(16).
[5] 王碩.用綠色金融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N].人民政協報,2015-12-03(006).
[6] 李淼.構筑“一帶一路”綠色金融大動脈[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