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翔
摘 要:隨著“營改增”政策在我國的全面實施,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一定影響,其中交通運輸業也不例外,只有充分解讀“營改增”政策,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稅務籌劃中,才能使交通運輸業不再受新政策的影響,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F階段的交通運輸業受到“營改增”政策的影響,出現了抵扣難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納稅負擔,所以針對這些問題,要合理選擇納稅人的身份,進行稅務籌劃,不能違背“營改增”政策減少稅負的初衷,這也可以為交通運輸業增加資金收益。
關鍵詞:交通運輸業 營改增 稅務籌劃 分析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c)-046-02
交通運輸業是我國重點行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次“營改增”改革中已起到先導作用。但在稅務方面卻是向著升高的方向發展,給交通運輸業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所以交通運輸業要認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結合自身行業特質,去制定適合自己的合理稅務籌劃,減少行業的稅收負擔,增加資金效益,為交通運輸業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本文將從交通運輸業的角度出發,去對“營改增”之后的稅務籌劃進行簡要分析,希望給交通運輸業的稅務籌劃提供一點啟發。
1 關于“營改增”政策的分析
1.1 交通運輸業“營改增”的成因
以前營業稅納稅人都是以銷售額作為計稅依據,在商品流通的過程中已經繳納過的稅款不可以進行抵扣,所以就會有重復增稅的情況出現。其中可以進行抵扣的進項稅明顯高于商品流通所繳納的稅額,這個環節的漏洞可以使很多交通運輸業的納稅人虛開發票,偷稅漏稅,給國家的稅收造成了很大損失,商品流通對于交通運輸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國家針對這一情況,為了使征稅更加合理,“營改增”政策的出臺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1]。
1.2 “營改增”政策的主要內容
“營改增”政策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行業方面,曾經繳納營業稅的納稅人已經全部變成繳納增值稅的納稅人;其二是在稅率方面也做出了很大改革,在原來只有17%和13%這兩個稅率的基礎上增加了屬于交通運輸業的11%;其三是在計稅方法上,只有金融保險業和服務業可以使用簡易的計稅方法,剩下的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必須使用增值稅一般的計稅方法;其四在稅收歸屬上,增值稅是由國稅局征收,而地稅局只是增收相應的附加稅。以上就是“營改增”政策的主要內容。
2 “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稅務籌劃面臨的問題
2.1 可抵扣的進項稅額降低
交通行業的重要成本是人工成本和固定成本,營業稅改成增值稅后,交通行業可以進行抵扣的稅額較小,這是由可抵扣項目的減少造成的。交通運輸業的主要成本均不是外購成本,所以抵扣稅額對交通運輸業沒有起到促進作用[2]。這一問題的出現是主要是由交通運輸業的特性造成的,因為在交通運輸中產生的費用大多數都不符合可以抵扣的條件,所以可抵扣進項稅額的降低給交通運輸業帶來了較大的納稅負擔[3]。
2.2 原固定資產進項稅額無法抵扣
固定資產是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基礎,由于交通運輸必須要用到汽車、飛機、輪船等,所以這些都成為了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產。這些固定資產的價值都比較高,另外這些固定資產的使用必須用到燃料,儲存燃料也增加了交通運輸業的經濟負擔[4]。固定資產往往使用年限較長,不能輕易的更換,所以在“營改增”之后,這些固定資產就無法參與抵扣的環節中,導致國家對固定資產可以進行抵扣的政策,沒有真正地使交通運輸業得到政策輔助。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由于固定資產的無法抵扣,逐步增加了交通運輸業的稅務負擔,制約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5]。
2.3 增值稅抵扣發票難度大
由于交通運輸業中符合抵扣的項目偏少,所以對增值稅發票更是不重視。在交通運輸中,火車在運送的途中會經常的加油或者進行故障維修,這期間就會根據距離的遠近去選擇加油站和維修站,而這些地點并不一定就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及時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由于開具發票的手續太多復雜,而運送司機不想為此耽誤時間,一般都不會選擇開具發票[6]。而且故障維修的金額較小,司機更加不會選擇開具發票,這就使本來就很少的進項額進一步減少,可以抵扣的發票寥寥無幾,加大了企業的稅務負擔,減少了資金收益[7]。
3 “營改增”后交通運輸業的稅務籌劃
3.1 選擇適合自身的納稅人身份
“營改增”政策出臺之后,企業就必須認真考慮自身的納稅人身份,因為這對未來的稅收有著一定的影響。適用交通運輸業的納稅人身份一共有兩種:一種是一般納稅人,另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稅率不同。一般納稅人是17%的稅率可以進行抵扣,而小規模納稅人的稅率較低為3%,但是不可以進行抵扣。交通運輸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來選擇一個合理的納稅人身份,不使自身增加稅收負擔[8]。
3.1.1 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減少
“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的稅率普遍是3%,和原來營業稅不同的是增值稅是不以銷售額作為計稅依據,而是以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企業實際繳納的稅額比原來少繳了0.09的百分點,這個數字雖然看起來很小,但企業卻是因它而減輕了稅收負擔,所以“營改增”之后減少了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
3.1.2 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增高
“營改增”之后的一般納稅人,稅負減輕的情況不明顯,因為一般納稅人可以進行抵扣,而交通運輸中可以進行抵扣的項目偏少,所以交通運輸業的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的金額較小。與此同時,一般納稅人的稅率偏高,而交通運輸企業抵扣的效果不明顯,這就間接地導致了交通運輸企業的稅負增高。
3.2 通過利用交通工具進行納稅籌劃
交通工具是交通運輸行業的命脈,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對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過程中,要將交通工具充分的考慮進去,合理的利用交通工具,那么交通工具就會成為重要的進項抵扣的來源,“營改增”之后的交通運輸業一般納稅人,企業內部存放著大量的交通工具,而這些工具又不符合進項抵扣的條件,所以要將一部分交通工具轉讓出去,獲得的資金再去購進一些交通工具,這樣就符合進項額抵扣的條件,能獲取一部分資金。還有一部分資金周轉不靈活的企業可以采用租賃的方式租入交通工具,這樣也符合抵扣的條件,同樣能獲取一部分資金[9]。企業要靈活的掌握稅負變化來進行交通工具的采購或租賃,在不影響企業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減輕運輸企業的稅務負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購和租賃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可以開具增值稅專業發票的商家,這樣才能保證抵扣正常進行,否則前面做的這些都將變成無用功。
3.3 合理運用不同的稅率業務
“營改增”政策出臺之后,交通運輸業和物流輔助業將分成兩種稅率來進行納稅。所以交通運輸行業的財務人員要對這一現象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實現減輕稅負的目的。在政策的規定中提到,如果交通運輸行業未將這兩個行業區分,那么將以高稅率進行計算,所以企業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一定注意將這兩者區分好,避免高稅率計算稅額。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就是在政策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將一部分高稅率的業務轉為低稅率的業務,這樣能減輕一部分的納稅負擔,使減輕稅額的愿望實現。
3.4 增值稅發票的稅務籌劃
由于交通運輸行業可以進行抵扣的項目偏少,所以交通運輸企業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在運輸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供貨商企業嚴加要求,在商品差價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盡可能地選擇具有開具增值稅發票資格的供貨商,培養企業內部人員的意識,長此以往形成良好的循環,將正規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的供應商作為企業的第一選擇。同時也要注意駕駛員在運輸途中取得的發票,當前駕駛員不愿意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原因多半是過程繁瑣,手續麻煩。所以企業的財務人員要為駕駛員途中開具發票可能用到的資料準備齊全,發放到每一個駕駛員手里,這樣能減少開票的時間,駕駛員也愿意配合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將這兩項工作充分落實到位,能很明顯地增加企業可以抵扣的發票,使交通運輸企業利益最大化。
3.5 加強對企業財務內部的控制
當前交通運輸行業內部都存在發票混亂的情況,這大部分的原因就是交通運輸行業的特質,駕駛員帶回來的發票都不盡相同。財務人員又沒有將這些發票分類,核算。一些可以抵扣的發票沒有進行抵扣,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造成了資金的損失。所以企業一定要對這種現象嚴格制止,不能任由其發展下去。要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人員進行培訓,要求他們在工作的時候盡量選擇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貨商,培養業務員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好習慣,從源頭上進行控制,使可以抵扣的發票增加。財務人員一定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資金的財務水平,深入了解“營改增”政策。在新形勢下進行正確的納稅申報,一定要在合法的范圍內降低交通企業的納稅負擔,同時對稅務風險的意識也不要放松。
4 結語
綜上所述,“營改增”新政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帶給了交通運輸行業的稅務負擔,所以交通行業一定要對稅務籌劃充分重視。這樣才能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在稅務籌劃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不能被困難所嚇倒,要積極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困難的辦法。首先對企業內部進行合理調整,將可以抵扣的進項額充分重視起來,加強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在合法范圍內,將降低納稅金額的目標實現,使交通運輸企業的利益達到最大化,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琪,顧蕙恩,王海俠.“營改增”對徐州地區小微企業的影響——以交通運輸業和物流輔助服務業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6,05(03).
[2] 李偉,李衛平.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上市公司稅負和財務的影響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6,04(01).
[3] 孫紅燕.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試點上市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J].商業經濟,2016,10(02).
[4] 張智,黃麗華,盧允照.福建交通運輸業“營改增”后稅負變化的實證分析[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6,08(02).
[5] 周亞輝.淺析“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基于清遠市汽車運輸企業的影響分析[J].現代商業,2016,07(16).
[6] 劉建民,蔣雨荷.“營改增”對交通運輸行業財務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6,06(14).
[7] 杜肖彥,徐曉莉.“營改增”下交通運輸業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商,2016,05(16).
[8] 嚴媛,張國柱.“營改增”給交通運輸業上市公司帶來的稅負變化——基于廣東省上市公司2011~2014年年報[J].財會月刊,2016,03(16).
[9] 鄒璐.“營改增”是稅制改革的主旋律——稅收“營改增”對綿陽交通運輸業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