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李苦禪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十分突出的,重要的大寫意水墨畫家,他的畫以鷹、鷺、魚鷹等猛獸大禽為主。李燕是當今文化界、書畫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二人之間既是父子,又是師生。李苦禪是齊白石首位入室弟子,因而在畫風上受齊白石的影響很大,但是他卻成為了"學齊而不似齊"的典型代表。同樣李燕既要學習李苦禪,又要"不似"。將李苦禪與李燕藝術進行比較、并分析李燕在李苦禪那兒繼承和突破了什么,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出李燕的獨特的藝術風格。
關鍵詞:李苦禪 李燕 繼承 突破 人格修養 寫生 水墨 構圖 思想
一、“學我者生"一李燕對李苦禪藝術的繼承
李燕的繪畫的技巧還有審美意境,都可以感受到李苦禪的藝術風格滲透到了李燕的繪畫作品和藝術情境中。
1、人格品格,道德修養
李苦禪和李燕都經歷過亂世,但是對于生活世俗的痛苦都保持著一致的樂觀心態,他們只對藝術情有獨鐘,將生命奉獻給繪畫生涯。他們倆人不會為了金錢而追逐名利,去迎合他人的趣味。正如李苦禪所說:"人,必先有人格,爾后才有畫格。"
2、注重寫生
李苦禪曾有在西方學習繪畫寫生的經歷,他強調"速寫本是最好的畫譜",速寫是把握造型和繪畫的最快方式。李苦禪堅持寫意畫"意象"方向的追求。不似之似,神似之的意象造型。2】
李燕每個星期日早上去動物園畫速寫,最少能拿回三五十張速寫,最多的時候拿回100張。回家后,還不及摘下草帽,父親就要檢查李燕的速寫。
李燕的繪畫方向是小動物,小猴,小鹿,小虎。在大學三年級時,李燕就已經成自己的風格,并贏得周圍老師與同學的肯定。這與平時注重寫生脫不了干系。
3、水與墨的靈動與結合
李苦禪吸取了石濤等人的技法,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有顯著成就。而李燕擅長于畫猴,熊貓等動物。
水與墨,干、濕、濃、淡,隨意中蘊含著樸拙之氣,自然含蓄中蘊含陽剛之氣。這是他們共通的特點。
寫意花鳥畫在新中國成立后被改造成為一種半工半寫的小寫意繪畫,形成了一種紅色為基調的革命浪漫主義風格,把水墨畫視為體現封建情趣的“黑畫”而加以否定。這其實淡化了花鳥畫的寫意精神。李苦禪則把花鳥畫的墨色基調恢復過來,抓住了傳萬物之神,開掘了寫意畫的新境界。
而李燕受李苦禪的影響,花鳥畫藝術不僅僅是在延續傳統,而是再延伸,使傳統藝術走進了現代。把對于傳統花鳥畫藝術的美學品格延伸體現在了筆墨上,把傳統花鳥畫審美品格的拓展,主要表現在取材和造型上。
二、“似我者死”——李燕對李苦禪藝術的突破
李苦禪不復制老師們的藝術樣貌,而是延續老師們藝術道路上的全面修養,最后“造自己個人的宇宙。”堅持繪畫的繼承和創新。
李燕面對著父子畫家的形式,兒子大都會成為父親的附屬品,所以李燕需要逐漸地改進自己的繪畫,創作出與李苦禪不同的藝術特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才能和父親的繪畫區分開來,堅持繼承與創新。
1、構圖之異
李苦禪認為: 繪畫中的構圖,產生了矛盾,這才可以談到構圖中的氣勢。四平八穩是寫意畫中最忌諱的,有時候差一點兒就畫壞掉了。但還沒有壞-----化險為夷,這才是最有魅力的構圖,這種構圖也是當代畫家所追求的。
李苦禪一直告訴李燕畫面創新,不需要別人告訴我們怎么做,我們就必須要跟著做,不管是構圖、用色、繪畫工具和意境表達等方面,只要自己創新就會達到與別人不同的繪畫效果,只有創新才能使自己不會在濤濤的繪畫歷史長河中被淹沒。
2、筆墨之異
李苦禪保留八大山人的“黑、白、灰”—墨禽,“計白當黑”構成單純而明快的效果。正、大、純、厚是李苦禪先生的筆墨特色。
而李燕的繪畫作品相比善用顏色,水與火的相融,整體畫風富有朝氣。畫風的原則是“以水墨為主,以淡彩為輔”。通幅作品,由水墨完成的部分約占九成以上,只在少許部分施以標志特點的淡彩,這“淡”并非非常“淺”的意思。而是透明,即“色不傷墨”——色的濃度不宜超過墨的濃度,局部著色,照顧整體畫面的色調是否和諧。筆、墨、色的結合,散發著小動物的萌態和生活的情趣。
3、思想之異
李苦禪的鷹是真、善、美的綜合產物,雄踞松崖,雄姿勃發,撼人心魄。他筆下的鷹是豪強人格的化身,是振興中華的希望。
李燕的書畫系以大自然的萌趣與中華人文內涵形于筆墨,最擅長寫意動物與人物。藝術特色表現為靈動的生動氣息,詼諧,萌態的筆墨趣味,平正見奇的畫面構成,詩書畫印與生活感受相結合。筆墨率真天成。
造成兩人之間的不同,有構圖的差異,筆法的差異,生活條件的差異,社會發展程度的差異,造型具體的差異。差異表現的相反相同的程度不一,構成了李苦禪和李燕的聯結點,也是李燕繼承李苦禪并創新的發展點。
結語:
“學我著生,似我者死。”這句話是當年齊白石說的。李苦禪突破了自我,走出了“影子”的怪圈。而這句話現在同樣也可用于李燕。
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呈現時代的精神。
偉大的詩人歌德曾經說過:“人生短暫,藝術長存。”
引語:
1】導師的成長軌跡——李苦禪教子 2011-06-08 08:29:16 新浪博客 嘉影書法
2】李苦禪藝術的時代特征 嘉德在線
3】李苦禪繪畫風格研究 來源:重慶文化信息網 作者: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 侯振偉
參考文獻:
[1]李曦林.學我者生——齊白石、李苦禪藝術異同論,載于《李苦禪紀念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常德強,“學我著生,似我者死。”——從李苦禪與齊白石藝術之異同分析李苦禪的藝術風格,中國美術,2010
作者簡介:王冠楠 (1994.3—),女,漢族,籍貫:江蘇鹽城人, 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 ,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美術專業 研究方向:油畫
(作者單位: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