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亞萍

宜興紫砂陶歷史悠久,紫砂壺造型樸雅大方、品種繁多。江南特有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造就了獨特的藝術形式,宜興紫砂壺深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和稱頌。陶都宜興自然條件優越,自古便有“竹的海洋”之美譽,有竹的地方從來不乏文人雅士眷顧,而在這片紫砂的國度,竹子常常成了造型立意的主角。“羅漢竹壺”(見圖1)顯然亦是以此為題,獨辟新意,于瀟灑竹海中詮釋荊溪之美、江南之美。
1 自然情懷:羅漢竹的描述
羅漢竹又稱佛肚竹、密節竹,別名:人面竹、壽星竹、布袋竹、算盤竹。羅漢竹制成的盆栽可以擺放在室內,不但能增加勃勃生機,同時也能凈化室內空氣,羅漢竹在呼吸時會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多種有毒物質全部吸收,并轉化成氧氣釋放出來,會讓室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量增加,對人類身體的健康有很大的好處。這款紫砂“羅漢竹壺”擺放在茶案上,同時也可以調節情緒,減少煩惱心情的出現。
2 人文情懷:竹的君子氣節
“羅漢竹壺”首先借鑒和繼承了傳統竹壺的特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將輕靈雅秀的竹葉以浮雕的形式裝飾在壺面上,竹葉輕盈舒展,飄飄然貼在暗紅色的素壁上。尋根究底,這一脈竹葉根連壺嘴,而壺嘴恰好塑成了一節短小圓鼓的竹節,竹葉便好似從竹節上緩緩抽出來,這是對竹的生長情態的臨摹,為其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壺體的形狀猶如羅漢圓圓的肚子,圓潤柔和、光滑亭勻,透露出紫砂泥不為浮華、包容乃大的氣韻。
“羅漢竹壺”情趣盎然,我們驚訝于創作者不僅創作出一把無可挑剔的紫砂大品,更對其像孩子般疼愛憐惜,將內心情感灌輸于壺的整體氣場里。“羅漢竹壺”情真意切,有一種風韻妙不可言,有一種凝練觸動情懷,有一種氣質拜服天地。“羅漢竹壺”秀美典雅,素凈而又格調絢麗,同時又不乏竹子的蒼勁之風,著實讓人雅興大發,品茗之余,把玩在手,樂趣無窮。壺把竹段造型別致,壺流蓄勢而出,引流向上,出水流暢,一瀉千里,一枝細竹破節而出,幾片竹葉輕撫壺身,生機涌動,每片竹葉比例協調、刻畫逼真、意境唯美。壺身大氣卓然,圓蓋中心微鼓,呈現出一種大度君子的氣息,渾厚而端莊。壺身筒高且圓融,泥質極為淳厚,容量大,顯得大氣、穩重。泡上一壺茶,是否覺得心神俱靜,享受平日清閑呢。
人文屬性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從概念化出發,實物性質的造型則是對文化最好的演繹與優化。造型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同時又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不容分離的聯系。從竹文化展開造型構造,又以造型升華竹文化內涵,是“羅漢竹壺”造型的根源。整壺流淌著一種包容、通融的思想,它是文化與器物的結合,壺鈕呈橢圓狀,使整壺更顯古韻盎然、細膩精致。此壺經提煉取舍,充分展示竹子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將竹枝質地勾勒得淋漓盡致、韌度強勁,陽剛之氣呼之欲出,從而精、氣、神畢現,達到借竹敘情的效果,充滿了大自然的生動情趣和人文氣息。羅漢,闡釋著佛家的大悟、包容精神;竹,闡釋著人心的知足、從容和淡泊,“羅漢竹壺”將竹文化與佛文化的意蘊皆表達了出來,從造型而觀,可見個性之包容。
3 結 語
紫砂茶具的美學價值,不僅表現在千姿百態的造型和肌理色澤本身所具有的裝飾性上,更在于它的精神內涵,在于一種透徹表里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竹子又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想必此壺表達的不僅是作者對淡泊、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也蘊含希望生命如竹子一樣長青不敗的美好愿望,給人一種與眾不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