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雁方
摘要:文章以雞疫病檢疫工作為研究重點,從強化雞疫病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入手,結合當前常見、高發的幾種雞疫病發生情況,探究雞檢疫工作具體程序及措施。
關鍵詞:雞;檢疫;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1.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3637(2017)07-0171-01
加強雞檢疫工作,是落實禽類食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也是相關職能部門發揮監督、管理的主要職責。落實雞疫病檢疫工作首先要做到正確認識雞檢疫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輿論造勢、加強宣傳的方式,提升養殖戶及公眾對雞疫病檢疫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其次,要幾家大監管力度,積極聯合相關部門協同作業,齊抓共管,嚴格把好質量光和技術關;最后要進一步規范雞檢疫工作的程序和措施,確保檢疫工作正確、高效。以下,筆者將結合雞檢疫工作實際情況,進一步探析雞檢疫工作重要性、常見疫病以及具體檢測程序和措施等方面內容。
1 雞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禽類檢疫工作與禽類養殖、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聯系密切。當前,在禽類養殖現狀中,以雞疫病最為頻發,且對整個禽類養殖業發展影響最大,其不僅造成大量的雞群死亡,而且雞疫病中還存在不少能人畜共患的疫病類型,給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加之目前禽類養殖高密度生產、調運以及頻繁移動等,都加劇了雞疫病的危害和傳染概率。為此,近些年,強化雞疫病檢疫工作得到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極大關注。落實雞疫病檢疫工作,對防控重大、高危的動物疫病,保障禽類養殖及人類健康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 常見的幾種雞類疫病檢疫
目前,最發的雞疫病類型主要包括禽流感、雞傳染性法氏囊以及雞新城疫等。因而,對這三類疫病的檢測也是當前雞疫病檢測工作的重點內容。
2.1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種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所有禽類都可能被感染,尤其是雞,不僅感染率高,且傳播快、傳染范圍廣、發病突然。呈爆發性流行的特點。一旦染上禽流感,病雞則會出現感冒、發燒、拒食、精神萎靡、腹瀉等癥狀,且伴有體重明顯減輕的現象,經過1~2d,雞群產蛋量大幅下降,且死亡率不斷攀升。
2.2 雞傳染性法氏囊
該疫病發病較急、致死率較高,病發時會出現極度虛脫、出現法氏囊炎、拉稀等癥狀。經研究發現,該病的主要侵害對象為雞,在其他動物身上較少發現,其中尤以3~7周齡的雞最易感染此病。因此,該病多發于育雛季節,呈爆發性或局部流行性特征。發病時,病雞主要癥狀為體溫升高、情緒低沉、喜伏臥、厭食、拉稀糞。隨著病程延長,會出現迅速脫水癥狀,經5~7d后最終衰竭而亡,且死亡率極高。
2.3 雞新城疫
該病又被稱之為亞洲雞瘟,致病病原為副豁病毒,是一種典型的熱性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漿膜出血、豁膜出血等,少部分病程長的還會出現神經癥狀。該病的潛伏期約在3~5d之間,按照病程長短也可分為急性病和慢性病。
3 雞檢疫工作程序與措施探究
在進行雞疫病檢疫工作時,需遵循以下工作程序與措施:
第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重視和完善雞疫病檢疫工作責任追究制和應激預警制度,同時加強各個部門協調合作,形成齊抓共管局面,確保各項工作制度得到切實落實;
第二,加強合作交流與信息共享。雞疫病檢疫工作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當中涉及的職能部門也相對較多。要達到準確、高效地建議,勢必需要強化不同部門之間的合作交流與信息共享,從而確保檢疫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進行;
第三,加大雞疫病檢疫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多樣化宣傳方式,利用多種宣傳載體進行輿論造勢,不斷提升養殖戶及公眾對雞疫病檢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加強摸底排查,全面、及時地了解和掌握雞疫病發生情況,確保能夠做到盡早、盡快地防治雞疫病;
第四,加強資金投入與技術投入。雞疫病檢疫工作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同時也是一項技術密集型工作,當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與技術支持。對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設立專項資金提供資金保障,同時加強科技滲透,運用高新技術解決雞疫病檢疫工作中的新題難題;
第五,重視檢疫人員技術培訓,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活動,不斷提升檢疫部門相關人員的檢疫認識和綜合素質。同時,利用技術培訓的契機,轉變檢疫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學習理念,從“要我學”變“我要學”,使其具備應對日趨多元、復雜的動物檢疫工作形勢;
第六,加大檢疫工作監督管理力度。對于雞疫病的檢疫,需要各個相關職能部門聯合起來共同實施、共同監管,才能確保檢疫工作落到實處且不出紕漏。但由于涉及部門較多,檢疫環節較為復雜,因而需要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一方面用于監督疫病檢疫工作實效,確保實現全時段有效監管,另一方面用于監督職能部門內部人員違法違紀行為,保障檢疫工作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新.苗雞檢疫:環環相扣步步到位[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3(01).
[2]畢延清.雞新城疫的診斷和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