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年,聯合國率先提出金融體系應為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這就是“普惠金融”的雛形。隨著普惠金融體系的日漸完善,2016年1月我國國務院發布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了我國普惠金融的發展理念:致力于小微企業、“三農”低收入人群和其他弱勢領域的惠及全體人民的金融,但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體系。以此為契機,本文首先借鑒國內學者測度普惠金融水平的方法采用金融服務的需求和供給兩個維度測度了河北省普惠金融的發展指數IFI,其次,本文對河北省普惠金融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根據實證結果,提出提高河北省普惠金融水平的建議。
關鍵詞: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指數;線性回歸模型
2013年18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對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明確提出了應當將提高我國的“普惠金融”水平作為下一階段金融體制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為了實現二十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普惠金融等重大議題在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受到了廣泛關注。2016年9月18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和中國家庭金融考察與研討中心在北京聯合頒布了《京津冀金融普惠報告》,此文件對京津冀家庭的普惠金融的概況、普惠金融的作用、家庭金融行為、普惠金融的影響要素以及普惠金融產生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京津冀普惠金融發展極其不均衡、京津冀經濟發展程度差距巨大等結論。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研究河北省普惠金融水平對加速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步伐具有深遠意義及影響。
一、國內外文獻綜述
張彩云(2016)指出,有諸多因素均會對普惠金融發展程度產生干擾,比如宏觀、金融基礎設施、供給、需求等。胡國暉、王婧(2013)把對普惠金融存在影響的因素進行了以下四大類劃分,即金融調控、接觸便利、收入差距、宏觀經濟等。劉明、劉震、郭峰(2014)認為征信系統新增企業數量、高速公路長度、人均GDP、金融普及率、財政補貼政策數量對普惠金融程度有影響。張娟(2015)認為基于金融服務范圍的角度,城鎮化水平、金融發展效率、城鄉收入與普惠金融的發展有關;從金融服務的使用角度來看,普惠金融發展會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就業水平、金融發展效率、政府管制程度、城鎮化率的影響。杜強,潘怡(2016)認為普惠金融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系數為負數,而普惠金融與地區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非線性的。冉笑影(2015)認為,居民享有金融服務的程度與受教育水平成正比;金融普惠程度越好,表明城鄉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金融相關率均更高。
二、河北省普惠金融水平測度
Sarma(2008)認為在許多國家,促進普惠金融發展是一項政策重點,并首次提出了普惠金融指數IFI。在綜合各國學者及其學術成果基礎上,筆者以《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2013 王婧、胡國暉)為基本參照,并由需求(金融服務的使用)與供給(金融服務的范圍)這兩個維度入手,完成了普惠金融指數IFI構建。在供給方面,表現為地理方面的服務可滲透性(由于缺乏數據,這里沒有考慮到人口維度的服務可用性),供給方面選擇了每百平方公里擁有的保險機構數量和每十萬人擁有的保險機構數量為代表指標。在需求方面,由于存款、貸款是對于河北省人民而言最基本的兩種金融服務,因此選取河北省金融機構年末存款及各項貸款占年末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這兩個指標來體現年末國內生產總值中存貸款所占比重,最終把河北省金融服務使用表達出來。
根據以上計算方法,可得到河北省各地級市2011年-2015年普惠金融指數。邢臺市2011年至2015年的普惠金融指數分別為0.40803、0.410825、0.471236、0.459124、0.471265;唐山市為0.194844、0.198036、0.168347、0.173527、0.174103;秦皇島市為0.451067、0.452091、0.388721、0.397718、0.330469;廊坊市為0.634486、0.698442、0.625896、0.552788、0.565906;衡水市為0.578955、0.570472、0.523448、0.533308、0.534201;邯鄲市為0.338878、0.388448、0.270882、0.324035、0.32705;承德市為0.35882、0.377358、0.34933、0.368838、0.377888;滄州市為0.383778、0.428179、0.36626、0.344028、0.339263;保定市為0.266938、0.252011、0.237321、0.358956、0.203439;張家口市為0.262046、0.272333、0.206639、0.258658、0.225447;石家莊市為0.361377、0.341582、0.265757、0.201234、0.154003。
三、河北省普惠金融的影響分析
(1)變量選取。本章借鑒國內外學者已有文獻的影響普惠金融發展水平的因素,根據數據的可得性,選取國內生產總值、醫療水平、政府管制程度、金融發展效率和金融規模為影響普惠金融發展的因素。
X1表示國內生產總值,即經濟發展水平。X2表示醫療水平,以各個地級市年末醫療機構總床位數與該地區年末總人口數的比值表示;X3表示政府管制程度,為各個地級市財政支出規模與該地區全年生產總值的比值;X4為金融發展效率,為各個地級市年末貸款與存款的比值;X5為金融規模,以年末金融機構存款與貸款余額之和與河北省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表示。
(2)模型建立 。分別以國內生產總值(X1)、醫療水平(X2)、政府管制程度(X3)、金融發展效率(X4)、金融規模(X5)為自變量,以上述求得的各個地級市的普惠金融指數為因變量,建立普惠金融指數影響因素的計量模型:
IFI=α0+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ε
其中,α為系數,ε為誤差項。
2011年至2015年11個地級市的生產總值均值為24.85,標準差為0.77,最小值為23.8,最大值為26.5。醫療水平的均值為0.002,標準差為0.0009,最小值為0.0008,最導致為0.004。政府管制程度的均值為0.59,標準差為0.27,最小值為0.42,最大值為0.77。金融發展效率的均值為0.60,標準差為0.10,最小值為0.42,最大值為0.77。金融規模的均值為8.25,標準差為3.11,最小值為2.85,最大值為16.71。
(3)實證檢驗。運用stata13.1軟件,對5個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得出實證結果,所得出的模型估計為:
?=-4.214058+0.1874106X1 +57.00881X2+0.984972X3-0.0437306X5。
P值:(0.000) (0.000) (0.007) (0.000) (0.000)
從結果可以看出:第一,R-squared值為0.6335,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0.5602,表明線性模型擬合度相對較好;第二,在α=0.05的情況下,F-statistic為8.64>2.82,Prob(F-statistic)為0.0000,表明線性模型整體顯著;第三,T檢驗,α=0.05的情況下,國內生產總值、醫療水平、政府管制程度和金融規模均顯著,金融發展效率不顯著。
國內生產總值與普惠金融發展指數正相關,且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性,即國內生產總值正向影響普惠金融的發展水平,國內生產總值的回歸系數0.1874106表明國民生產總值的對數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普惠金融指數增加0.1874106個百分點。
醫療水平與普惠金融發展指數正相關,T統計量的伴隨概率為0.007,在統計上具有顯著性。醫療水平正向影響普惠金融水平,即醫療水平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普惠金融指數增加57.00881個百分點。
政府管制程度與普惠金融指數正相關。政府管制程度的回歸系數為0.984972,T統計量的伴隨概率為0.000,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也就是政府財政支出規模與河北省生產總值的比值增加一個百分點,普惠金融發展指數增加0.984972個百分點。
金融規模與普惠金融指數負相關。河北省的普惠金融水平還處于較低水平,說明大部分的存貸款依然集中在城鎮地區,使得普惠金融水平較低。金融規模的回歸系數為-0.0437306,T統計量的伴隨概率為0.000,表明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金融規模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普惠金融發展指數降低0.0437306個百分點。
金融發展效率與普惠金融指數不相關。金融發展效率為年末貸款與存款的比值,金融發展效率的T統計量的伴隨概率為0.12,表明金融發展效率與普惠金融水平的相關性并不顯著。
五、結論與對策建議
(1)結論。現階段河北省普惠金融的發展中,本文通過對河北省各個地級市普惠金融水平測度可知,首先,2011年至2015年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IFI值平均值為0.366874,其中6個地級市位于平均值以下,只有2個地級市的IFI值大于0.5。由此可見,河北省普惠金融水平測度結果顯示,各個地級市的IFI值相差較大,差異性顯著。
通過對影響河北省普惠金融發展的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可知,有4個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是顯著的,分別為國內生產總值、醫療水平、政府管制程度和金融規模,金融規模與普惠金融發展水平負相關,國內生產總值、醫療水平和政府管制程度與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正相關;另外,金融發展效率對因變量影響不顯著。
(2)對策建議。①提高河北省生產總值。今年河北省經濟形勢依然嚴峻,除了產能過剩,結構性矛盾也十分突出。要提高河北省生產總值,一是要在需求潛力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提高工業生產效率,以供給帶動需求;二是要在生產潛力沒有充分發揮的情況下刺激消費需求,以需求刺激供給;三是要發展新產業,培育新需求,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②提高醫療水平。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普惠金融水平,河北省應該貫徹“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實施。一是診療服務流程進一步優化,例如醫院可以設置移動初診平臺,及時有效地為患者提供專業性服務,不至于因為微小的疾病來醫院排隊掛號,減小了醫院的負擔;二是醫療服務模式進一步創新,建立公開、公平、公正、具有透明度的醫療服務體系。③增加財政支出規模。政府應該更加重視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和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同時完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財政支出規模,提高普惠金融水平。在推動改革金融工作的過程中,應優先保證質量,及時發現問題,改正錯誤。政府不應該搞層層下達投資增長指標、吸引投資任務,不參與各種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④增加農村地區金融基礎設施覆蓋面。現階段,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金融服務總會表現出明顯的排斥性和選擇性,這使得農村地區以及偏遠地區無法享受到金融發展帶來的好處。河北省的普惠金融水平還處于較低水平,說明大部分的存貸款依然集中在城鎮地區,使得普惠金融水平較低。為了提高河北省普惠金融水平,應該加大農村地區的金融基礎設施覆蓋面,如增加金融機構網點數、增加ATM機、POS機數量,增加金融機構從業人員。
參考文獻:
[1]王 婧,胡國暉.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金融論壇,2013(6):31~36
[2]張娟.山西普惠金融水平測度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D].山西大學,2015
[3]王國紅.中國金融包容指標體系的構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1):29~36
[4]張彩云.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程度及影響因素 的實證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
[5]杜強,潘怡.普惠金融對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經濟問題探索,2016(3):178~184
[6]冉笑影.河南省普惠金融水平測度和影響因素分析[D]. 暨南大學,2015
作者簡介:孫彩嬌,1994年8月,女,漢族,河北衡水人,大學本科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