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楠
摘要:伴隨著我國的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建筑用戶對周邊環境及建筑設計的合理化、節能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業需要對建筑工程進行改革創新,及對其未來發展有一定的方向性,暖通工程是整個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及發展的推動建筑的科學合理及節能環保性。
關鍵詞:建筑環境;設備工程;專業;發展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現代城市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建筑工程性能的提升,有效的提升了我國民眾的生活質量。當前人們對建筑項目性能有了更高的需求,從而也促使建筑項目新標準的誕生,推動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暖通方向的發展。
一、分析暖通空調系統
(1)暖通空調工作原理。暖通空調工作原理就是制冷劑在制冷機組的蒸發器中與冷凍水進行熱量的交換而汽化,從而使冷凍水的溫度降低,然后,被汽化的制冷劑在壓縮機作用下,變成高溫高壓氣體,流經制冷機組的冷凝器時被來自冷卻塔的冷卻水冷卻,又從氣體變成了低溫低壓的液體,同時被降溫的冷凍水經冷凍水水泵送到空氣處理單元的熱交換器中,與混風進行冷熱交換形成冷風源,通過送風管道送入被調房間。如此循環,在夏季,房間的熱量就被冷卻水所帶走,在流經冷卻塔時釋放到空氣中在此主要研究控制暖通空調系統的空氣處理部分,主要涉及供水系統和空氣處理單元。
(2)暖通空調供水系統。常用的冷凍水(水為載冷劑)系統的冷凍水管道均為循環式系統,根據用戶的需求情況的不同,按水壓特性劃分,可分為閉式系統和開式系統兩種:按冷、熱水管道的設置方式劃分,可分為雙管制系統、三管制系統、四管制系統;按各末端設備的水流程劃分,可分為同程式和異程式系統;按水量劃分,可分為定水量和變水量系統。變流量系統中的原則足的供回水溫度保持不變,建筑物負荷變化時,通過改變供、回水的流量來適應,該水系統輸送的水流量要與建筑物需求相適宜。
二、改革與發展的有效措施
(1)施工準備階段。為防止暖通空調安裝工程破壞建筑物的強度和損害建筑物的美觀,應盡量配合土建做好預埋預留工作。同時還應根據規范要求盡量協調好與其他管線工程的關系,避免施工時發生位置沖突而造成返工。施工前應具備的條件:設計圖紙及其他技術文件齊全。有經批準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并已進行技術交底;安裝各專業人員認真熟悉圖紙及相關標準圖集,并詳細繪制出各類管線位置、標高的交叉草圖,在與業主、設計院和土建、裝飾及其他專業圖紙會審時著重對以下幾點進行確定、落實:各種管道穿內墻、外墻及樓板預留洞的標高、幾何尺寸;主要材料的選型、新型材料的施工工藝;精裝修工程的吊頂標高、樓地面、墻面做法及其厚度是否與本系統安裝設計有沖突;地板輻射采暖系統施工前,應了解建筑物的結構,著重熟悉設計圖紙、施方案及其與土建工種間的配合要求。
(2)暖通空調設計方面。增強運行管理意識。水平空調系統特別是舒適性空調系統對人體的作用是通過空氣溫度、濕度、風速、環境平均輻射溫度進行的,人體對環境的冷熱感覺是這些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往的空調控制方式僅僅是測控空氣的溫度濕度,甚至僅空氣溫度。顯然是不全面的,勢必帶來許多問題,如空調系統對人體的作用不直接、當環境變化時對環境的調控不迅速、人體感到不舒適、空調系統的這種調控方式不節能。科學引入變頻技術,合理降低運行成本。變頻技術是空調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革新,變頻技術的研發成功使得空調系統在節能方面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同時也是現代化空調系統發展的一個大勢所趨。變頻技術不僅能夠對傳統工藝技術進行不足之處的改良,最重要的在于在不影響人體舒適感的前提下,能耗的大幅度降低??茖W的利用變頻技術進行節能設計的原理在于,設計者在設備選擇環節中通常會預留一定設計余量,一般為20%至25%,而設備在實際運行中也極少出現全負荷的工況運行現象,甚至可能是從未進行過全負荷運行,因此變頻技術較適用于該設計應用狀況。變頻技術讓空調系統的運行始終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下,是最為科學且人性化的節能設計模式。
三、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發展趨勢
建筑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全各地施工作用如火如荼。對于建筑內部暖通工程空調系統的應用與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目前,暖通工程空調系統的應用與發展空間主要在于其開發利用的新能源和新技術兩方面。本節內容就是對新能源與新技術兩方面內容進行一些歸納及總結如下。
(1)空調系統應用開發新能源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正在千方百計地研制利用如太陽能、自然風、海洋能及地源熱等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方法。主要的地源熱利用是通過在冬季對土壤、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吸收熱能向建筑物內部空間提供熱能源,在夏天可以對外釋放熱能源。而利用太陽能的工作原理是吸收太陽能輻射帶來的能量提供熱能源。目前,地源熱能與太陽能的利用得到一部分的推廣和使用,收到效果良好。為了能夠彌補當今全國供電不足的缺口,除了繼續推廣地源熱能與太陽能的利用之外,還需對其他可再生資源進行利用研究,旨在為我們生存與生活環保節能。
(2)空調系統應用開發新技術的發展方向。新型的空調系統環保節能技術的應用主要有蓄冷空調技術、熱回收技術、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技術等。蓄冷空調技術仍在研究階段,主要是利用冰與水兩種介質在白天、晚上進行熱能量的轉換,可以對用電成本進行降低。熱回收技術是通過對空調機散發的熱量進行回收,避免散熱浪費,多次循環利用。低溫地板輻射采暖技術的應用原理是在建筑物內部地板中埋設熱水管接收地面輻射帶來的熱能源加熱地板,間接地加熱室內空氣。
四、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思考與對策
(1)加強市場意識的培養。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完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也在不斷更新發展,所以除了與其他專業一樣強調培養吶喊工專業知識理論以外,更加強調的是對其市場意識的培養,市場因素是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培養的重要資源,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趨勢融入市場要素,培養員工市場精神已經是當前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只有充分結合市場的需求,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大力充實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人才儲備,才能夠促進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更好的更快的發展。
(2)對人才的質量進行重視。在高等教育當中,所培養的人才必須要能夠滿足發展以及市場的需要,并且能夠在激烈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人才也需要改變傳統,使其能夠發展成為多方面的人才。首先便是要有共性的基礎,之后在這些基礎上不斷的發展自身的特色,進而為自己能夠留下個性化的發展空間。在此之外,我們需要在人才培養中培養個性,并且需要加大對這方面的培養力度,現如今社會的創新離不開人才,要想能夠做到創新,必須要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特色,在對人才培養的實踐當中,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從而能夠摸索出一種更加適合人才培養的方式。
(3)人才培養必須要和國際國內進行接軌。針對人才培養來說,必須要能夠和國內國外的優秀人才培養方式進行相互的結合,同時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實踐和理論進行相互的結合,做到教學和科學研究的相互結合,素質教育以及專業培養進行相互結合。同時也需要認識到市場已經是實現了全球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需要著大量的人才,高等教學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是保證社會的新型專業,并且社會也需要這方面的大量人才。所以必須要將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作為重點專業來對我們的教學體系進行設置。
(4)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雖然我國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逐步發展完善當中,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人才顯現出諸多問題,其中,實踐能力較弱,社會短發惡性循環差則是較為明顯的問題,所以加強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提高則是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當中的當務之急.管理機構應該注重建立更多的研究機構和社會實踐基地,完善實踐體系和硬件建設,加大相關學科的融合和滲透能力,一方面培養人才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強人才的綜合素養,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
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讓相關工作人員能更深入了解到暖通工程的相關情況,在日后的暖通工程施工及設計中,能更加合理化及節能,同時讓人們生活在一個空氣流通及溫暖的環境下。
參考文獻:
[1] 陳寧,廖勝明.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學體系改革的探討[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1)
[2] 付祥釗,鄧曉梅,孫嬋娟.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效果調查與分析[J]. 高等建筑教育. 2009(01)
[3] 劉艦.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
[4] 龔福華.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的學科發展與思考[J].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1).
(作者單位:莊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