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丹 李思奇



編者按
“無直播不傳播”,當下發展火爆的網絡直播,在豐富網絡文化的同時,也出現了泥沙俱下的現象。相關企業的黨組織在其發展過程中如何積極發揮正確導向、弘揚正能量的作用?主營網絡直播的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以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文化扶貧,在提升網絡直播的社會價值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探索出一個可供借鑒的模式和范本。
“這是一次成效顯著的文化扶貧之旅,更是一次企業黨組織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價值的創新之旅。”自4月5日開始,歷經1個月的時間,北京六間房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聯合母公司宋城集團黨支部,共同舉辦了2017年“尋之旅”大篷車文化扶貧活動。六間房公司始創于2006年,2012年7月成立黨支部,目前有員工400余人,其中在冊黨員19名、預備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23名。
說起這次文化扶貧活動,六間房公司黨支部書記瞿濤介紹:“此次活動六間房公司非常重視,公司創始人、CEO劉巖親自帶隊,組織了百余位網絡當紅主播和工作人員,成立了一支由越野車、商務車、大客車、發電車、物資車組成的大篷車隊,滿載演出設備和捐助物資,輾轉云貴高原一萬多公里,進行了一次‘黨建+公益‘直播+扶貧的有益嘗試。”
“直播”放大“愛心”效應
“當天下著雨,車隊沿著又窄又陡的山路行駛了兩個多小時,下車后我們又步行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干田村。深山里網絡信號不好,入黨積極分子張浩一路上一直用雙手舉著十幾斤重的信號放大器……”
在位于主語國際5號樓8層六間房公司的工作室內,“尋之旅”大篷車文化扶貧活動負責人、黨員吳志強回憶起20天前帶隊進山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第一眼看到張羅愛時,我們都很吃驚:這個清秀靦腆的7歲男孩看著只有四五歲孩子的身量。”
4月9日,六間房“尋之旅”大篷車文化扶貧活動第一站,就來到了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葉鄉干田村。在木葉鄉中心小學校長莫德華帶領下,直播小分隊冒雨趕到張羅愛家中。一路上莫校長介紹,張羅愛家一老一小,全部現金收入來自政府的低保補助。政府和學校精準幫扶、責任到人,為他們免去了各種費用。即使這樣,這對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依然很拮據。
當主播們來到張羅愛家時,他和87歲的奶奶正蹲在地上砍一堆蘿卜,準備下鍋煮熟。他家是一個四面透風、窄小潮濕的木屋,一張木板當床,窗子是用廢舊的塑料袋蒙上的。家里最“值錢”的家當是一口鐵鍋,旁邊放著一個大塑料盆,盛著長滿了毛的腌菜,這是他們平時的主菜。堂屋里赫然擺放著一副棺木,“擔心爹娘已經去世的孫子太小、自己百年后沒人料理后事,所以先預備下的”,張羅愛的奶奶邊說邊卷起衣袖抹眼淚。
看到這些場景,主播們無不潸然淚下,紛紛拿起手機,向廣大網友進行現場直播。短短1個小時的直播,共募集善款10958元。六間房公司CEO劉巖將1.1萬元現金送到祖孫二人手中,并送上了書籍、文具等禮物。主播“三直”這個七尺男兒更是淚灑當場,當即承諾每年資助張羅愛1000元助學金,直至其小學畢業。
一路走來,廣大網友的愛心借著“直播”的翅膀,飛入大山深處的一家一戶。主播們翻山越嶺,踩著泥濘的山路,來到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大同村天堂溝村民金世福家。金世福今年50歲,一只手患有殘疾,患病的妻子離異后帶著一兒一女嫁給了他,兩人又生育了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8歲。主播們不僅給孩子們送去了學習用品等,還通過直播平臺為他家募集到近1萬元善款。
直播“送文化”更是“種文化”
“樹屋女孩”“船長的酒吧”“sweet大媽”等主播表演歌曲、主播們和孩子們跳起歡快的擺手舞……4月10日,主播們來到重慶市酉陽縣木葉鄉大坂營村小咸小學,為這里的83名學生、7名老師送上了歌舞表演《尋之旅——承諾2020》。在演出現場,11戶當地困難家庭受邀前來觀看表演并接受募捐,通過直播平臺共募集到56648元善款。
小咸小學位于大坂營原始森林的一個山坳里,距離酉陽縣城75公里。主播們的精彩表演吸引了附近村民紛紛趕來,“最讓人難忘的是一位60多歲的老奶奶,背著孫女走了6小時山路趕來看演出。”六間房公司運營經理、支部紀檢委員趙娟介紹:“參加演出的網絡主播是我們經過近一個月層層選拔出來的,他們不僅富有人氣和才藝,還具有良好的信用。如六間房唱戰2015冠軍‘萌娜麗莎、2016亞軍‘船長的酒吧、2016八強‘sweet大媽等等。我們的挑選原則之一就是他們之前都沒有違規違紀紀錄。此后,主播們在杭州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封閉訓練和彩排,排練出一臺大型歌舞《尋之旅——承諾2020》。”
通過文化扶貧活動,主播們不僅為大山深處的師生們 “送文化”,還在他們心中“種文化”,播下美的種子。在酉陽縣木葉鄉中心小學,主播們進行舞蹈、聲樂課支教活動,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在演出現場,學生們表演了酉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錢棍》《土家族擺手韻律操》《木葉吹奏》等節目。通過直播,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飛出大山,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傳承。
對此,劉巖表示:“六間房是互聯網直播和演藝行業的領先企業,回饋和反哺社會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對幫扶鄉村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公益事業而言,僅僅捐錢捐物是遠遠不夠的。對于正處于人格、思維塑造時期的孩子來說,除了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更要關注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大篷車文化下鄉,帶去的不僅僅是一場演出,對于孩子來說,更意味著視野的開拓和心靈的陪伴,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種子,播下希望,期許一個更加絢麗的未來。”
“愛心接力”沒有終點
“直播時間:下午14:00;六間房直播房間號:220801504;內容:網絡主播為留守兒童‘建新房”。4月10日上午,六間房直播網站貼出了一則“直播預告”。
“這是‘尋之旅文化扶貧活動直播以來的第4張預告”,負責活動后期制作的公共事務經理、支部組織委員周容嬌介紹。自文化扶貧活動啟動以來,已有5個月身孕的周容嬌天天加班到夜里十一二點鐘,白天負責內容的引導、錄制和把關,晚上則進行內容整理、宣傳上報等工作。
4月10日,“大篷車”來到重慶市酉陽縣木葉鄉大坂營村2組的留守姐弟李柳和李文權家里。主播們此行的目的是要為李柳布置一個粉紅色的公主房。帶著從杭州運來的各種布置用品,主播們組裝床頭柜、搭床帷、鋪床褥……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李柳的房間煥然一新。當看到這個夢幻般的粉紅世界時,李柳驚喜不已。主播們把通過網絡直播募集到的11558元善款親手送到李柳姐弟手中。
“我們希望這一抹粉紅會成為李柳生命中最溫暖的色彩、最溫馨的記憶,給她以力量和勇氣,讓她的回憶里不只是帶著貧困這樣沉重的字樣,而是一束粉色的暖暖微光……”在趙娟的微信中,記錄著這樣一段當時的感悟。
送愛下鄉,情暖大山!在四川省九寨溝縣勿角鄉英各村,主播們走了半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了馬橋女家。馬橋女丈夫楊洪全患心肌炎、心臟病等疾病,為看病家里已經負債累累。主播們得知兩個上中學的女兒從小熱愛唱歌跳舞后,現場給她們上了一節舞蹈入門課……
“這是一次沒有終點的愛心接力之旅”,對此,瞿濤說,“深入探索‘黨建+公益模式,引領正確的價值導向,公司黨支部將繼續發揮直播新媒體的優勢,網聚正能量,積極引導黨員員工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來,切實履行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