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海

5月4日上午9時,市財政局組織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專題講座”,準時開講。受邀的市教委和市住建委的同志就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的教育和職住等大家關注的話題進行了政策闡釋。會場內,黨員和青年職工都豎著耳朵認真聽,沒有一個走神的。
記者了解到,這是市財政局機關黨委通過“走基層、訪支部”活動了解黨員和青年需求后,特別舉行的一次專題講座。同時,也是幫助基層解難題、凝聚組織向心力的一個縮影。
提及“走基層、訪支部”活動,市財政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局機關紀委書記宋小蕾告訴記者,活動開展的初衷就是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扣“走、談、查、幫”四字要訣,既解決基層支部和黨員的需求難題,提升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又落實管黨從嚴、執紀從嚴的職能作用,有效夯實了機關黨建工作。
帶著問題走 真心實意幫
市財政局有在職黨支部42個,黨員500多名。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怎樣?基層黨組織面臨哪些黨建難點?
管黨從嚴,首先要找準基層黨建薄弱點。局機關黨委為摸清這些“家底”,在走訪活動伊始就確定一個原則:帶著問題“走”。在走訪活動前,局機關黨委對各支部的黨建工作情況進行了盤點,并預設“哪些支部存在什么樣的突出問題、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等問題,力求通過“走”,進一步對接相關基層支部,研究和提出問題解決之道。
機關黨委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基層組織活動經費沒有著落,是支部面臨的一個難題。
問題摸上來,就要真心實意“幫”。機關黨委分析認為,癥結出在機關黨委沒有及時明確基層黨建經費全年使用總額度、經費什么情況下使用和應該如何使用,這導致一些基層黨組織不敢和不知道怎樣使用經費。為規范和明確經費使用情況,機關黨委制定了《黨費使用管理辦法》,提出經費使用方向,引導“怎么花”“花在哪兒”;明確限制事項范圍,防止“錢亂花”。同時,加大對基層開展組織活動的經費支持,提出了以獎代補等專項經費支持舉措,為支部開展活動助力加油,為基層解決了燃眉之急。規范經費使用后,基層組織開展活動的積極性大增。今年前4個月,各基層支部已開展多場紅色教育活動,提升了黨員參與組織活動的熱情,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黨員黨性意識和組織向心力。
為更好地幫助基層強化黨建工作,在活動中,局機關黨委還十分注重對基層黨組織提供精準服務。針對在走訪活動中發現的“部分基層黨支部黨員發展流程不清楚、黨務公開內容不明確和支部黨員大會記錄不規范”等10余個問題,局機關黨委有的放矢,印發了《機關黨建工作制度匯編》,內容涵蓋黨員發展、黨務公開、群團組織工作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等,受到基層黨組織歡迎。基層黨務工作者感慨:《機關黨建工作制度匯編》成了我們離不開的“小幫手”。黨務工作怎么開展、都有哪些工作制度,如今,心里跟明鏡似的。
市財政局機關黨委開展“走基層、訪支部”活動以來,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共解決黨建和工作學習難題20多件次,進一步提高了機關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助推機關各級黨組織落實好黨建責任。
扛起責任談 執紀從嚴查
前段時間,局機關黨委在“走基層、訪支部”活動“談”的環節中,發現某基層黨支部一位干部在其位不謀其職,混日子思想嚴重,立即對其進行了提醒談話。
“開展‘走基層、訪支部活動,不僅是對基層黨組織幫建提高的過程,更是從嚴管黨的過程。”宋小蕾坦言,為扛起正風肅紀的責任,局機關黨委在走訪活動中設置了“談”和“查”的環節。
“談”,就是與書記、支委、普通黨員座談交流、交換思想。既談成績、也說問題。“查”,就是采取“背靠背”的方式,“查閱《黨支部工作記錄本》記錄、查黨建工作建檔資料、查驗支部和黨員工作作風與匯報材料真實性。目的是既發現和總結各支部的工作亮點,又便于及時發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存在的思想問題。
在局機關黨委辦公室副處級調研員白明毅看來,以問題為導向的“談”和“查”,倒逼著基層黨組織把從嚴治黨的工夫下在“平時”而不是“評時”。
他舉例說,為規范支部黨建工作,局機關黨委下發了《黨支部工作記錄本》,要求基層黨支部全程詳細記錄黨組織生活情況、黨員會議情況、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情況、民主評議黨員情況、推優評先情況等事項。但在“談”和“查”的過程中,局機關黨委發現有的黨支部未按要求記錄有關黨員學習座談情況;有的《黨支部工作記錄本》缺乏評先評優、推選后備干部等上報事項討論過程記錄。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有的基層黨組織,沒搞組織學習活動,只搞弄虛作假糊弄檢查;有的基層黨組織上報事項沒按要求走民主程序,只是個別領導干部搞了‘一言堂。”白明毅直言:“這些問題看是小事,其實是黨建責任不落實的大事。局機關黨委立即督促有關基層黨組織進行了整改。并殺‘回馬槍考察整改效果。”
事后,一些基層黨支部的同志感慨:以前一提全程記錄,就愛抱怨業務忙,哪有時間記錄。這下,局機關黨委把從嚴治黨的工夫下在了平時,黨支部一年下來都搞了啥活動、議了哪些事,《黨支部工作記錄本》記得清清楚楚。平時不按規矩辦,考核臨時抱佛腳、打馬虎眼的做法行不通了。
局機關黨委辦公室干部張義彬介紹,局機關黨委通過“談”和“查”,不僅將從嚴治黨要求落到了實處,還進一步壓實了黨員干部積極謀事干事的責任。局農技文化處黨支部主動作為,聯合市科委推出“首都科技創新券”(下稱“創新券”)制度。所謂“創新券”,就是一種用于鼓勵小微企業及創業團隊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資源,由政府發放,可向科研服務機構購買服務的“創新貨幣”。有效解決了小微企業經濟實力不足,創新資源缺乏的問題。
“這張小小的‘創新券幫我們解了燃眉之急!”清華大學機械系學生趙龍創業團隊,打算用他們自己發明的技術生產“淘氣寶”空氣凈化器,但由于囊中羞澀,一直沒法進行專業檢測,產品無法推向市場。后來憑借“創新券”,他們很快解決了這個難題。現在,一提起這事,趙龍就不由自主地對局農技文化處黨員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