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豐臺區委
創新背景
豐臺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黨委所屬基層黨支部108個,存檔流動黨員3917名,其中在豐臺2126名,占54.3%;在朝陽、海淀等區1365名,占34.9%;在津冀地區426名,占到10.3%,黨員分布呈現群體大、居住散、分布廣、跨區域流動性強的特點。為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豐臺區委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以問題為導向,勇于實踐創新,全力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參學難、延伸難等問題。
主要舉措
在機構改革中求“立”,確保有專人抓教育管理。整合人才中心和職介中心職能,專門設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科,配備1個科級職數,6個全額事業編制,確保有專職部門、專職干部負責存檔流動人才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全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中,首次解決了存檔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沒有法定機構、專門職數和專門編制問題。
在教育覆蓋中求“廣”,解決黨員“參學難”問題。與“韻達快遞”合作,簽訂《流動黨員學習資料集中配送協議》,將3000余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資料包”直接配送給流動黨員。資料包括《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等規定必學讀物以及自編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測試卷》和回寄信封郵票,實現流動黨員學習教育“全覆蓋”“零成本”。2320名黨員完成測試卷作答,得分在95分以上占98%。
在交流提升中求“活”,確保學習教育的延伸度。針對黨員居家參學和業余自學實際,安排支部和黨員居家就近參加學習研討,借助QQ群、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開展專題交流,并組織跨支部的聯學聯議活動,主要圍繞“四講四有”黨員標準,開展三個“問一問”活動,即“問一問當年的錚錚誓言還在不在,問一問現在的創業激情還足不足,問一問將來的奉獻精神還要不要”,問出黨員行為規范,問出黨員黨性原則,問出黨員先鋒作用,共有21批次1130名黨員參加討論。
在成果轉化中求“實”,發揮黨員驛站載體作用。針對流動黨員跨京津冀流動頻繁實際,與和合谷餐飲公司合作,建成總部基地、北師大和天津濱海新區等8個黨員驛站,開辟20-30平米場地作為黨員活動陣地。按照“建站有經費、活動有場地、功能有標識、學習有資料、交流有計劃、服務有標準”和“管理隊伍選配要優、服務設備維護要勤、活動臺賬記錄要清”的“六有”“三要”標準,抓好驛站規范化建設。每年為黨員驛站投入30萬元,就近安排至少10批次黨員活動,提供組織關系接轉、黨費收繳等服務,打造成為流動黨員的“聯絡站”“活動站”和“加油站”。
工作成效
針對流動黨員管理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和具體難題,豐臺區委通過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切實加強對流動黨員的對接、管理和服務。尤其是建成適合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的實體陣地,做到“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驛站,哪里就有活動”,將流動黨員納入有效管理,增強了黨員歸屬感,喚醒了黨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