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堅
摘要:教學是傳授知識,訓練是強化技能,在高?;@球學科中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來看,我國高?;@球教學訓練較為片面,缺乏先進性教學手段,缺乏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度,導致教學訓練成效甚微。基于此,文章首先對高校籃球教學訓練的問題病癥進行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球教學訓練;問題;對策
籃球運動是世界各國所追捧的體育項目,在我國也有著較長的發展史。為促進我國籃球事業蓬勃發展,進一步挖掘青年人才,籃球成為了高校體育項目中不可忽視的學科之一。通過對比國內外校園籃球人才素質情況,并分析我國高?;@球訓練現狀,可以看出無論在教學還是訓練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教學理念守舊、教學模式僵化,導致實訓成果較低,人才儲備不足。文章就這一點展開論述。
一、高?;@球教學訓練的病癥總結
(一)教學理念落后
思想決定行動,理念決定成敗,籃球運動發展至今,競技規則更加專業化、精細化,技戰術形式多變、內容豐富,我們每一個教學者或受教者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與意識才能真正掌握籃球技能。我國高校籃球教學訓練的理念相對落后,通過教師示例、學生模仿、自主訓練,來完成對技戰術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技術技能的運用辦法,卻不了解其中蘊藏的深意,缺乏對文化、精神以及各種戰術風格的理解,不利于籃球訓練的持續性與長遠性。
(二)教學方式不科學
我國高校籃球授課通常有兩種形式,首先是傳統教學方式,采取“灌輸式”策略將知識強加給學生,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學習狀態,很難進行自主思考,長此以往導致積極性受損,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其次是“松散式”教學,在集合、點名、熱身運動、自主活動后,由學生完全支配其余時間,相對傳統教學而言,這種方式又過于偏激,學生只能利用不成熟的知識技能來摸索其它技術動作,致使學習效率不如人意[1]。
(三)教學手段不新穎
除口頭授課、動作示例、書本講解外,多媒體技術在高?;@球教學訓練中也得到了普及。然而形式內容不夠新穎,文字、音像、圖片占據了大部分播放時間,動態視頻、錄像播放次數較少,并且教師對多媒體技術把握不到位,學生很難在這樣的學習條件下完全掌握籃球技戰術,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四)教學評價不合理
高校籃球考核沒有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礎上進行客觀評價,評判標準過于統一,這對一些先天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同時,隨著“終身體育”、“全民體育”意識的流行與滲透,將體育運動的功能與意義進一步擴大,不僅僅是為了掌握某種技巧,更要考慮到是否通過體育訓練改善了體質、恢復了功能,從而加強了身體素質[2]。而高校籃球評價仍然以理論技能考核為主,甚至部分教師提前泄露試題,學生只是為了得高分而考試,這樣的籃球教育工作是毫無意義可言的。
二、高校籃球教學訓練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增強創新意識,改善教學實效
高?;@球教學訓練要走出困境,必須改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結合高校學生的具體需求開展訓練工作。高校體育教育更應該著眼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確保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獲取信心、培養興趣,以籃球為手段實現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為此,可創設真實場景、模擬比賽實訓,在教學訓練中進行一場趣味十足的籃球比賽。首先,根據學生的人數、資質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多種形式對抗,如3V3、5V5,或者是班級、寢室、年級之間的較量,教師充當裁判一角,完善比賽秩序。這種方式相對于枯燥的說教而言,更容易引發男女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在實際比賽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精神以及創造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完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興趣
素質教育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肯定與采用,高?;@球教學訓練也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特別是在教學方式上,要根據高校學生本身的差異情況進行設定,可通過分層教學模式實現這一目的。以中投訓練為例,結合學生的資質能力,分為A、B、C三個小組[3]。A組成員具備一定的投射基礎,命中率較高,可適當加大難度,嘗試練習并掌握三分球的技巧;B組學員投籃水平一般,建議從三秒區投籃練起,逐漸適應后開始中距離練習;C組學員身體素質較差,臂力嚴重不足,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力量訓練。確保訓練方式、練習強度符合各個層次水平,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科學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教學清晰易懂、生動直接,其方式如課件、視頻、微課等,內容逼真、繪聲繪色,要點難點一應俱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一味地播放技戰術視頻或圖片,教師應穿插自己對傳球、跑位、對抗的理解,并適當融入籃球文化,如NBA球隊、球星的最新訊息,確保學生注意力集中,實現高效籃球課堂[4]。
(四)構建人性化評價體系
學生的身體素質各有差異,加之每個人的認知、理解、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采取人性化評價手段,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考核。一個學期后,部分學生籃球技能嫻熟,身體素質過硬,這些學生的考核標準就要適當抬高;有些學生底子薄,但進步幅度較大,對這些學生一是要鼓勵,二是要查缺補漏,通過教師引導,認清自己的不足;另外一些學生僅僅具備基礎能力,只要完成考核內容便可過關,難度不易過大??傊?,考核評價不能以偏概全,要落實到個人。
三、結束語
高?;@球教學訓練的改革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身為籃球教師一定要不遺余力地堅持教學創新、訓練創新,不斷提升個人執教水平,確保籃球教育工作長效進行。
參考文獻:
[1]程剛.對高?;@球教學幾個重要問題的思考[J].體育時空,2015(12).
[2]薛嵩劍.高?;@球教學改革影響因素及發展趨勢探索[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10):75-75.
[3]張利超,馬瀟漫.講解與示范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評價[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3(12):66-67.
[4]徐明勝,吉朝霞.高?;@球教學與訓練新方法研究——評《高校籃球教學理論探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8).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錦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