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牛彬 呂永飛
摘要:籃球運動不僅有助于增強體質,而且能夠使人在運動的過程中磨練意志、感受快樂、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本文首先分析籃球運動戰術意識的相關概念,總結高校籃球戰術意識培養的相關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教學建議,以期促進我國高校學生籃球戰術意識的提升。
關鍵詞:高校籃球;戰術意識;籃球教學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身意識的增強,籃球作為一項充滿活力與趣味性的運動,受到更多人們的喜愛。通過觀看奧運會、NBA、籃球世界杯等大型籃球賽事可以發現,籃球隊員不僅需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熱情,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籃球戰術意識。球員的籃球戰術意識,對比賽結果起到關鍵作用。
一、籃球戰術意識理論基礎
(一)對籃球戰術意識的理解
籃球比賽過程中,球員除了要進行身體及智力對抗以外,還需要進行心理、技術、意識、經驗等層面的比拼,任何一方面的因素都會對比賽結果產生影響。簡單來說,籃球戰術意識指的就是,球員通過對比賽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以自身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比賽經驗為基礎,對具體動作、與隊員間的配合等進行合理的選擇,以盡最大可能爭取比賽的勝利,這是決定比賽結果的關鍵因素[1]。
(二)籃球戰術意識的特征
籃球戰術意識主要體現如下特征:其一是配合性,由于籃球屬于團體運動,需要隊員之間的配合,只有隊員的思想、認知高度統一,才能盡量將每名隊員的作用凝聚在一起,進而提升球隊水平;其二是準確性,籃球運動中包含傳球、投籃、跑動等多種復雜的技術動作,對準確性的要求較高,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比賽的失利;其三是敏捷性,籃球比賽的規則是在規定時間內對比雙方的得分,時間對比賽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無論是動作的配合還是戰術的執行,都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其四是應變性,籃球比賽中存在復雜多變的不確定性因素,球員需要針對具體情況及時做出應對[2]。
二、限制高校籃球運動戰術培養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籃球戰術意識基礎薄弱
在當前我國的教學體系中,大部分教師、學生及家長仍然堅持著“考試成績為主”的理念,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理論課程的學習中,即使是在籃球運動的學習中,也更多地偏重于籃球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投入在籃球實踐訓練的時間較少,對籃球運動的理解不夠深入[3]。除了時間因素的限制外,當前我國的大部分高校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態度也存在較大偏差,片面將籃球運動作為一項娛樂項目,而忽略了籃球運動的競技性,缺乏對籃球比賽勝利的渴望[4]。除此之外,由于我國高校籃球教學往往缺乏系統的訓練,而且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較大,學生個人身體素質及技術水平對比賽的影響程度較大,部分學生會在籃球比賽過程中,表現出“個人英雄主義”,頻繁依靠個人進攻去進行比賽,忽略了籃球比賽的團隊性,對所有學生的戰術意識培養,都具有較大程度的不良影響[5]。
(二)高校籃球教學基礎條件不足
在高校籃球教學中,教師作為重要的主體,其個人籃球素養及教學水平,對于學生籃球戰術意識的培養,具有非常關鍵且直接的影響。但是以當前我國高校籃球教師團隊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部分高校中,體育教師數量不足,缺乏專業的籃球教師,教師教學壓力較大,往往會在籃球教學中忽略戰術意識層面的教學;另外,高校籃球聯賽較少,部分學校的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學生缺乏訓練及比賽機會,戰術素養的理論教學難以充分體現在實踐中,限制了戰術意識培養的實效性。
(三)部分高校的籃球教學模式不合理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大部分高校的籃球教學模式不合理,過于偏重理論教學,學生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籃球戰術,也難以通過實踐訓練進行戰術意識的應用。由于籃球戰術的理論教學內容枯燥且乏味,很少運用到先進的信息技術,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對籃球教學缺乏重視,籃球教學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所占的比例相對較低,教學時間較短也是限制學生籃球戰術培養的主要因素[6]。
三、培養高校學生籃球戰術意識的有效對策
(一)加深高校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理解
雖然在籃球比賽中,球員的身體素質會對比賽結果造成較大程度的影響,但是球員的智慧、臨場發揮、應變能力同樣也是影響比賽結果的重要因素,籃球作為一項集體性運動,每名籃球隊員分別負責前鋒、后衛、中鋒等不同的位置,分別肩負著的不同的任務。教師可通過為學生播NBA、CBA、奧運會等大型籃球賽事的比賽視頻,并為學生進行比賽分析,講解球隊所運用的戰術以及決定比賽勝負的主要因素,使學生能夠對籃球比賽中的戰術,具有更加直觀的了解。
除此之外,學校應當加大籃球運動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籃球訓練,使學生在不斷參與的情況下,提高對籃球運動的熱情,為高校學生籃球戰術意識的培養提供基礎保障。教師要針對性地協助其進行分析,判斷更加合理的選擇,為學生總結比賽經驗,使學生在長期訓練的過程中,加深對于籃球運動的理解,不斷提升戰術意識。
(二)夯實學生籃球戰術意識教學的基礎
要做好高校學生的籃球教學,前提是要做好高校籃球教學團隊的建設。首先要對高校教師數量進行擴充,招收更多具備良好戰術素養的的籃球教師,為高校籃球教學事業的發展、高校學生籃球意識的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其次,高校還應當加大學生籃球比賽的開展力度,并將比賽結果作為考核籃球教師教學效果的標準之一,對學生籃球戰術意識進行指導。再次,激發學生的榮譽意識,使學生對籃球運動投入更多的關注,并在頻繁的籃球比賽中積累比賽經驗,構建濃厚的籃球氛圍,也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籃球戰術培養。最后,在比賽過程中及比賽后,教師需要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為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耐心為學生在比賽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反思、改進的良好習慣,從而規范系統地提升學生的戰術意識。
(三)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為了使我國高校學生能夠具備更加優異的籃球戰術意識,需要對當前的高校籃球教學模式加以改進,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訓練。在籃球戰術意識的理論教學方面,理論基礎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知,加強籃球理論知識教學,能夠使高校學生對籃球運動有更加深入且具體的認知,了解籃球運動的發展歷程及發展現狀,從而更加系統地了解籃球戰術。此外,高校應當注重籃球戰術意識培養的實踐,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合理、有效地運用到實踐訓練中,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
此外,由于籃球戰術千變萬化,學生幾乎不可能掌握所有籃球戰術,因此,教師應當側重基礎戰術的教學,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主觀意識,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樹立個性化的戰術認知,使其能夠充分利用自身所學,對籃球運動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觀察與分析,從而在實踐中完善與鞏固理論,并在具體情況中做出最合理的戰術選擇,發揮籃球戰術意識培養的實效性。
四、結束語
本文主要圍繞高校籃球教學中的運動戰術培養展開分析。首先分析了籃球隊員運動戰術意識的相關概念,隨后分析了幾項限制高校籃球運動戰術意識的相關因素,最后以我國高校籃球教學的現狀為基礎,為其提出科學合理且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方案,促進高校學生籃球運動戰術意識的提升,進而推動我國籃球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俞勇強,劉剛.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研究[J].運動,2017,10(11):83-84.
[2]張聰.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0(07):114.
[3]任仁.普通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培養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4):43+45.
[4]劉鵬.論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策略[J].文山學院學報,2015,28(02):99-101.
[5]李思琳.論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J].才智,2014,09(23):78
[6]謝爭,殷曉霞.論高校籃球教學中運動戰術意識的培養[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1(05):109-110.
(作者單位:燕京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