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強
摘要:籃球運動是高中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三大球之一的籃球運動,由于其健身性,趣味性,觀賞性和可操作性,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深受喜愛,普及很廣,因此,新的課程改革以后,作為高中體育重要教學內容的籃球運動,是高中體育教學內容中為數不多的,潛在的,可以培養成為學生終身體育愛好項目的運動之一。
關鍵詞:籃球教學;實踐思考;終身體育
189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詹姆斯 奈斯密斯博士在一堂體育課上發明了籃球運動,自此以后,這項運動迅速在世界上普及開來。時至今日,籃球運動已發展成為世界三大球之一(足球,籃球,排球)。而且其發展勢頭更是有增無減。在當今社會,無論男女,無論老幼,只要是對體育稍有興趣的人,沒有人不知道CBA,NBA的,一個個籃球巨星比如喬丹,科比,詹姆斯,姚明等,更是家喻戶曉,并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崇拜和喜愛,籃球實踐中的積極參與和對籃球巨星的崇拜,足以說明籃球運動早已深入人心,為此,在學校體育中開展籃球教學,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發展學生的籃球技能,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當下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能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不但有益于學生終生的健康,也是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體育教育的任務目標之一。
那么,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廣大體育教學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做呢?本人從事高中體育教學多年,對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為此,本人結合多年高中體育教育教學的實踐與體會,試對此做出一些拋磚引玉之論。
一、激發學生的籃球興趣,讓學生愛上籃球
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說:“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其意思大概是說:只有寓認知于趣味之中,則學習的勁頭才會經久不衰,學習的成果才會碩大事盛。這句話本質上就是強調興趣對人學習的重要性。現代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努力接觸和認識某事物的意識、傾向,是推動人們走向成功的的原點。它能激發和誘導人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種事物的底蘊,直接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誘導和激發的作用則是在人與事物之間構架一座橋梁,讓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對象。使其能觀察細致,思維正確,興趣盎然。學生如若對所學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并隨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那么,他們在整個學習或訓練過程中就會始終具備飽滿的情緒,自覺、積極、能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活動最直接最活躍的推動力.對智力發展起著促進作用,是開發智力的黃金之鑰。推動學習活動的因素很多,其中學習興趣是最直接最活躍的動力。“最直接”是指興趣可以直接推動學習活動,而不需要其他中間因素。“最活躍”是指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大腦相關皮層處于興奮狀態,人的認知活動特別活躍:感知敏銳、記憶深刻、思維靈活、想象豐富,并不斷將認知活動深化,學習效率和質量都比無興趣時極高。所以兩個學習水平相當的學生,興趣高的成績往往優于興趣低的。那么我們在籃球教學中應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做到知之比好之好之必學之學之比得之。正確的動機是誘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基礎。
其次,我們在籃球教學時可以適當降低技術標準,不必苛求動作要領和動作細節,先讓學生快樂地玩起來,增強課的趣味性。
再次,我們在上課時,可以用生動形象而富有情趣的講解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燃氣運動參與的激情。我們還可以適當地運用游戲和競賽法,讓學生感受籃球運動的快樂和魅力。并且讓學生多觀看籃球比賽,特別是國內的CBA以及當下水平最高的NBA。感受球星的魅力。
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籃球技能,戰術,了解一定的籃球比賽規則,讓其對籃球之愛持之以恒。
興趣能讓學生喜歡籃球運動于一時,但并不能讓其熱愛籃球運動于一生一世。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如果不加以強化和鞏固,在一定時期以內,就會產生消退抑制,這樣興趣就會逐步減弱,直至完全消失。要想保持興趣,讓興趣穩固下來,只有不斷地加強刺激,強化刺激。
那么,該如何讓學生保持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呢?
筆者在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要想讓學生終身熱愛籃球運動,從事體育鍛煉,就必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籃球技術戰術,隨著籃球運動技能的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才能得以保持和鞏固。籃球運動常見的一些基本技能戰術,技術如如持球,運球,突破,投籃,行進間上籃等,戰術如傳切 突分 策應,快攻,盯人,聯防等。學生要盡可能掌握,通過掌握這些技戰術讓學生更加了解籃球運動,讓學生在練習技戰術能力,運用技戰術的實踐中,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并且在日常的練習和比賽中加以運用,會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鍛煉參與激情。
除此以外,還要讓學生盡可能的了解一些籃球比賽規則,因為籃球運動不僅僅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手段,更是一種競技比賽,正是由于籃球比賽競爭激烈,觀賞性強,所以籃球運動才能在世界范圍以內普及開來,也正因為如此,一大批籃球巨星才能因此而大放異彩。
所以,籃球的魅力,更多的是來自于籃球比賽的激烈的競爭性,競爭,是籃球的魅力所在。因此,學習一些籃球比賽基本規則,如非法運球,走步。侵人犯規,合理沖撞等。不僅可以讓其進一步學會觀賞籃球比賽,而且能讓其在日常的鍛煉中,比賽中加以運用,成就感和滿足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從而最大限度的調動其對籃球運動的積極參與性。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籃球運動,養成運動習慣
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會養成很多習慣,比如勤奮,謙虛,懶惰,傲慢。習慣具有強大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貨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貨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據專家研究結論,一個人的日常行為,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習慣性的,同一個動作,重復三周,就會成為習慣動作,重復三月,就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可見習慣不但重要,而且無處不在。現代心理學認為,一種動作或行為經過多次重復就能形成人的潛意識,變會成習慣動作,也就是動作的自動化,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支配人的行為,不需要主觀努力,不需要別人強迫,一個人就會自發自覺自動的去行動。
習慣對于一個人的一生如此之重要,我們在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就要遵循習慣形成的自然規律,加以合理的利用,激發學生的籃球運動參與意識,讓學生養成參與籃球運動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我們讓學生熱愛籃球運動終生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那么我們在實踐中具體該怎么做呢?據我多年的經驗,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多利用籃球技能考核,教學比賽等,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參與運動;要多開展課余籃球活動,讓學生經常接觸籃球,讓學生經常參與籃球運動成為可能性;我們還應該依賴班干部或學生會,讓他們多利用課余時間搞一些班內的,年級內的,或者全校性的課余籃球比賽。學校更要定期組織一些比賽,比如五四籃球賽,國慶籃球賽,元旦籃球賽等,這一系列近期的或者長期的籃球競賽目標,就會成為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練習積極備戰,最終使籃球運動習慣養的養成成為可能。
綜上所訴,高中階段是人一生的黃金階段,是一個人漫漫人生路之中最重要的那幾步,在這個階段,他們身體發育日漸成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初具雛形,是一個人身體發育和習慣養成的最佳敏感期,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緊扣新課改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任務目標,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大力進行籃球運動的教學實踐,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強身健體,更能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奠定堅實的基礎。不過,以上僅僅是本人的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望廣大教育同仁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周恒儉;激發體育學習興趣,有效提升教學成效[J];考試周刊;2010年51期.
[2]夏長青;中學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有效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16期.
[3]林俊杰;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1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