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一、提出問題
準備活動是一節體育課的開始,也是體育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充分有效的準備活動,會給體育課開個好頭。目前學校體育課中準備活動存在不少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觀察,歸納如下:一、準備活動缺乏創新,使得準備活動的內容、方法和手段比較單一、枯燥。學生提高不了興趣。二、注重“熱身”忽視“熱心”。很多學生身體進入體育課學習訓練狀態,但是,心還在想其他的事情。三、缺乏科學評價體系,使得體育教師只能靠經驗去判斷準備活動是否做好或者做“過”。
二、準備活動有效性的理論基礎
(一)準備活動定義
準備活動是指在比賽、訓練和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之前,為克服內臟器官生理惰性,縮短進入工作狀態過程和預防運動損傷而有目的的進行的身體練習,為即將來臨的劇烈運動或比賽做好準備。
(二)準備活動運動生理學理論
準備活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大腦反應速度加快;還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機能水平,使肺通量及心輸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使工作肌能獲得更多的氧;準備活動可使體溫升高,從而降低肌肉的粘滯性,增加氧的供應,增加體內酶的活性,物質代謝水平提高,預防運動損傷;同時準備活動可增加皮膚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熱,防止正式比賽時體溫過高。
(三)準備活動有效性的界定
筆者認為有效的準備活動是依據運動生理學規律,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投入最少的精力和物力,獲取最大的準備效果。或者通俗地講就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通過各種形式和手段將鍛煉者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生理和心理都做好準備,為接下來的練習內容做好鋪墊的一個身體預熱過程。
三、 提高中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有效性對策的研究
(一)“熱心”對策
準備活動編排要關注學生心理活動,簡稱:“熱心”。“熱心”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從心理上快速的進入體育課訓練中來。實踐中“熱心”準備活動有:教師的語言激勵、設問;教師的示范;視頻與掛圖;隊列練習;集中注意力游戲等。本人翻閱了“2014年全國體育教學課時計劃優秀成果評比活動”獲獎教案,并以此類教案為案例進行分析。
1.游戲導入
準備活動安排內容要豐富多彩,游戲可以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在準備活動的編排中必不可少。在優秀案例中:水平四(七年級)《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及體能發展》教案中準備部分用手球小比賽進入準備部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這一環節有效的達到收心,熱身的目的。跟隨音樂節拍活動身體各關節,從而達到最佳準備狀態。鞏固提高準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為新授內容做良好鋪墊。
2.球性訓練導入
選擇準備活動的內容應全面、豐富、形式多樣。既要有徒手體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進間的,既有單人的、也有雙人或集體的,既有一般練習、又有模仿、誘導或輔助性的專門練習。這樣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既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又激發了學生運動欲望。優秀教案中水平五(高二)《排球—正面扣球》教案中準備活動中:安排了隊列隊形訓練,再用一個球性訓練引入這次課的主要部分。隊列隊形具有強化課題常規,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達到收心,熱身的目的。專項球操既可以活動筋骨又與主教材緊密相關。
(二)“熱身”對策
針對不同教材、不同季節、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的熱身方法也是不同的。小學生的準備活動應根據身體發育特點,以游戲或簡單易學的動作為基本思路,中學體育課,在準備活動時,既要有一般性練習,又要有專門性練習,并要根據男女生生長發育的差異,女生不愛運動的特點,結合教材特點,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組練習。
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認知水平低;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久;學習技術能力不強。在這個階段,我們體育教師在設計準備活動時就要注意趣味性,簡單性。可以安排一些游戲,比如:
“老鷹抓小雞”、“巧過攔截區”、“釣魚”、“你追我躲”、“跳躍爭先”、“斗智斗勇”等游戲活動,可以鍛煉他們移動、躲閃、急停、跳躍等。高年級同學他們追求時尚,喜歡新鮮事物,女同學不愛動,準備活動安排時,體育教師可以帶著他們聽著音樂做一些操類準備活動或者安排一些符合他們的游戲。
氣候不同,安排準備活動也不同。天氣太冷,應選擇運動量大一些的動作,重復次數多些的連續操等形式活動,天氣熱時,選擇一些運動量小,動作多樣化的操。不同教材的學習,準備活動也不一樣。比如球類的學習,在準備活動安排上,最好安排一些步法訓練和球性的練習。投擲課時,準備活動就要把身體的各個關節要活動開。跳高或跳遠課時,準備活動就要安排一些踢腿,擺腿的練習。一般準備活動沒什么變化,專門性準備活動要根據不同教材而變化。
(三)“評價”對策
中小學體育課45分鐘,準備活動一般安排在5到7分鐘,如何評價準備活動效果呢,沒有任何理論數據依據,只能憑體育教師的經驗去看,微微出汗,面色紅潤,各個關節活動到位,就是準備活動做好了。雖然有許多文獻資料中提出準備活動后學生的心率應達到120次/分左右,這些參照數據對于現今的小學生而言是否適用,是否適用于所有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是否對于田徑、球類、技巧類等都能適用,這還需要更多的學者進一步的研究。
四、結語
學校體育課準備活動存在3大問題,提高學校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有效性,就要熱身的同時不忘熱心;熱身要注意不同年齡,不同教材,不同氣候準備活動的安排也是不一樣的;準備活動是否做好,現在理論依據很少,體育教師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學生體育課準備活動是否完成。體育教師要重視準備活動的編排,學生要從心理重視準備活動。科研人員要加快研究準備活動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任志林.高效體育課堂應從“準備活動”開始[J].中國學校體育,2011,09.
[2]梁丹,董華.適宜準備活動[J].德州學院學報,2011,S1.
[3]李曉靜.淺談體育游戲如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1,16.
[4]謝泰.淺析高校體育課準備活動的機制與實施[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7.
[5]徐兆靜.淺析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特點及選用策略[J].體育博覽,2011,07.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體育與健康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