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春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家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而農村老齡人口的養老問題成為我國政府關注的重點。論文闡述了當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歷程以及現如今的發展情況,并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農村開展中所遇到的不同問題,通過結合不同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從不同方面分析了能夠適應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發展的情況。
關鍵詞: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以農業大國著稱,農村人口所占比例大,農村人口的養老問題伴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開展變得越發困難。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前進,我國的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村人口老齡化的快速增長迫使國家不得不重點關注我國農村老年人口的養老保障問題,同時也對我國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造成了許多困擾,解決當前農村養老問題也迫在眉睫。農村養老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里最為重要的部分。我國從建國初期開展的農村保障體系到現在,歷經許多的挫折,出現許多問題,在解決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問題中,不斷的吸取經驗教訓完善農村的保障體系,保障農村老齡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促進城鄉人口可以公平的享受我國的養老保障政策,只有不斷建立和完善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才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國現今所存在的養老保險問題,從而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提高我國農村的養老保障標準。
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制定完善了我國的社會保險系統,它是一種普通的對農村老年農民的養老保險有優惠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有利于農村農民的社會保障事業;是一種由自己繳費,再由政府進行相應補貼的保障農村老年農民基本生活的養老保險制度。現如今的農村養老費用一般分為基礎性的養老費用和個人賬戶養老費用兩種方式。新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繳費方式也與之前的大不相同,新型養老保險制度規范了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而以前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繳費方式很隨意。
目前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有: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使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問題凸顯;社會經濟結構和家庭結構變化使傳統家庭養老方式發生變化;農村養老保險體系覆蓋范圍小;農村養老保險立法現狀還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
健全與完善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保險模式。由于長期以來,中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二元對立的結構,這種二元對立結構,必然導致城鄉之間養老模式的不同,這種狀況不僅不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更不利于改變農村村民和城市居民不同水平的養老保險狀況。因此,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就迫在眉睫。首先政府統籌城鄉養老保險,加速完善個人養老保險模式。由于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家庭規模逐漸減小是大勢所趨,也是新形勢下的要求,而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將近一千萬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這對于人口老齡化實在是不小的沖擊,在未來中國的養老不是在城市里,而是在農村。因此,必須要統籌城鄉養老保險。其次,逐步創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機構。具體來說,需要逐步建立起城鄉一體的社會養老保險管理部門或中心,譬如可以將一個省的事業保險局、社會勞動保險局及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中心等機構并作一處,從而簡化辦理社會保險等各項事務的流程,提高工作人員的辦理能力。最后,逐步融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在生產力水平得到較大提升的情況下,在各個省市范圍內建立一個統一政策、標準、管理、辦理、征收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人人都能夠享受社會養老保障的目標,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的合作與幫助,促進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逐步建立多樣化差異性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農村養老保險所采取的單一模式,顯然不適應我國地域廣闊而經濟發展水平又各不相同的國情。因此,逐步建立多樣化差異性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才是王道。正因為如此,自我養老、家庭養老、社區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的共存,并相互配合的發展策略,才能使我國農村的養老保險有發展的希望。
首先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改變已經實施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一套能夠適應不同情況的全新的制度體系,加強養老保險在政策方面的支撐,使之有法可依,強制執行,由個人、集體和政府共同出資,以確保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對于我國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與農村的經濟發展保持步調一致,相應的調整一下農民的收入情況,增加農民的支付能力并且進一步擴大其覆蓋面積,畢竟農民是農村養老的主力軍,而對于經濟發展欠缺的地區而言,當前應該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應著重以社會養老為主,以家庭養老、社區養老和自我養老為輔的養老模式。
三、逐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險的管理制度。首先,宣傳工作一定要到位,因為宣傳力度的不夠而強加施行,很容易使得農民產生誤區甚至對這種保險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或者是養老保險預期收益不多,收效甚微對于它的真實性、可行性表示疑慮,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從一開始政府就應當把宣傳工作作為一個重點,讓大家清楚的明白這是在為大家謀福利。同時,宣傳應該集中在標準化、科學、示范、推廣和運營的保險及時性的問題上,而不應該停留在一般的呼喚。其次,對于基金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保證它的使用價值,杜絕違法現象的發生。
文中闡釋并分析了農村養老保險的發展歷程和中國農村養老保險開展的情況,分析了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并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道德等方面,分析了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受到多方面條件的制約和影響,從論文可以看出,完善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刻不容緩,統籌城鄉發展迫在眉睫。筆者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為期不遠。
參考文獻:
[1]李爽.提高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幾點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6).
[2]苑梅.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3]何平.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發展報告:可持續性分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4]王平達.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拜城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