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高校的水彩教學課程在美術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恰當的教學方式與科學的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因課程設置的多樣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水彩教學的盲目性,不僅要重視學生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更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水彩教學實現技術與思想的結合,塑造適應時代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地方高校;美術學; 水彩課程;教學探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17)04-0071-03
水彩畫具有鮮明的繪畫語言與特殊的表現力,作為西洋畫種從傳入中國到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水彩畫在早期沒有準確定位,多數是鉛筆或鋼筆成形后薄施淡彩,用以記錄或描述文字和插圖。但中國水彩發展至今,在表達技法和表現形式上都呈現出獨立的審美特征。水彩畫輕薄透明,在材料與技法兩方面的特性十分突出,獨特的表現手法為其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當代藝術語境下,水彩教學已經有了很大普及性,因工具簡單和色彩鮮明的特點在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中被列為基礎課程。
地方高校是為當地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等院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在美術專業課程設置上遵循專業多樣性的原則,水彩課程以畫種自身的材料與技法表現作為重要訓練內容,一方面為學生打下扎實的繪畫基本功;另一方面啟發學生進行高質量的水彩創作,開拓自己的思維,感受美的魅力,進而實現美育目的。
一、扎實的基本功是水彩課程教學的基礎
掌握和提高繪畫技法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重視對高校學生基本功的培養是水彩教學的基礎,學生對水彩技法的熟練程度直接反映出他們對畫種的認識深度。水彩畫作為難以駕馭的畫種,技術上的細微差別都可能造成創作與最初目標的巨大偏差,所以對于水彩畫創作來說,精確的技藝是高質量作品的重要保障。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要有扎實的美術基礎,也要有敏感的藝術鑒賞力和藝術創造力,通過長時間的實踐訓練掌握水彩畫創作材料和基本技法、在日積月累中形成自己的創作思維,體現到畫面中。
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多數在低年級設置水彩畫技法與理論課程。在教學內容上,主要以理論講解與技能訓練為主,包括水彩基礎知識、水彩工具材料的性能、水彩表現技法、水彩寫生與創作實踐等;在教學方法上,往往采用臨摹、寫生、創作層層遞進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了解、掌握水彩畫的基本知識和表現技法,通過靜物、風景、人物等對象的寫生練習,逐步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為后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往往要求學生必須在本科學習中掌握多門課程,而美術教育的特殊性導致較少的課時根本無法滿足學生對水彩技法的學習和對材料運用的熟悉程度。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學生,同時要求學生在課下必須堅持練習,達到掌握這一畫種的能力。雖然本科水彩教學并不對作品有高標準要求,但必須要立足于基本技法,學習基礎理論知識,認識色彩的三要素、色光關系和表現技法,立足于畫面的構圖、顏色、形式、技法、藝術語言等,只有對水彩畫的表現與創作進行系統學習,才能在熟悉畫種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水彩課程教學的關鍵
明確的研究方向、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技法是保證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在基本技能的訓練下,必須重視水彩作品的創新性。只有創新才能實現水彩教學健康有序的發展,只有創新意識才能體現人才的價值所在。地方高校水彩教學實踐,學生作品的創新性是教學的關鍵,只有純熟的技巧而缺乏靈魂的作品只能被稱為普通之作,新穎獨特的形式和深刻的內涵才能讓作品具有強大生命力。
作為教師,在要求學生具備基礎能力的同時,更要培養他們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作意識。以目前形勢來看,地方高校的水彩教學模式較為傳統,先臨摹再寫生的教學方法常常貫穿于學生學習的始終,教師如果能進行分組引導,水彩教學則會更加完善。首先,在臨摹作品之前,有必要讓學生欣賞和解讀一些名家畫作,加深他們對藝術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文化內涵的認識,經過深層次的思考,挖掘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將臨摹轉變為帶有學生個人情感的一種創造性學習。其次,在水彩寫生中,不僅要注重基本技法的提高,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寫生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分析寫生對象的特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進行想象和創造,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并將自己的感受融于作品之中。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嘗試新的技法和新的材料,學習和借鑒多元的表現形式,挖掘當代繪畫的新語言,打破常規教條的學習模式,通過實踐的積累和眼界的提高探索適合自己的繪畫方法。
三、技法與思想的結合是水彩課程教學的有效措施
繪畫作為空間藝術,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優秀的作品直接體現出畫家的個人情感,讓受眾能夠在欣賞過程中與畫者產生共鳴,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在地方高校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水彩教學的職責,將技法與思想結合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美術教育的目的。美術教學作為綜合性很強的活動,比其他學科更加靈活,總體包括實踐與思維兩個方面,不僅要求學生做到眼、腦、手、心等各種感官協調一致,同時要求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與文化訴求,凸顯美術教學在增強智力、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地方高校在招收生源時,需要轉變觀念,在提升學生繪畫技術的同時也要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讓學生在長期的學習中把自己對藝術的體驗與感悟通過技法表現出來,形成屬于自己的創作風格。
作為教師,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學措施來拓展學生的視野。眼界的開闊與技法的提高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從觀摩大師的作品到各種繪畫展覽的欣賞,從了解畫者的表現意圖到體會畫者的藝術修養和精神思想等多種方式都可以促進教學的提高,不同的學習渠道帶給學生不同的思想感悟。水彩專業教學中可遵循技術上嚴格要求,畫面形式適當放寬的原則,使學生開闊創作思路,帶著思考進行“再創造”好過千篇一律地在教室臨摹,同時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繪畫方法,了解優秀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在畫面中注入自己的思想,培養審美意識,體會繪畫的魅力,從生活和自然中尋找自己的創作源泉。
今天,水彩不再是單一封閉的藝術,水彩教學在全國各地以多種形式開展著。地方高校水彩課程教學中有很多的問題的存在,比如較少的課時量無法滿足水彩實踐課程的需求;過于重視對水彩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學生作品中的情感體現與創作思維,造成作品雷同或內容膚淺空洞;學生過于依賴圖片、照片,像工匠一樣復制畫面,降低了學生對生活的敏銳度,導致想象力和靈感受到限制,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展等。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認識繪畫語言的豐富,轉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和傳統觀念,努力做到與時俱進,吸取先進的教學理念,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培養一專多能,具有創造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素質人才。綜上所述,加強地方高校水彩教學的認知性,轉變傳統水彩教學的盲目性,探索水彩教學的科學性是當前水彩課程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杜雪堂.水彩畫教學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20).
[2]陳洋,呂怡然.高校水彩專業教學技法課的重要性[J].華章,2009(10).
[3]金成輝.地方高校美術學專業開設現當代美術課程的必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 2014(21).
[4]曹國洪.普通高校成人美術教育現狀及水彩課程教學的探討[J].大眾文藝,2010(12).
[5]付印平.提高水彩畫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9).
[作者簡介]余鑫,女,商洛學院藝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水彩畫技法與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 時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