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貽茂
摘要:探索實踐“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即以電子商務行業(企業)與學校為共同主體、學徒與學生雙重身份、企業與學校雙重管理與評價制度、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雙證書、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有機融為一體為主要特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零距離對接行業企業用人需求。
關鍵詞:二元制;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新模式
引言
根據《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閩政[2015]46號)、《福建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于實施“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的通知》(閩職成[2016]10號)精神。為深入推進“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下簡稱“二元制”改革),加快建立校企協作育人機制,充分認識“二元制”改革的重要意義:“二元制”改革是福建省職業教育主動適應、服務新常態,著眼供給側改革,實現高效、高質、精準的技術技能人才供給,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對于加快發展我省現代職業教育,樹立職業教育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二元制”職業教育是指年青人既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和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又在職業學校里接受職業專業理論和普通文化知識教育,這是一種企業與學校配合,實踐與理論密切聯系的職業教育制度,目的是培訓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接受“二元制”職業教育的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的時間要雙倍甚至更多于在職業學校學習的時間。企業是實施職業教育最重要的場所,學生們在企業里的身份是學徒。
我校高度重視文件精神,積極落實,把“二元制”改革擺在突出位置,積極申報電子商務專業為“二元制”校企共建專業,深入探索,著力打造福建版“二元制”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教育品牌。
1.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現狀
1.1國家與地方發展電子商務相關政策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從8個方面,共提出29條意見,爭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子商務產業大市場。
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和《福建省教育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十六條措施的通知》(閩教學[2015]23號)發布。
2015年6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九條措施的通知》發布(閩政辦[2015]89號)。
2015年3月,為實現《廈門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4-2018)》目標,廈門市人民政府特制訂《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廈府(2015]67號)。
本通知共有23條措施,其中,第8、9條措施中重點強調要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并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支持在廈門創業。
1.2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現狀及對人才的需求
2016年11月11日,在阿里巴巴各大平臺上單日銷售總額為1207億人民幣,比2015年雙11的912億增長32%。說明電子商務行業每年都在高速增長。
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12.3萬億元,增長21.3%。
淘寶、天貓、京東等各類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賣家數千萬,買家更是數億人。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電商行業、互聯網行業。
2016年11月,阿里研究院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我省共有8個城市入圍“電商百佳城市”,泉州和廈門更擠進了前十位。泉州、廈門、福州、莆田、漳州、寧德、南平、龍巖依次分列第7、9、22、48、61、83、95位。
據廈門商務局電子商務處統計,2015年我市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914億元,同比增長34.6%,其中B2B交易額1378.2億元,同比增長30%;網絡零售(含B2C和C2C)交易額345.1億元,同比增長40%;城市生活服務類交易額190.7億元,同比增長66.8%;城市居民網購消費額308.38億元,同比增長14.6%。
截至2016年4月,全市共有經營性網站25754個,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開設的網店76536個。2015年全市網絡零售從業人數達到181841人,B2C店鋪吸收就業127637人。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各類符合企業需要或能夠自己創業的人才。
1.3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及問題分析
高職院校:大部分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以教師講授為主。這種培養模式學生缺少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到畢業實習時,基本的技術技能都要從頭學起;
電商企業:招聘到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不能盡快上崗,還要花公司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崗前培訓及過程培訓,浪費公司大量資源。
公司員工:公司里那些只有高中及中專學歷的人員沒有很好的機會提升學歷與能力。
為解決以上三個問題,需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引入校企共建“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建立校企協作育人機制。
2.“二元81”項目改革基本思路
2.1“二元制”項目改革立足點
以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電子商務企業建設和廈門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需求為出發點,以校企深度融合為切入點,探索構建以滿足電子商務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新機制,探索實施以“企校聯合育人、招工招生一體”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打通技術技能人才專科及以上學歷層次提升通道,提高勞動者職業能力和素養,滿足電子商務行業(企業)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人才的支撐需求,打造福建版“二元制”職業教育品牌。
2.2“二元制”項目改革總體目標
逐步構建以電子商務行業(企業)與學校為共同主體、學徒與學生雙重身份、企業與學校雙重管理與評價、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雙證書、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合為一體為主要特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零距離對接行業企業用人需求。
本專業面向電子商務行業企業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情操和職業素養,掌握電子商務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能夠從事網店美工設計與裝修、網絡運營推廣、網絡客戶管理、網店數據分析、電商物流、供應鏈管理或自主創業等崗位工作,具有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
3.“二元制”項目改革主要措施
3.1學校與企業二元主體
校企共同成立試點工作機構:機構負責人由學校和企業領導擔任校企共同成立試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3.2學徒與學生二元身份
改革招生辦法:學校與企業共同組建招生隊伍,招生對象主要為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在職員工。電子商務行業(企業)和學校共同作為培養主體,由電子商務行業(企業)和學校提出招生對象、專業、規模等需求;采取“專業基礎考試與崗位技能測試加文化綜合知識考試”相結合的考試辦法,單獨組織考試和錄取,實施專科全日制學歷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
3.3師傅與教師二元教學
轉變教學方式:采取“校企雙主體、工學一體化”教學方式,校企對接技能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由學校與電子商務行業(企業)共同采取校企雙師一起帶徒、工學結合培養、分時與集中授課等教學模式共同培養學徒。
重構課程體系:適應崗位需求,對接職業標準,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專業教學計劃,共同研究整合專業基礎課、主干課、核心課以及技能實踐課,共同開發融合專業知識、安全操作技能、生產規范、職業素養于一體的教材、課件等,形成適應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
強化實習實訓環節:企業要為學徒提供符合產業發展最新技術和技能崗位最新要求的實習實訓環境。
突出行業企業導師責任:行業(企業)要選拔企業業務骨干與精英擔任學徒的導師,負責學徒在企業的各核心崗位技能操作訓練與提高。
3.4企業與學校二元管理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修訂完善教學文件,合理編制教學計劃。采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管理。
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實行校企“二元”評價,校企共同制定課程學習和實訓實習(工作)的評價標準;規范教學常規管理。
3.5企業與學校二元評價
完善學業考核機制:建立以學徒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導師評價、行業(企業)評價為核心的學徒學業成績考核機制。
3.6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雙證書要求
按照國家職業資格電子商務師考核要求,制定核心崗位實習實訓考核標準,實時更新實習實訓標準,引導學徒積極參加職業資格技能鑒定考試,畢業時取得雙證。
3.7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二元學制
采取彈性學制,實行學分管理。根據企業生產管理和學生(學徒)工作實際,校企共同編排教學計劃,充分利用生產淡季、業余時間靈活安排教學。
4.“二元制”項目具體實施步驟(含年度進展計劃)
第一階段:合作基礎(2016.10-2016.11):考察、挑選合作企業;確認試點專業及人數;校企雙方簽訂“二元制”合作辦學協議;成立電商專業校企合作建設委員會,共同商討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第二階段:二元制試點工作計劃方案組織實施(2017.3-2019.7):根據“二元制”改革要求,擬定招生簡章,做好招生宣傳,引導企業員工積極報考。學校與企業,企業與學生、學生與學校、學校與家長簽訂多方協議;學校老師、企業導師給學生授課。
第三階段:總結推廣(2020.9-2020.10):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和不足,檢驗和修正項目方案及各項規章制度;發表論文,撰寫總結報告;確認新一輪二元制開展的專業及人數。
5.“二元制”項目改革預期的成果和效果
5.1成果形式
實現員工(學生)的高質量就業,提升企業的人才競爭力;校企業教師與師傅共同完成核心課程實訓教材;撰寫項目實施研究報告,完成形成1-3篇CN論文;建立一套完備的“二元制”教學管理制度,完善電商二元制人才培養方案。
5.2預期推廣
項目成果先在本校同類專業內推廣。
5.3應用范圍
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實現海西及廈門地區的優質就業。校企合作實訓教材及研究論文在全國高職院校交流、使用、推廣。
5.4項目受益面
員工(學生):提升學歷與職業綜合能力。
企業:為電子商務行業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通過本次項目成果的研究,預計成果對我校實施校企深度合作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提供參考與借鑒,提升學校培養人才的方法與水平。
6.“二元制”項目保障措施
6.1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設立“二元制”人才培養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副校長、校長助理、企業代表擔任副組長,成員由二級學院領導、專業帶頭人、企業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等組成。
項目組設立“二元制”人才培養工作小組,二級學院院長擔任小組組長,副院長、項目負責人擔任副組長,成員由“雙師型”教師、骨干教師、企業技術能手等人員組成。
領導小組、工作小組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于實施“二元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的通知》(閩教職成[2016]10號)要求和校企雙方簽訂的“二元制”合作辦學協議書,經常研究“二元制”試點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逐步形成協調有力、快速高效的人才培養機制。
6.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含兼職教師)11人,其中“雙師型”教師8人,占比80%;具有高級技師職稱的(或其他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各類稱號等)1人,與九牧公司共同建設校內客服中心。
逐步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企業與學校以教師培養、評聘和考核為抓手,建設學校與企業雙主體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6.3經費保障
學校前期已投入80萬元,用于本專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合作公司按照職II資總額的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用于企業學徒培養。我校獲省政府財政劃撥“民辦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學校將該資金重點用于“二元制”試點項目,并設立了經費支出專戶,用足、用好財政劃撥的經費,做到專款專用。
電子商務專業2015年獲省教育廳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立項。
電子商務專業2016年獲廈門市重點建設專業立項。
7.結束語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施“二元制”模式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質上是高職學校辦學指導思想“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體體現,它將進一步深化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建設:依據行業企業需求及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動態構建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大力推行基于真實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模式,有效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做到知行合一,健全人才培養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零距離對接行業企業用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