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福龍
摘要:排球是“三大球”之一,在我國眾多體育項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保證排球事業和排球教育健康的、長效的發展,需要針對當前高校排球教學的不足加以改進,將拓展訓練方法引入日常的教學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協作意識、創新意識,確保學生綜合素質得以發展。文章對拓展訓練的優勢進行分析,并對高校排球教學與拓展訓練融合的意義及要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拓展訓練;高校排球教學;有機融合;策略
拓展訓練誕生于上個世紀40年代,興起于90年代,是一種通過創設訓練情境、擴大教育層次面、從而消除團隊或個體差異性隱患的教學手段。學生在拓展學習的幫助下,可逐漸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彼此之間產生信任、合作等情感意識。再者,拓展訓練的使用,實現了團隊競爭力、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提升,在明確目標、建立優勢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將拓展訓練融入到高校排球教學中是一種可行的教學策略。
一、拓展訓練的優勢
拓展訓練概念自流入我國后,便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使用,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性成果也成為了部分高校體育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一大因素。但總體來看,排球教育與拓展訓練的完善結合尚需時日,應進一步健全相關教育教學體系,從而保證教學成效。拓展訓練的優勢如下:
(一)增強訓練實效
拓展訓練顧名思義,是一種不拘泥于教學項目本身的訓練方式,其形式多種、靈動變通、趣味橫生,能夠最大程度激發被訓者的興趣與情緒,從而主動投入到教學項目中。因此,開展排球教學訓練時,拓展訓練不失為一種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競技水平、強身健體、培養良性素質的有效手段,使排球訓練實效最大化[1]。
(二)培育團隊信任力
一個團隊的實戰力不僅僅取決于個體能力如何,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間能否產生合作意識,特別對體育競技而言,隊友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可以明確戰術意圖,這種默契與信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培養的,而是通過不斷的實訓、積累經驗、總結分析后形成的,也就是常說的“化學反應”[2]。而拓展訓練在培養團隊默契度、增強信任力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使學生的潛力得以釋放,確保個體迅速融入到集中之中。
(三)完善個人品質
一個運動員需要具備堅韌不撥的意志力,在面對困難時要做到逆流而上,特別是對那些體育素質較低的學生而言,培養他們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體會排球運動的快樂,從而達到完善個人品質的目的,這一點對學生日后的工作學習來說尤為重要。拓展訓練貴在形式創新、方法獨特,不受傳統教育體制的約束,確保被訓者更容易接受,促使教學成效大幅提升。
綜上分析,為更好的發揮拓展訓練的優勢與特色,在分析當前相關成果文獻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確保拓展訓練能夠滿足新時期高校排球教學工作的種種需求。
二、高校排球教學與拓展訓練進行有機融合的意義
(一)符合高校排球教學訓練的“整體性”理念
所謂“整體性”,就是一種以集體利益為根本原則,在服從團隊的前提下發揮個性優勢的理念。反映在排球項目中,整體性難能可貴,是一個團體走向勝利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目前我國高校排球教學現狀的調查,不難發現學生的投入情緒、體育興趣、身體靈活度等都難以符合常規標準,一部分學生甚至對排球教學感到厭煩。究其原因,與現行的教學體系及模式有著很大關聯。在實際教學或訓練中,教師缺乏現代化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比如傳授某種技術,從演示動作、模仿動作、自主練習再到考評測試,流程過于模式化、程序化,學生并非發自內心地感受排球、享受體育,更多的存在著應付了事的現象[4]。而且目前高校生多為95后,性格各異、特立獨行,個人意識較強、團隊意識較弱,缺乏必備的為人處事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拓展訓練的有效開展,將排球教學突破傳統實訓思維,確保教學課程豐富化、趣味化,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生生之間的情感友誼,培養了彼此之間的信任與默契,將個體整合為集體,從而為進一步實現團隊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可滿足學生的個體學習差異標準
排球教學既然涉及到知識技能的傳授,就應該不斷的創新創造,增強教學者的教育實力,滿足被教者的特性需求,以切實保證教學質量。目前,我國高校排球教育所采用的方式方法過于守舊、不夠新穎,相關技術知識魚貫地滲透到學生的思維之中,學生只是被動地獲取教學信息,對知識信息的內涵及文化理解的不夠透徹。同時,傳統排球教學標準過于統一,缺乏針對性從而無法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需求,也是高校排球教育工作難以開展的原因之一。拓展訓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游戲性、趣味性十足,針對每個水平階段的學生提供相應的訓練任務,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項目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從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三、高校排球教學與拓展訓練的融合
(一)排球技術與拓展訓練的融合
排球運動的技術技能數不勝數,大量的技術教學是高校排球常規訓練的重要內容。傳統實訓方式很難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教學之中,如果學生缺乏對排球運動的積極性,必然無法掌握更多的技術動作。拓展訓練與傳統排球教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過程和主體的不同,拓展訓練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與學生的教學關系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一切教學工作均圍繞學生開展,教師占用時間更少,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發現不足、解決問題,是一種良性學習策略。學生的思維被“解放”,重新認識到排球學科及體育運動對一個人的重要意義。意識決定行為,從而全身心投入到教學訓練中,增強技術水平。
(二)體能鍛煉與拓展訓練的融合
體能是支撐運動員完成比賽項目的決定性要素,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條件也是衡量一名優秀運動員的重要標準。眾所周知,排球是世界級賽事項目,正規比賽通常分為五小節,采取五局三勝制,以25分或領先對手2分(雙方同時24分)為勝利標準,打滿第五局則為15分制[5]。整個比賽過程對運動員的體能儲備以及體能恢復有著極大的考驗。而高校排球教育也要重視學生的體能素質建設,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體魄,從而積極陽光地面對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因此,要確保排球教學和拓展訓練的高效結合,分析有哪些拓展項目既可滿足學生的體能要求,同時也能鍛煉反應能力,更有利于學生技術技能的高水平發揮。
比如為了讓學生的體能水平和反應能力進一步提升,我們可將原有的拓展項目進行創新、改動,在實際教學訓練中增設游戲環節:于終點放置排球,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開展“速度奪球”活動,可進行組與組之間、組內學生之間的對抗,先奪球者算贏,輸者練習仰臥起坐五次、俯臥撐五次、蹲起十次,視不同情況設定懲罰強度。通過這種游戲為載體的常規訓練方式,可幫助學生提升反應能力和爆發能力,增強身體機能。相比傳統訓練,學生對游戲活動更加青睞,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盡量“避免”懲罰,最終加強了個人體質能力。
(三)心理素質與拓展訓練的融合
我國現階段高校學生多以95后為主,自我意識要強于團體意識,抗壓能力有待提升,所以有很多同學的心理素質都是不過關的,今后在面對工作崗位、處理事務時也缺乏一定的適應能力和解決能力。拓展訓練內容豐富,部分項目具有一定的冒險性質,促使學生之間彼此產生信任、合作、配合的默契,逐漸將內心的恐懼、畏懼、萎縮、壓力一一解除,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在拓展活動與排球教學結合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心理素質的培育,另一方面還要避免學生在冒險游戲中受傷:仍然對學生進行分組,排頭設“接球員”一名,身體稍微向后傾斜,其它組員支撐接球員站好,教師負責拋球,組員負責提醒,當球體即將越過接球員后腦勺時馬上接球。在這個過程中,接球員是因為有了組員的幫助才得以完成任務的,彼此之間加強了言語溝通和行為信任,更主要的是克服了大量的心理障礙和對未知的恐懼,生生之間達成了共識:我們既是同學,也是隊友,還是戰友[6]。這種心理上的信任有助于在排球訓練或是賽事中取得更為優異的成績。
(四)團隊精神與拓展訓練的融合
團隊是由個體組成,個體的思想意識及行為習慣,是決定這個團隊能否達成項目目標的關鍵因素,同時個體的特點也對其他個體產生相應影響。排球運動強調的就是整體與個體的充分結合,各個位置運動員要發揮自身優勢,同時還要兼顧其他隊員的特征或缺陷,用整體解決個體存在的短板問題,將失誤控制在最低。隊員之間相互包容、諒解、融合,同心協力、勇往直前,是一個團隊最終勝利的原因。所以說,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是排球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而拓展訓練在這方面有著一定的教育優勢,這是因為拓展項目是基于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視閾下進行的,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被調動起來,希望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幫助團隊,生與生之間、組與組之間配合默契、競爭激烈,整體和局部的向心力便在無形之中凝聚形成。此外,拓展訓練分工明確、職責細化,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角色與地位,逐漸意識到本人所處的地位與本職工作對整個團隊而言是多么重要,確保學生全面、整體地分析問題,培養了良好的思維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析了拓展訓練的優勢、拓展訓練與高校排球的意義及策略。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校排球教學訓練要做到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切實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以及新時期教育的改革標準。同時作為排球教師來說,也要對個人的教學素質給予足夠重視,不斷的思考、總結拓展訓練項目在具體教學環節中的價值所在,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享受排球運動、培養體育精神。
參考文獻:
[1]孟祥斌.心理訓練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意義及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2):131-131.
[2]黃濤.戶外拓展融入排球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時空,2016(23).
[3]穆濤.排球游戲在排球教學與訓練中運用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5(5):252-253.
[4]劉禮敏.模擬訓練在排球訓練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10X).
[5]陳風.淺談高校排球訓練中的身體訓練[J].體育時空,2016(12).
[6]張穎.排球運動的耗能特點及訓練方式探析[J].體育時空,2016(18).
(作者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