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華
摘要:校園文化是當代大學個性特征的重要標志,是學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將體育精神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不僅可以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首先闡述高校體育精神和校園文化的含義及特征,然后分析高校體育精神教育的現狀和體育精神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要作用,最后探究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重塑體育精神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體育精神;重塑
體育精神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體育精神是轉變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需要,當前大學生沒有充分認識體育教學重要性,對體育的認知還不夠全面,而將體育精神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可以轉變大學生對于傳統體育教學的認知理念。其次,體育精神是提升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卻逐漸降低,近幾年大學生肥胖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已經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體健康,而培養大學生體育精神是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方式。此外,體育精神是培養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需要,大學生通過參加體育活動來釋放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增強自信心、磨練自己的意志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就業奠定基礎。
一、高校體育精神和高校校園文化的概念
(一)高校體育精神的概念
體育精神是指體育運動中所蘊含的對人的發展具有啟發和影響作用的有價值的思想作風和意識,它是體育的整體面貌、水平、公正、公開、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號召力的反映,是體育的理想、信念、情操及體育知識、體育道德、體育審美水平的標志,是體育的支柱和靈魂。高校體育精神的主要特征包括時代性、穩定性、獨特性和滲透性。體育精神作為一種規范力量是體育行為的動力源泉,所謂體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在體育競賽中是體育精神促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交流,因此體育精神是促進人類進步和發展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將體育精神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校園文化的概念
高校校園文化是以大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互動性、滲透性和傳承性是校園文化的主要特征,校園文化在高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對大學生有激勵作用和引導作用,而且可以為大學生提供積極的生活氛圍和成長環境。校園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陶冶情操、正確導向、正向凝聚、正面教育和道德規范等。
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現狀
(一)體育文化宣傳力度不足
當前大部分學校對于體育文化的宣傳不夠,雖然有很多高校的學校廣播內容涉及到了體育文化宣傳,但是卻很少組織大學生參加體育比賽或者參加體育知識講座等,其宣傳力度小且宣傳內容和宣傳方式單一化,這嚴重阻礙了高校體育精神文化的宣揚,也阻礙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
(二)體育知識與內容單一
高校傳播體育知識的途徑,主要包括教師的講解、課外體育活動、大學生訓練、體育競技和校園廣播等。但是,當前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都基本只是讓大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鍛煉大學生的身體,傳授體育理論知識等,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單一化,難以滿足當前大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個性化需求。以至于不少學校還留有傳統的體育觀念,對體育精神認識不足。
(三)體育觀念缺乏正確的引導
當前大多數大學生都普遍地認為,參考體育運動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強身健體與娛樂,很少有大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人類的情感、價值觀以及人生態度觀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許多大學生沒有全面的認識到體育,對心理和情感的重要影響。所以,高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要讓大學生正確的認識體育教育重要性,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才能充分發揮體育精神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四)大學生體育精神缺失
體育精神就是要不放棄、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才能達成夢想目標。但是當前大多數大學生的體育精神都表現的較為缺失。例如:就拿長跑運動來說,眾所周知長跑是鍛煉大學生耐心和耐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大部分的大學生卻并不愿意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自己,多數大學生都普遍的認為這種方式太苦太累,也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愿意去嘗試,這就是典型的體育精神缺失表現。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體育精神的重塑形式
(一)加大校園體育文化宣傳的力度
學校的體育文化活動宣傳以及校園廣播等途徑,是大學生充分了解體育文化的重要途徑,高校應該充分的利用和配置資源,在校園內推廣體育知識,以弘揚體育精神,為大學生構建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讓大學生加強對體育文化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播放運動會中體育健兒的比賽盛況,來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也可以利用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來激發大學生了解體育文化的積極性。高校還也可以通過舉辦一些體育比賽、體育文化講座等方式,來加大體育文化宣傳力度,并鼓勵大學生參與,以加大加強對大學生體育文化教育的力度,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觀。
(二)將體育精神培養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體系
在人們傳統的高校教育理念中,體育僅僅是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一種手段,甚至一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大學生學習體育會耽誤學習,更不要說培養大學生的體育精神。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與西方教育有很大的差距,西方國家的家長注重對學生的體育教學,他們認為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見我國在這方面比較落后。因此,高校應該更新人們的觀念,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性,重視體育精神培養,并將其納入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在校內營造體育文化氛圍,提升大學生的體育思想認知。
(三)采用多元化的體育創新方式
要想將體育精神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就要把體育精神貫徹到大學生心里,因此,高校可以以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為主要載體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但是,如果只是僅僅通過體育活動,還是難以實現提升大學生精神的目標的。同時,學校還要不斷創新形式與方法,要以大學生為本要從大學生的角度出發,來選擇大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比如:學校可以利用微博、校園公眾號、微信等方式來達到宣傳體育精神、弘揚體育文化的目的。另外,學校可以通過開設俱樂部、聘請專家進行講座等方式來為校園文化注入新的力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精神文化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大學生精神文明的培養有重要意義,而且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取向,改善當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現狀。為此,高校可以通過加大校園體育文化宣傳力度、建立健全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和創新教育方法等措施,來加深大學生對于體育精神的理念以及體育文化的認識,健全高校校園文化體系。
參考文獻:
[1]向玉山.迷途知反——論高校體育精神的重塑[J].才智,2016(27):122.
[2]樊超.關于用體育精神重塑高校校園文化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7(09):123-126.
[3]周智娟.傳統體育禮儀文化對醫學生體育素養教育的影響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07):99-100.
[4]]曉梅.基于快樂體育教學需求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08):78,161.
[5]左丹.簡論高校排球教學中學生體育精神的有效培育[J].運動,2017(18):87-88.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