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針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關鍵所在。枯燥無味的學習是每個學生都不想經歷的,由此,互動教學就可以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通過創造性和積極性,來構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上師生共同發展。在這種環境之下,互動教學模式在“電工基礎”中發揮了更好的教學作用。
關鍵詞:互動教學 傳統改革 電工基礎
一、互動教學模式在中專電工基礎中的應用問題
在中等專業學校中,“電工基礎”是一門專業理論知識,是電力職業教育課程中一門基礎性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中專生以后的工作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電工基礎”往往得不到學生們的重視,因為它偏于專業化,所以造成了很多的知識都會用一種枯燥無味的語言來形容贅述,教師用專業性的語言詞匯來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復雜公式,這兒就像應試化教育,不符合學生們學習的興趣。而學生們得不到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這門專業的實用性,就大打折扣。同樣的問題還有這門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很多的學生對這門知識都會抱有一種抵觸的心理,他們可能不喜歡這門學科,又或者認為這門學科對以后的工作來講沒有太大的幫助,這讓教師教學一度陷入了迷茫的狀態。互動教學模式就對這種現象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互動教學模式僅僅適應于大部分學生,在一些學校推行這種模式時,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還是不高,而課程整體表現的效果也不很明朗,這對于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挑戰。
二、強化互動教學模式在電工基礎中的應用
歸根結底,教師應當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這樣對于學生們才會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教師所講授的課程要富含電工知識的精確性和專業性。首要的教學策略就應該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不斷的對電工技術知識進行深入的探討。
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中等專業學校中的學生,應該來自一個城市的各個地區,他們年齡處在15到17歲,正是花一樣的年齡,而心里還處于不太成熟的狀態。教師應當花更多的時間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還要在學生的生活上進行良好的指導,為他們營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以及和諧的學習氛圍,這個環境的好壞,可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態度發生轉變。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與學生多交流,這也影響到學生們的心理發展。
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帶動學生們學習上的進步,教師也應當做出一種亦師亦友的狀態,讓學生們更親近自己,不僅將教師認為是課堂上知識的傳授者,更應當將教師理解為生活上的引導者。這樣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2.調動學習興趣
就是上課時,應創造良好的互動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充滿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欲,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充滿興趣,做到“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讓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思考,主動地融入到電工基礎教學活動中來。而教師在課上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他們認識到電工基礎課程的學習,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要讓他們樹立好學習的信心,要消除學生們的畏懼心理,構建良好的互動模式。比如說,教師在講述課程問到牛頓時,教師就可以先講牛頓的一個故事來開展這一節課的內容,通過詢問學生,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上,要他們說出牛頓的生平,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就充分的調動起來,通過這種模式,學生既可以掌握知識,又能激發學生對學習電工基礎產生互動性,一舉多得。
3.適當的進行多方式交流
教師在平常教課中,少不了與學生進行交流,但是僅僅在課上交流是遠遠不夠的,這并不能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于學生的生活也不甚了解,所以,應當在平常課下多與學生交流,交流才能知道學生內心的想法。而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習上,在生活上感情上也應當進行交流,從而可以在心理上對學生做出更好的引導。但是交流是多種多樣的,在課上,教師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提問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記憶這個問題,也可以做到和學生的互動。而且在提問的時候,要從一定的角度來切入,讓學生更好的分析問題的所在,從而發揮互動教學的最佳模式,讓興趣和學習兩者融為一體。
4.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已經不適用如今學生的學習,而現在提倡的以人為本,就很符合互動教學方法的策略。但是,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劣性,互動教學也是如此,應當將局限性降為最低,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共同開拓創新教學研究,發現更加適應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的方式。教學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就不再顯得那么枯燥。教師做一個引導者,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成為學習上的主體,這樣更能體現學生主體的學習價值。而教師在講課后,要確保他們的學習思路是正確的,要跟著老師走。對于課程的學習,學生也應該做到把握它的脈絡,而不僅僅是聽老師說、聽老師講,自己真正做題目時,發現什么也不會。
5.提升學習的學習興趣
在電工基礎的整門課程中,很多的專業術語和詞匯以及公式對于學生來說都很難以接受,教師對于書本的照本宣科又顯得很晦澀,就很難讓學生去體會其中的原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用動畫演示給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也能讓學生對電力知識獲得理解。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的方式,因為電工基礎很多的知識點都是相互串聯的,它可以由點成面,這樣,對于學生們的積極學習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等專業學校在進行電工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學模式的培養,將課堂上充滿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學習,這樣來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建國. 關于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時代教育, 2013(22):91-91.
[2]羅英和. “問題—互動”教學模式在中職《電工基礎》課中的實踐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08.
[3]李國華. 互動教學在中職電工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 2011(4):225-226.
(作者單位:安慶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