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力推進多媒體教學和校園網絡建設的今天,對于音樂課來講,更需要身臨其境的全方位的學習。對學生來說,音樂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音樂知識、音樂技巧的學習,而是在于啟迪、凈化、陶冶等教育效應上。如何讓學生喜歡音樂課,愛上音樂課,從音樂課堂上感受藝術之美,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這是每個音樂教師常常思考的問題。多媒體直觀形象,活潑生動,作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已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視。在音樂課堂上適時、適量、合理地運用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能夠使課堂教學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音樂課;效果
多媒體手段在音樂教學中大有用武之地。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教學中,每個學生可以共享音樂創作軟件,充分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源,運用已學過的音樂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音樂作品的創作。那么,如何合理的再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手段,使多媒體能夠真正服務于音樂課堂呢?
一、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處于視聽世界,與現代媒體接觸日益頻繁的學生已不在滿足于“黑板、粉筆、書本、鋼琴”的傳統教育技術不具備形聲性、再現性、靈活性和高效性等特點。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兒童的形象,直觀思維占主導地位。而多媒體教學正好符合這樣心理特點。圖文聲像,一片生機,給音樂課注入了充分的興趣和活力,改變了過去教師生硬傳授、學生機械記憶的方式,使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復雜的音樂知識簡單化,枯燥的音樂知識趣味化,彌補過去音樂教學中看不見摸不著的缺陷。例如低年級的學生喜歡聽童話故事,課中,教師可根據課的設計,創設一個情景,并在多媒體屏幕上體現出來,讓學生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就會比較感興趣。中、高年級學生的課注重知識性,但是他們缺乏生活體驗,知識比較欠缺,這時候,我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在課前縣利用網絡去查找各種有關資料,讓學生親自去尋找,去感受,用自己去尋找知識的成就感來吸引他們,刺激他們的求知欲;課堂中,再同學生一起分享查找來的各種音頻與視頻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樣,音樂課就會上得既輕松,又有效果。
比如在指導學生欣賞《京調》時,我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先讓學生觀看我和他們分頭找到的四大戲曲。通過對比,初步了解京劇特點,再結合錄像,引導學生了解京劇四大行當及各自表演特點。為使學生加深印象,我還利用課件展示各種樂器的特點,京胡的高亢,二胡的吟哦,月琴的淳淳流水以及板、鼓、鑼、鈸等樂器的喧鬧氣氛,讓同學們感受不同樂器所帶來的音響效果。
通過這樣的嘗試,學生體會到了知識帶給他們的快樂,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加,師生的情感在這樣的交流中也自然和諧地融合為了一體。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只有以高度的注意力,屏心靜氣地完全沉浸于音樂中,方能入情、入境、動情、聯想,體驗并思辯音樂所表達的,描繪的各種豐富多彩、細致的感情色調,得到藝術享受。而當前絕大多數的學生對教材中的民歌,戲曲音樂、管弦樂、交響樂、歌劇音樂等非常陌生甚至排斥。上課時,由于缺乏主動的內心期待和體驗,難以進入音樂,對抽象、流動的音響無法把握,更難以感受音樂形象,勢必導致欣賞效果不佳。在播放音樂的同時,配以與音樂相關聯的鮮艷生動的圖文,調動起學生的視、聽等多種興趣,音樂伴隨美圖文信息一起進入其腦海,使其漸漸地被帶入音樂中。
例如,在欣賞《漁舟唱晚》的時候,樂曲背景知識、曲式結構、作者介紹等的講解與樂曲的欣賞不能同步進行,這樣即使我們一邊欣賞一邊講解,或一段欣賞完了再講解,都破壞了音樂的整體性,又影響了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想象,削弱了音樂的藝術魅力,及欣賞音樂的興趣。而多媒體就能使音樂作品塑造的藝術形象更加鮮明??梢韵冉榻B一下作品的內容,然后播放制作好的課件,音樂響起后,畫面一幅一幅的出現,下面配以文字說明,學生既感受到了樂曲的美,又理解了樂曲的內容,深刻的感受到了樂曲所表達得意境。
三、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創造精神
音樂是一門培養學生想象和創造能力的重要學科,作為一種陶冶情操,激發想象力的高雅藝術,它的價值在于激發人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行為。
在欣賞樂曲《春到沂河》引子部分時,學生仿佛聽到小魚兒在水里跳躍;柳樹被風吹地沙沙作響;洞里的泉水叮叮咚咚,這些正是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展開積極想象的結果。欣賞十面埋伏》這類的古曲,由于時代的久遠、古今文化的區別,學生也難理解。多媒體集音響、文字、圖像于一體,創設豐富的情境,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中得到鼓舞,敞開心扉,有效地激活想象。如彝族民曲《快樂的羅嗦》是描繪了彝族人民在快樂地載歌載舞,反映了一種非常熱鬧的喜慶場面。我們可以在課件中出示相應的畫面或沒有音樂的片段,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出示幾段音樂讓學生來選擇或自編一小段音樂,可以哼出來,也可以寫譜,然后唱一唱。
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營造輕松愉快的音樂教學環境,利用有效的教學用具,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
結語
總之,通過實踐,我們深深感到,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我們音樂教學插上了飛翔的雙翅,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不斷地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與操作技能,更好地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優化教學過程,完善我們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智.論多媒體手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D].保定:河北大學,2009
作者簡介:陶玉琴(1991-03-07),女,聊城大學音樂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為學科教學(音樂)。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