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行


彭水自治縣聯合鄉同連村通往外界的道路一側是山坡石壁,一側是千丈懸崖。今年春節前,這條路裝上了防護欄。伴著點點星光,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崎嶇,變得溫暖。
雞年春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聯合鄉同連村4組外出務工的青年任世忠攜家帶口走在回家的路上。望著從少年起就走過的路,他滿是欣慰,眼中泛起了淚光,“再也不擔心掉下懸崖了。”
村民出行戰戰兢兢
同連村海拔較高,背靠大山,地勢險峻,而通往外界的道路是一條約3米寬的鄉村公路。道路蜿蜒崎嶇,一側是山坡石壁,一側是千丈懸崖,沒修防護欄之前,群眾出行極不安全。
“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眼前的路又不好走,都不敢出門下山。”同連村5組年逾古稀的老人徐成釗坐在樹蔭下,望著隱藏在茂密叢林中的懸崖山路,深深地嘆了口氣。
家住同連村4組的司機王寶林說,“我每次開車路過這里都要十分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掉下去。”
村民張洪生算是當地有見識的人,“這進山出山一個多小時,再摔出個萬一,誰還愿意出去啊!有能耐的,念點兒書的,慢慢都搬走了。”
行走在這條蜿蜒崎嶇且無安全防護設施的山路,恐懼感油然而生。這不光是對群眾膽量的考驗,更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多年來,它一直是同連村2800余名群眾出行的憂患。
手機拍照呼吁解民憂
“為群眾排憂解難是人大代表義不容辭的職責!”2016年1月,縣人大代表、該鄉人大主席魏群深入同連村走訪群眾,看到村民們扶老攜幼、小心翼翼地沿著懸崖邊的小路進山出山的情景,他心痛不已,暗暗地下了決心,一定要給這條路裝上安全護欄,不再讓村民們遭罪。
可是怎么修建呢?魏群尋思。“利用縣第十六屆人大八次會議召開的機會提出建議,積極為群眾切實利益鼓與呼。”
為此,他用手機將上下山的懸崖路實景拍攝下來,在2016年2月下旬召開的縣十六屆人大八次會議上提出了《關于安裝同連村通暢路安全防護欄的建議》,呼吁縣人民政府高度關注民情民生,切實解決群眾出行的安全問題。
建議得到人大的高度重視。在隨后召開的代表建議交辦會上,縣人大常委會領導強調,“安全出行是基層百姓民生需求的重中之重,作為地方政府,要切實履職,減少百姓出行路上的安全隱患,是責任所在,也是民心所向。縣人民政府要采取措施,盡快為同連村通達公路安上防護欄,不遺余力解決群眾出行難題。”
縣人民政府將此建議交付縣交委辦理,縣交委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科室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在經過前期勘察、調研后,及時下撥資金131萬元,啟動了同連村通達公路防護欄安裝工程。
施工進度時刻掛心上
由于工程施工難度大,魏群時刻把防護欄的質量安全放在心上。為此,他組織成立了跟蹤監督小組,通過多次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檢查指導等方式,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有關施工技術規范施工,確保工程質量,讓老百姓今后走得舒心、走得踏實。在安裝過程中,不管刮風下雨,魏群都堅持到工地,全程監管工程推進情況。
安裝工程自2016年8月開始動工,歷時4個月,終于在同連村通達公路安裝上10.09千米長的波形鋼構防護欄,徹底解決了當地群眾出行安全。
防護欄建好那天,村口人聲鼎沸,在家的人們爭著搶著,走上前去,到這護欄邊,摸了又摸,看了又看……
小學五年級的冉景偉說,“現在好了,我再也不用哆嗦著去上學了!”
該村黨支部書記冉茂云說,現在村民出行有了保障,再也不必提心吊膽了。”
工程投用群眾暖心
就在這護欄邊兒上,筆者有幸看到了魏群代表的建議副本,建議里的每一個字都是發自對同連村百姓深切關愛。
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確保道路暢通安全,在年關歲尾百姓出行人流劇增時刻,魏群還組織部分縣、鄉人大代表排查整治轄區其他臨崖、臨水危險路段無防護設施等安全隱患,并督促施工單位在臨崖路段設立安全警示標語。
公路防護欄建好了,對同連村的百姓來說,這條“愁人路”已經變成了一條幸福、溫暖、安全的回家路,今后,走在這條路上,回家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求。
編后語:
可以想象,在沒有裝防護欄前,同連村村民們想出門但又不敢出門那種心情。所以,望著那條裝好了防護欄的路,春節回家的外出務工青年任世忠才會滿眼淚光。
對家鄉的眷戀,對故土的深情,讓彭水自治縣人大代表、聯合鄉人大主席魏群心痛不已。于是,他用手機將上下山的懸崖路實景拍攝下來,提建議,組織成立跟蹤監督小組,督促施工單位確保工程質量。護欄裝好后,他又督促設立安全警示標語,終于讓人們踏上了一段安全的回家路。
新年,我們期待更多這樣溫暖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