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福建一名男子追小偷致其倒地身亡被起訴”事件之所以引起輿論廣泛質疑,原因在于違逆了公眾的常識。
如果失主因此而要擔負刑事責任,這將模糊了私力救濟、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的界限,進而言之,會讓人們在面對類似事件時不知該如何自處。
顯然,司法裁量不應受到輿論左右,不能被輿論綁架,但這并不意味著輿論就是非理性的,從這起事件來看,從專家學者到普羅大眾,一致對失主表達同情,認為不應對失主提起公訴,這不僅表現了一種樸素的正義觀,也是基于法律常識的一種理性判斷。
這名失主是否會被檢方提起公訴,還需要檢方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客觀公正地進行處置,而不應讓輿論影響了專業的法律判斷,但洶洶輿論背后表現出的公眾焦慮,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面對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司法部門應表現出充分的重視、尊重與敬畏,司法機關只有做出公平公正的選擇,忠實于法律,才能對得起公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