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琳
[摘 要]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獨具特色,少數民族文獻更是豐富多彩。通過對廣西少數民族文獻的分類歸納,分析廣西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品牌,論述少數民族文獻對民族文化品牌創建的重要價值,既為廣西各個少數民族文化追根溯源,突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也為廣西民族文化品牌創建提供理論支撐,促進民族文化品牌的發展和創新。
[關鍵詞]民族文化;少數民族文獻;品牌創建
少數民族文獻是一朵光彩奪目的奇葩,是各少數民族人民對生產、生活、民風民俗、宗教信仰的經驗總結,是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少數民族文獻反映的就是各少數民族本身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
一、廣西的少數民族文化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方,有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個世居民族,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方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共同勞動、共同斗爭,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創造了廣西燦爛多姿、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壯族的銅鼓、花山崖壁畫早已聞名中外,各民族的民歌亦享譽海內外。此外,包括壯族服飾、織錦、刺繡、陶瓷、竹編和芒編在內的各色傳統手工技藝品,以及具有民族特點的壯族干欄式建筑、侗族風雨橋、鼓樓等各式民族建筑,瑤、苗、壯等民族醫藥,以及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戲曲、音
樂、舞蹈、民俗等等,都是廣西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
二、廣西的少數民族文獻
廣西少數民族文獻是廣西這一特定區域內民族、民間、民俗、歷史和現代資料的總和,反映區域內宗教信仰、道德觀念、民間習俗、民間文學、語言文字以及人們生產生活行為方式等一切有關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內容。具有較強地域性、民族性,內容十分廣泛,主要有歷史文獻類:民族史《壯族通史》《壯泰民族傳統文化比較研究》、家譜《廣西陸氏族譜》《廣西岑氏族譜》、地方史《當代廣西簡史》《廣西地方古籍整理研究叢書》《廣西少數民族古籍叢書》、歷史事件《桂林血戰實錄》《太平天國史》、歷史人物資料《太平天國人物》等;宗教經典類:《廣西左江流域巖畫考察與研究》《廣西左江巖畫》《廣西回教》《麼經》;道德文獻類:《牟子叢殘》《布洛陀經詩譯注》《壯族倫理道德長詩傳揚歌譯注》;文學文獻類:在少數民族文獻中占比較重,數量多、篇幅大、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語言生動,如《廣西民間文學作品精選》總體敘述和精選廣西各民族民間文學作品,
也有單獨敘述某個民族的文學作品《壯族民間文學概觀》,詳細的分類有長篇敘事詩《百鳥衣》《尋找太陽的母親》、故事《壯族民間故事集》、神話傳說《桂林的傳說》《南寧的傳說》《嶺南神話解讀》、山歌民歌《中國歌謠集成·廣西卷》《壯族古籍集
成·情歌》《民間詩律》、音樂《古韻通說》《廣西戲曲音樂簡論》《歌海》、寓言《京族文學史》等等。
三、 廣西少數民族文獻在民族文化品牌創建中的價值
廣西可創建的民族文化品牌不計其數,典型的有歌謠文化、花山崖壁畫、銅鼓文化,且壯族歌圩、壯族三聲部民歌、壯族銅鼓習俗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是世界文化遺產,是從廣西走出去的民族文化品牌。廣西目前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的還有布洛陀、劉三姐歌謠、侗族大歌、京族哈節、瑤族盤王節、壯族螞節、粵劇、邕劇等49項,除此之外,還有一批區級、市級、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都是經過深入普查、調研、研究等收集和整理出來的極具代表性、典型性的特色民族文化,均可作為文化品牌來創建和打造。
廣西少數民族文獻記錄了各民族特有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對民族文化品牌的創建具有重要價值。
(一)提供民族文化追根溯源的依據
少數民族文獻很大一部分是歷史文獻,如《廣西通史》《壯族通史》《廣西民族大全》等,這些民族史的研究涉及民族起源、民族遷徙、民族分化和融合等許許多多的內容。眾多的廣西少數民族史料文獻為廣西各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追根溯源和品牌創建提供依據。《壯族通史》全面、系統地論述從遠古時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壯族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各個歷史時期壯族及其先民的人口、分布、經濟、政治、社會生活與其他民族的關系、文學藝術、宗教、教育等基本特點?!稄V西民族大全》介紹了黨的民族政策,廣西各民族的社會情況,包括民族簡介、民族稱謂、民族族源與遷徙,政治制度和社會組織、經濟、歷史人物與事件、語言、文字、教育、體育、醫藥、文學藝術等等。少數民族歷史文獻往往都記述了民族的綜合情況,為民族文化的歷史溯源提供依據。
(二)提供獲取各種民族文化資源的途徑
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很多都記錄在少數民族文獻中,包括民族文化的起源、演變、文化交流、民族文學、音樂、舞蹈、建筑、繪畫、雕塑等等。廣西少數民族文獻中關于這方面的文獻資源最豐富,語言文字類《廣西通志·漢語方言志》《壯語基本知識》;文學類《廣西壯族文學》《壯族文學史》《仫佬族文學史》《京族文學史》等;藝術類《廣西各族民間文藝研究叢書》《密洛陀古歌》《瑰麗的壯歌》《彩調藝術研究》等,對各類少數民族文獻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各種各樣的傳統文化資源。歌圩俗稱歌會、歌節,是壯族文化中古老并具有獨特民俗表征意味的文化符號,凡是壯族較大的聚居區,一般都有歌圩。文獻記載可追溯到周代、春秋戰國時期,實際存在可能更早。唐宋以來,有關歌圩的文獻記載源源不絕,比如唐代段成式的《酋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上篇里面關于《葉限》的故事即有“趕洞節”的記載。宋人周去非的《嶺外代答》里有“交趾俗,上巳日,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馳(繡球)男女目成,則女受馳而男婚已定”。明代鄺露的《赤雅》中關于“浪花歌”的描述亦常常為后人所引用:“峒女于春秋時,布花果笙簫于名山,五絲刺同心結,百紐鴛鴦囊,選峒中女之少好者伴峒之女,名曰天姬隊,余則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涸,歌唱為樂。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則唱和竟日,解衣結帶相贈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三月三歌為浪花歌。”①通過民族文獻的有關記載,可了解到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追溯民族文化的歷史淵源。
(三)為民族文化品牌創建提供理論支撐
廣西各地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歌和舞蹈,桂西南壯族的民族服飾,以竹木結構為主體的“干欄”式傳統建筑,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等等,這些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都還沒有被充分開發,目前整個廣西對民族文化的開發層次比較淺,程度相當低。早期的民族文獻大都是描述性記載,研究型的文獻比較少,隨著經濟和文化產業的發展,研究型的民族文獻不斷地豐富和更新,比如綜合性研究綜述《廣西文化發展新探索》,包含有文化綜合研究、專業學科實踐、農村文化建設、文博圖書發展、民族文化傳承、對外文化交流、和諧文化構建等內容?!渡贁得褡鍌鹘y文化與現代化》從不同層面和角度進行實地田野作業,把握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和變遷特點,探討促進少數民族現代化發展的新思路和可行途徑。單一型的民族文化研究文獻《花山文化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對以寧明縣花山巖畫為代表的花山文化進行考察、分析和闡釋,提出開發和利用的思路。主要內容有左江流域文化考察和研究,左江及花山巖畫的文化關系、文化意蘊、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旅游價值,以及藝術特點、風格特征、目的功用,打造花山文化品牌的方法和措施,加強花山文化保護和實現文化產業開發的設想等等。不管是綜合性的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文獻,還是單一性的某典型性的文化研究文獻,都對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品牌的創建提供極大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
(四)為民族文化品牌研究提供專業性參考
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獨具地域性、民族性,歷代文人學者對典型性、突出性的民族文化頗有研究,例如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類《百鳥衣》《桂林山水的傳說》《毛南族神話研究》,廣西最具特色的劉三姐文化研究《劉三姐叢書》《劉三姐文化品牌研究》,廣西的歌圩文化《壯族歌圩研究》《黑衣壯之歌》《嘹歌飛揚》,歷史人物研究《莫一大王》《太平天國人物》《歌王傳》?!秳⑷阄幕放蒲芯俊芬粫鴥热葚S富,包括建設劉三姐文化品牌的意義;劉三姐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民族因素、宗教影響、基本特征;劉三姐文化形象的定位、內涵、作用,劉三姐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劉三姐文化品牌的形成、價值與開發利用,劉三姐文化品牌與縣域經濟及旅游業的發展;劉三姐文化與廣西文學藝術的繁榮等,并提出以發展廣西先進文化為動力,開發利用和保護好劉三姐文化品牌??梢娔骋粋€突出性的民族文化研究文獻,對民族文化品牌的創建具有重大的價值意義,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
廣西少數民族地方文獻在民族文化品牌創建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通過認真研讀和分析少數民族文獻,往往能夠從中了解到民族文化的歷史淵源、基本特征和表現形態,不僅能夠為民族文化品牌創建提供深厚的理論支撐,而且極大地促進民族文化品牌的發展和創新。
參考文獻:
[1] 蘇志剛,梁肇佐編著.壯族歌圩調查研究[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4.
[2] 廣西大百科全書編撰委員會編.廣西大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