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姬德強
【摘 要】動畫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國產動畫電影遭受外來動畫作品的強大沖擊,在很長時間內一直萎靡不振。如何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積淀又能有效地借鑒國外動畫制作經驗和技術,是維護國產動畫產業不被外來資本和文化蠶食的關鍵?!洞篝~海棠》是一部源引于中國古典精粹,由新時代青年主導制作的奇幻電影。本文在分析該部電影的時代創作特色、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時,也為未來國產動畫發展趨勢在觀念和素材上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國產動畫;動畫電影;民族文化;大魚海棠
中圖分類號:J9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11-02
2016年7月,《大魚海棠》在全國熱映,上映不到3天,票房已經逼近2億元。[1]該片講述了居住在“神之圍樓”里一個掌管海棠花的女孩椿,為了報答一個人類男孩為搭救自己葬身海底的恩情,歷經險阻和違背族規,將承載著此男孩靈魂的小魚養大,并助其回歸人間的奇幻故事。
我國國產動畫電影在經歷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矚目的輝煌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凋敝不前、頹靡不振;伴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國內緊鑼密鼓地開展市場轉軌、社會轉型和技術革新,國門的打開在引入國外新鮮文化元素的同時,也給自身動畫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也許挑戰燃起了國內動畫電影人的斗志,從《魁拔》系列、《秦時明月》系列及《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小門神》到今天的《大魚海棠》,國產動畫片的邁步與跨越有目共睹;《大魚》從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國產動畫長期以來囤于動畫技法和硬件等因素,在跳出動畫受眾群體長期潛在局限的同時,也探尋了本國傳統文化內涵和精粹。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血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本文從時代創作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兩個維度,剖析《大魚海棠》這部歷時12年之久的動畫作品在中國動畫電影史上所帶來的傳統文化精神回歸。
一、《大魚海棠》的時代創作特色
(一)“后喻文化”中的青年創業作品
青年創業和動畫電影,看似相距甚遠的二者卻在《大魚海棠》這部作品中得到了最大的體現,這種創新創意舉動是對新時代國家就業方針政策的積極回應,也是“后喻文化”在社會發展新階段的深刻體現?!扒迦A學子退學”“歷時12年”“夢想”等關鍵詞在電影未播前就印入大眾腦中。
此外,如果說國產動畫電影在過往的三十多年中一直在傳統文藝生產線中打磨,那么《大魚》可算是“后喻文化”時代氛圍中附著“參與”“反哺”主題詞的新時代序曲。我國動畫電影的足跡應追溯到1941年萬氏兄弟創作的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在那個物資和技術還較為匱乏的年代,憑借著工匠精神和傳統精粹的挖掘,竟開鑿出《大鬧天宮》《山水情》《牧笛》《九色鹿》等迄今也無法逾越的國產動畫巨擘之作。但從上世紀90年代始,大環境變了,動畫行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動畫行業面向市場轉軌后,運營模式、技術裝備、社會角色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工藝和制作流程無法延續,觀眾群體也發生了變化,如今的“90后”“00后”在日韓系和歐美系動畫的熏陶中成長起來,國產動畫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了。在平臺集聚、內容奇缺的當代社會,能抓住廣大受眾心理需求且能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的內容無疑是市場波流中的吸睛產品,而《大魚海棠》顯然是符合這一特征的。
(二)“互聯網+”時代的眾籌之作
《大魚海棠》誕生于中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國內電影開始逐漸和互聯網接軌,從拍攝資金,到拍攝、制作、宣發等諸多環節都與網絡嵌套發展、密不可分?!洞篝~海棠》經歷了一次次投資跳票,2013年,團隊主創人員在國內頗具人氣的眾籌網“點名時間”上發起眾籌,短短45天里3596人出資,籌到大約158萬元。[2]4000人左右的眾籌可能對一部電影的制作是杯水車薪,但短時間內所聚集的人氣將《大魚》推向了“粉絲經濟”的快車道,眾籌所產生的群聚效應使更多人注意到這個作品,吸引到了光線影業的注意和高達3000多萬元的投資??梢哉f,沒有互聯網時代的眾籌創意,就沒有今天唯美風華的《大魚海棠》。
二、《大魚海棠》的民族文化特征
(一)《大魚海棠》的主題內涵
《大魚海棠》的故事靈感來源于《莊子·逍遙游》《山海經》《詩經》等;影片中,后土、祝融、赤松子等配角都來自中國古代神話。背景源自家喻戶曉的上古神話《女媧補天》,結合《山海經》《搜神記》,“蒼龍撕破天空”“海水從空中傾瀉涌下”“巨大的海棠樹長向天空,彌合裂縫”等傳統元素,共同打造出獨特的畫面意境。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石川肯定了《大魚海棠》的價值,認為它在技術、創意方面都有突破。“和《大圣歸來》還不太一樣,它的故事基本上是原創。向古代神話取材,雖然借鑒了宮崎駿的套路,但中國元素也運用得很好?!盵3]整部電影充滿了中國文化的元素,它實際上是指向中國哲學的深層內涵,有著極為自覺的文化意識。
(二)《大魚海棠》的造型和場景構建
《大魚海棠》中動畫場景的構建原型來自客家土樓——福建省永定縣的承啟樓和南靖縣田螺坑土樓群。傳說數百上千年前,客家人為自己的子孫后代鑄造了這樣一座“世外桃源”,后世生于斯、長于斯,[4]土樓本身的“神幻色彩”與影片中掌管萬物運行規律的“半神人世界”交相輝映。此外,中國紅、客家圍樓、水龍、麻將、唐裝、陶笛等諸多畫面元素都充滿了濃郁的中國風,90分鐘的電影可以從各種細節中感受傳統文化之美。人物的每個道具、動作和細節都體現了東方意境下古風古韻的生活場景。圍屋群居建筑是中華兒女團結互助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與影片展現的全村人齊心協力對抗洪水之災的內容遙相呼應,[5]這樣的設定不僅確立了影片內容與這種文化的吻合,同時也拉近了觀影者與這部動畫電影的距離。
(三)《大魚海棠》“信仰觀”的傳遞
導演梁旋曾言“《大魚》是一部能帶給少年愛和信仰的作品。”[6]“內重自然外輕”是該作品強調的一個重點。女主角椿矢志不移地要去拯救他人,這種堅定的信念是聽從了內心情感觀念的召喚,沒有被外界的主張、潮流、習慣與規矩所左右。正如同影片中爺爺的話“當所有的人都反對你做的事情的時候,你若認為你這樣做是對的,就應該堅持自已的想法。”這其實就是莊子所說的:“大人者,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舉世譽之而不加勸?!盵7]故事主角這種堅定不移的決心和行動力,也暗暗輝映了該影片創作過程中曠日長久的毅力和勇氣。
三、國產動畫電影的未來發展
文化,構成了民族共同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不同的藝術載體使得民族文化的延續得以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因為“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民族是立不起來的。”[8]國產動畫在很長時間里頹靡不前,精工雕琢的耐心毅力很大程度上讓位給了經濟效益快速增長的時代節奏,如今大多動畫還是傾向于模仿歐美的電子技藝和日本的“宅腐萌風潮”,如何在技術提高的同時也建構自身的文化定位逐漸成為了國產動畫電影發展的社會期待和需求。
首先,技術革新再迅猛,“內容為王”仍是影視發展的金規玉律。《大魚》中雖充斥著大量的中國符號及其隱喻,但內容深度和邏輯上還略顯不足,而且,影片中的湫、鼠婆、靈婆等人物形象設計帶有典型的日本動畫色彩,[9]配樂也是外包給日本團隊制作。以至于部分業內人士反映,《大魚海棠》畫風很美但劇情稍弱,影片立意的“中國風”只停留在美術審美層面。[10]國產動畫電影正處于技術和故事相融合的焦慮期,正如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所言,“技術是為內容服務的,我們當下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用目前相對成熟的技術來講感動人的故事?!?/p>
其次,打造全年齡層的動畫電影是未來國產動畫電影發展趨勢。打造全年齡段動畫作品并不是說情節和語言都非得呈現成人化的思想表達,反視宮崎駿所創作的影片《天空之城》《風之谷》等,之所以贏得了全世界男女老少一致好評和喜愛,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容創作和構建是圍繞對全球范圍內所認同的普視價值展開的,宮崎駿的動畫基本上很多都與“自然環境、人類和平、家庭友情”相關,像這樣帶有世界信仰和全人類價值觀取向的作品,自然獲得廣泛青睞。
最后,在“創意”“創新”口號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回溯歷史和弘揚探索民族文化精粹?!靶隆辈辉偈呛饬克囆g的標準,而衡量藝術的標準更傾向于藝術中有沒有“根”的體現。[11]《大魚海棠》是國產動畫電影在新時代向傳統文化皈依的前奏序章,期待有更多技術內容并重的影片在傳統文化中挖掘“根”的力量,讓中國動畫作品早日攀往世界影林的巔峰。
參考文獻:
[1]李君娜.《大魚海棠》遭遇兩極評價[N].解放日報,2016-07-11(5).
[2]陳琳.內容為王,營銷致勝—以《大魚海棠》為例淺談中國動畫的發展與未來[J].戲劇之家,2016,(9下):144-145.
[3]葛怡婷.“大魚”熱與國漫的機會[N].第一財經日報,2016-07-15(A13).
[4]郭瀟,李建濤.福建客家土樓的“神幻化”表現—《大魚海棠》“神之圍樓”動畫場景構建[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3):137-138.
[5]龐思雅.《大魚海棠》:關不住的中國特色動畫電影[N].中國藝術報,2016-07-15(4).
[6]李瓊.《大魚海棠》編劇&導演梁旋:打動人心的電影,愛與信仰的力量[EB\OL].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30900444.html,2016-07-08.
[7]胡曉明.《大魚海棠》的文類、隱喻與其他[N].文匯報,2016-07-24(6).
[8]新華網.文化自信——習近平提出的時代課題[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5/c_1119330939.htm,2016-08-5.
[9]邢千里.“大魚海棠”與當代藝術同病相憐[N].美術報,2016-07-30(3).
[10]樂琰,何天嬌.《大魚海棠》爭議中票房逼近5億[N].第一財經日報,2016-07-20(A07).
[11]周建國.《大圣歸來》看中國動畫中的文化回歸[J].電影文學,2016,(1):68-70.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王蕾,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傳播學專業博士,研究方向:理論傳播與歷史、新媒體與青年、網絡社會學、網絡公民參與等;
第二作者:姬德強,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傳播學專業博士,研究方向:傳播政治經濟學、反腐傳播、媒介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