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龍 王斌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為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加上探究其現代社會效用有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有利于國民素質的增強,所以相關人員對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研究力度日益增大,研究范圍也有所拓展。然而,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發展依舊面臨諸多阻礙,比如快節奏與慢節奏的沖突,而且發展前景也不容樂觀。所以怎樣在社會進步,時代變遷的今天,促使中國體育養生文化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確保其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成為相關研究的重難點。因此,為了促進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發展,本文從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產生背景及特征入手分析,并研究了它的現代社會效用。
關鍵詞: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現代社會效用
在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養生文化逐漸形成以自身修持實踐為基礎,涵蓋哲學、宗教等學科的文化體系。在現代社會,這個文化體系的內容包括鍛煉理論和方法兩部分。其中,鍛煉理論是綜合道家、儒家、佛家、武家以及醫家的理論而成的。具體來說,道家重視生命底層,致力于養生長壽研究;儒家提倡修身立命以及社會人格的完善;佛家比較重視意識深層次探究;而武術的功法主要用于挖掘人類潛力;中醫的氣功主要用于預防疾病,維持健康。正是因為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內容博大精深,不易實踐改革,所以相關人員還需在現代社會效益的研究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產生背景及特征
(一)產生背景
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背景可以分為文學藝術背景、宗教背景、科技背景、哲學背景等。其中文學藝術背景包括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被文學藝術形式直接表現出來的,第二種是指在養生鍛煉精神的影響下,文學藝術作品表現出的某種特征傾向。第一種類型的代表主要有王維、蘇軾等文人。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文以載道”一度成為備受推崇的文學主旨。而且在道家思想的影響、熏陶下,文人開始將藝術形式視為達到某種近似于道的藝術終極境界的手段。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的宗教情節并不強烈,宗教本身的地位也不算高,但縱觀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宗教是其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春秋戰國時期,養生文化得到較高程度的發展,而且養生主旨是理想化的。而如漢魏時期之后,各派宗教的創立者和引入者開始將某些修養方式引進宗教系統,并將其視為達到某個特定宗教理想的關鍵方法。在養生鍛煉的宗教色彩不斷加重的情況下,人們對神靈和教主的膜拜逐漸淡化,但修煉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有增無減。
(二)特征分析
其實,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特征是由其內涵和產生背景所決定的。具體來說,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實踐性、內傾性、人文性以及統一性。以實踐性為例,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之所以能經久不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具有實踐性特征。這是因為這種養生文化不僅重視理論系統的構建,還十分關注人問題的解決,而且懂得從實踐中發掘真理。而內傾性特點則是從養生文化的內求實踐體驗中衍生出來的。實際上,內傾性的產生受諸子百家思想的影響較多。儒家一直強調自省,比如“吾日三省吾身 ”,“盡其在我”等。而與儒家不同,道家和佛家更重視從心入手、心身結合等具體的自省方法。
二、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現代社會效用分析
(一)增強身體素質
從實際情況出發,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最重要且最被人們重視的社會效用為:能幫助各類人群增強身體素質。現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品質、身體健康等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備受人們青睞。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鍛煉方法不需要過多器材輔助,對鍛煉場所的要求較低,而且鍛煉強度、鍛煉時間等可根據個人習慣進行調整,還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傳統體育養生鍛煉能切實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能在極大程度上幫助人們維持身體健康,促使人們精力充沛。
(二)改變健康觀念
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地,在科學技術、社會變革等的影響下,這些都在極大程度上發生了變化。就生產力發展為例,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工作崗位的競爭越來越激勵,人們的精神也隨之緊張,家庭生活也趨于現代化。在此背景下,與身體健康相比,人們更重視身體和心理的雙方協調發展。從目前情況看,健康不是身體素質高,沒病沒痛,而是身體和心理兩方面協調統一的結果。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十分重視內外兼修,而這恰好符合現代人群對健康的需求。具體來說,內外兼修不僅包括身體上的體能鍛煉,還包括心理上的精氣神修煉。就心理上社會效用來說,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促使人們形成內在仁義觀,讓人們將其視為生活準則和評價標準,并借此達到調節精神、情感,協調、和諧發展的目的。
(三)激發生活情趣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家庭負擔也越來越重。如果人們不懂得調節情緒,不善于借助恰當方式緩解苦悶情緒,那么將在極大程度上加重空虛、寂寞感。由于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一大社會效用為激發生活情趣,所以現今應大力提倡并弘揚這一文化。而養生文化激發生活情趣的社會效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養生文化深受古典美學熏染,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有助于人們塑造和保持形體美,有利于人們維持鍛煉熱情。第二,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助于精氣神的和諧統一,有利于達到剛柔并濟的效果。
(四)培養競爭意識
在現代社會,競爭無處不在,而如何在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下,通過有效方式實現自我價值,達到個人目的成為現代人的一大難題。其實,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需要人們共同努力。雖然,公平競爭意識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人不可或缺的素質,但這一意識的培養現狀不容樂觀。實際上,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具有培養公平競爭意識的社會效用,而在很大程度上說,這是由養生文化的統一性決定的。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統一性主要表現在人與自然的統一,人與社會的統一以及自我身心的統一三方面,為了實現這些統一,不可避免的會經歷競爭,而競爭的過程不僅頑強意志的磨練過程,也是高尚道德的增強過程,更是公平競爭意識的培養過程。
三、結束語
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看出研究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現代社會效用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繼承和弘揚的具體體現,還有利于體質的增強,有助于“健康中國”的建設。另一方面,這能在極大程度上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健康養生觀念,還能激發人們的生活情趣,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只是,將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觀念根植于人們心中,促使他們將其落實在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綜合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相關經驗豐富的人員通力合作,還需要社會有關部門給予相應的支持與幫助。
參考文獻:
[1]趙文楠, 張美玲.論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J].西部體育研究2011(03).
[2]高旭.淺談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與健康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 7(3):220-221.
[3]田小培.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現代社會效用[J].山西青年,2016(17):66-66.
[4]張斌, 袁躍, 張慶武.論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現代社會效用[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5, 21(4):140-141.
[5]王鳳, 張斌.論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社會效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 16(9):113-115.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