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玲萍
初中美術課堂要以多樣化和選擇性的課程內容和選課方式滿足學生美術學習的需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初中美術課程改革的思路顯示已經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
溫家寶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做法非常好。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個人要成才,就要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創造思維。”“我們培養的學生將來不僅要有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用這種知識去解決世界上的問題。”“給孩子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這樣就慢慢使學生懂得自己去鉆研,自己去提高學習知識的本領。”“動手太重要了,同學們考試成績都不錯,但有一個缺陷就是動手能力比較差。要敢于動手,不要怕做錯,自己想辦法去完成,這就是培養創造能力。這比學書本知識更重要。”所以我認為高中的美術教學,要得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和創新。學習美術,就是一個綜合課的學習。
那么,初中美術科的綜合科的設置就十分必要,隨著科學迅猛發展,知識量急劇增加,單一的分科課程形態,不僅不能適應科學的迅猛發展,而且不利于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大多數教師習慣的初中美術課程是以單純的美術欣賞為特點的,這種認識會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影響對新的美術課程的認同。其實,以單純的美術欣賞為特點的初中美術課程只是一個特定的時期的產物,在初中美術課程發展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將欣賞和操作活動結合起來的。所以,新的初中美術課程設計,應該說是一種對完整性的恢復,里面包含了美術最主要的各學科知識。比如有繪畫、篆刻、雕塑、設計、國畫、電腦美術等等學科內容。這樣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學習新的初中美術課程,對我們也是一種很大的觸動,不僅要求自己要掌握其中的知識,還要能傳授給學生。要求用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來重新的組織和設計一趟美術課教學。在新的美術教學中,我嘗試把新的教學理念注入課堂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針對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教學效果,談談自己對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和體會。
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我在美術課中增設能體現人文教育的教學思想,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教學改革,關注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開設出兩個以上的模塊課程,比如繪畫、攝影、設計、工藝、電腦美術、美術鑒賞等模塊課程,涉及了幾個系列六個模塊。提供相應的課程,讓學生自己根據喜好來選擇不同的學習模塊,提高自身的能力。并在學習中導入其它學科的知識,把美術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即保持美術學科本身的特點,又增加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主動學習美術學科中不同領域知識以及體驗其它相鄰學科的互動,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這樣的選擇和學習,有助于融合學科界限,聯系知識的不同領域;完成學校教育的整體目的,而不止是各學科的各別目的;有助于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經驗和實際情況;有助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有助于學生在能動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自己求知的方法,提高思維能力;有助于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創造性的、促進性的合作性的教學;有助于學校教育中更好地處理當代社會問題的內容。
初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以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主,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推進學生對自我、社會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強調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提倡自主參與式實踐性學習,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精神,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藝術的本質、特性和文化內涵。那么教師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引導,提出問題,組織學生合作和參與學習活動。這樣以“活動為中心”跨多個學科進行綜合教學,從而提高知識的綜合實踐能力。“以活動為中心”的形式更為靈活多樣教學直觀化、具象化產生的效果更強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更濃厚,知識面也更豐富。
總之,初中美術課是學生進行實踐體驗的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確立課題、收集、整理、處理課題的信息資料、制定課題研究的目標、途徑與方法,聘請輔導老師,確定課題成果表達的形式等,具體進行包括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案例調查、專題討論、問題探究的體驗,有利于挖掘自身潛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從美術課中深入學習和理解造型語言,了解美術創作的過程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學會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的方法,陶冶情操,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學會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有關信息,認識美術活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促進思維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學會用美術的方式或結合其他方式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增強自我表達的意識,學會自我評價,學會評價他人美術學習的成果,架起與他人思想和情感溝通的橋梁,這樣也就提高了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九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