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永
摘 要: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物流行業的發展,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網上購物存在很多隱患,與傳統購物相比,消費者往往處于劣勢地位。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網上購物中主要存在的安全問題,然后著重探討了如何在網上購物中識別真假網站,并且選擇合適的網上支付方式,杜絕上當受騙。
關鍵詞:消費者;網上購物;安全問題
1 前言
網上購物就是利用互聯網直接聯系商家,通過在線支付費用或貨到付款等方式來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務。網上購物可以幫助消費者足不出戶,在家實現“逛街、購物”,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消費者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和了解所需商品的各種信息,購買后直接在家收貨,無需自身親臨現場,省時省力。對于商家而言,網上購物平臺的構建,避免了傳統商店租金的投入,而且不受經營規模和場地的限制,提高了商家的經營效益和競爭力。因此,網上購物的興起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商家而言,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和商家的青睞。
2 消費者網上購物的安全問題分析
安全是相對的,風險是絕對的,隨著網上購物的日趨頻繁,消費者只有提高網上購物的安全意識,對網上信息的真假進行有效識別,并且選擇合適的網上支付方式,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2.1 如何識別真假網站,確保交易平臺的安全性
假網站也叫釣魚網站,主要通過模仿或克隆真網站來欺騙消費者,從而盜取消費者的帳號、密碼或個人信息等。想要對真假網站進行有效識別,首先需要了解假網站常用的欺騙手段:(1)URL地址欺騙。通過構建虛假的URL地址給消費者造成錯覺,讓消費者以為正在訪問正規的網站,比如在網頁上看到某網站的圖標,點擊后,鏈接的卻是另外的網址。(2)URL地址仿冒。通過使用和真網站相近的域名,來對消費者進行誤導,比如www.95599.cn(中國農業銀行)和www.95569.cn(釣魚網站),又如www.bank-of-china.com(中國銀行)和www.bank-off-china.com(釣魚網站)。真假網站在外觀上相差無幾,網址往往只有1-2個字母的區別,那作為消費者而言,如何做到對真假網站進行識別呢?首先,消費者在進行網上購物時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要盡量避免直接通過鏈接對網上購物平臺進行訪問,如果需要訪問某個網上購物平臺,可以使用瀏覽器搜索,點擊已經認證過的網頁,避免訪問推廣的網頁,或者消費者可以直接輸入正確的網址進行直接訪問。而通過點擊郵件、qq或網頁腳本中的鏈接進行直接訪問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2.2 應用數字簽名,確保交易信息的安全
每筆網上購物的交易都會涉及一些敏感信息,比如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銀行帳號、支付寶帳號、微信帳號和密碼等,所以需要應用數字簽名來確保網上購物交易信息的安全。數字簽名技術可以保證交易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認性,而且目前已經廣泛被應用于電子商務中。在網上交易的過程中,數字證書可以幫助消費者實現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數字證書是由消費者和商家共同信任的第三方權威機構發行,采用的是公開密鑰的方式。比如,消費者在進行網上消費后,最終想通過網銀的方式來付款,就可以通過銀行頒發的數字證書進行身份認證,儲存在其中的個人信息不能導出或復制,并且具有密保的功能,一旦輸入的錯誤密碼超過規定次數,網銀自動鎖死,確保了交易信息的安全性。
2.3 支付工具的合理應用,確保在線支付的安全性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科技的進步,消費者在進行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可供選擇的在線支付工具越來越多,目前比較常見的是電子現金、網銀、支付寶和微信在線支付等。比如電子現金,許多網站都有推出,主要是通過消費者注冊登錄帳號的形式來實現聯機互動,消費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往注冊帳號中充值費用,在需要消費時,直接扣除相應的電子現金即可。電子現金比較常見于金額小、頻率高的消費,消費者使用時比較靈活方便,結算時不用再通過其他支付方式來進行付費,缺點也比較明顯,電子現金僅限于特定的網站使用,流通性差,兌現比較麻煩。而網銀在線支付,是在聯網的環境下,通過瀏覽器的方式實現消費或結算費用,這種在線支付方式比較常見,而且比較方便,只要電腦可以上網,即可在家實現消費、購物等,其缺點就是對消費者的電腦操作要求比較高,在使用網銀之前需要安裝安全證書,在線支付時也需要在電腦上插入網銀盾。
盡管當前在線支付和網上購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還是有許多消費者在進行網上購物時選擇貨到付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擔心網上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二是擔心商家的信譽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目前比較常見的是通過帳號+密碼、數字證書、生理特征等方式來解決,由于電腦病毒、釣魚網站充斥于網絡中,僅僅單靠帳號+密碼的方式已經不能有效保障消費者網上購物的安全,而通過生理特征認證的方式(如眼角膜認證、指紋認證)成本太高,所以目前主要是通過數字認證的方式來確定消費者網上支付的安全。針對第二個問題,主要源于消費者和商家雙方的不信任,買方擔心付款后收不到貨,賣方擔心發貨后收不到錢,為了解決網上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問題,第三方支付平臺應運而生,比如支付寶、財付通等。消費者在進行網上購物時,可以先把費用支付給第三方支付平臺,在確定收到貨物后第三方支付平臺再把費用轉給商家,從而有效解決了消費者和商家雙方之間不信任的問題。
3 結語
隨著消費者購物方式的轉變和在線支付技術的發展,建立健全一個既安全又方便的網上購物環境,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共識。本文主要是結合筆者在網上購物過程中的體驗來進行的分析,而且隨著第三方支付平臺和手機網絡的發展,消費者只要妥善運用上文的方式進行網上購物,其自身的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都可以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充分享受到科技進步給生活帶來的便捷。
參考文獻
[1]魏娟.淺談網購的網絡安全問題[J].商,2012,(16):149.
[2]徐丹.淺談網上支付的安全性[J].電子世界,2012,(23):131-132.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2014級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