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沙沙
摘 要: 90后的孩子們都已經悄悄長大,目前,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都是90后,最小的90后也16歲了,而最大的90后已經26歲了,所以說90后是孩子也是大人。基于國家政策和時代的進步,90后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所以他們的心理特點和以往的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是有一定差別的。為了更好地教育和培養90后的高校生,分析和研究透徹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不單單是為了學校更好地管理90后大學生,更重要的是以人為中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好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高校,與90后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高校輔導員了,所以,基于高校輔導員視角下的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分析和研究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研究
一、90后大學生的心理不夠成熟
一般來說,大學的教師和輔導員都要比90后的孩子們年長許多,又基于教師如父母的天性,在他們眼里,90后大學生就是孩子,所以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90后大學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高校輔導員所指出來的90后大學生心理還不夠成熟是有原因的。在大學,還有一大部分學生喜歡攀比,他們會跟同宿舍的舍友攀比使用的手機、電腦的品牌、價格等,還會和其他同學攀比所穿的衣服、鞋子等服飾,更直接的還有攀比生活費等現象。這種心理特點在初中、高中生等年齡較小的學生和孩子們身上出現的比較多,但是對于90后來的大學生來說,他們一直都表現的不夠成熟,沒有從稚嫩的階段脫離出來,所以這種幼稚、虛榮、不成熟的心理特征表現的也十分明顯。
輔導員作為學生在高校學習的過程中最親近的人,對于學生而言,輔導員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輔導員的在學生身邊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話,都反映出輔導員的脾氣、秉性、品質特征,對學生有很大的感染力。所以說輔導員應該改善自身知識結構,增強人格修養,樹表率之風引導學生。根據人格發展理論,“90 后”的大學生大都二十歲左右,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發展上都正趨于成熟,大學時期也就是他們最后成型的至關重要時期,因此,輔導員要從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從每一件小事上讓“90后”大學生受到良好品質的感染,為學生起一個表率作用。輔導員平時的工作范圍很廣并且與大學生息息相關,比如說,班級里的班干、優秀學生、優秀團員、黨員等等的選拔,還有院校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及貧困生助學金的發放等等。輔導員必須在每一件事的處理上都體現出良好秉性,要做到大愛而無私,一心為公,對學生不可分三教九流,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尊重輔導員,也就愿意學習輔導員工作中所體現出的品質。
二、90后大學生比較叛逆
作為計劃生育的一代,“90后”大學生似乎更假的叛逆,在學校里往往將學校將老師視為權威的象征,與此同時為了表現出他們的叛逆,他們就會去挑戰這些權威,上課經常性的遲到早退甚至曠課,與學校出臺的政策公然唱反調,這些都是他們叛逆的表現。其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90后進入大學,相對其他階段來說,他們獲得了自由,沒有高中生每天上十幾節課的壓力,沒有老師嚴厲的管教,同時也脫離了父母的束縛,這時候他們叛逆的心理可以得到適當釋放了。90后的叛逆心理主要還是來源于家庭環境,遠的不說,就拿上一輩的人們來和他們對比,20歲,已經是家里的頂梁柱,是大人了,而現在的90后,在家依然還是皇帝、公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們不用去考慮家里的生計,不用考慮要照顧弟弟妹妹,家里有老人的,更是寵愛90后的孩子,這樣一來,長輩對90后管的也比較多,他們會考慮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所以,對孩子們的要求也比較多,他們經常會告訴孩子們,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導致孩子們叛逆的心理越來越明顯,而到了大學,這些條條框框明顯減少了,他們會把叛逆的心理毫無隱藏地表現出來,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叛逆。
三、90后大學生心理比較矛盾
(一)“90后”大學生希望成材,卻難以明確生活、學習目標
“90后”的大學生相比于其他年齡段的大學生而言更加有信心,更加渴望能夠在社會上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是對比“90后”大學生在學校里的學習生活中,卻又與他們渴望成材的目標不相一致。比如說,經歷過高考大軍的洗禮之后,他們往往對自己開始放縱,主要表現在: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漠不關心,經常性的遲到早退,甚至一學期下來不知道自己任課教師的姓名。另外,經常性的外出呼朋喚友吃飯、喝酒、唱歌,甚至徹夜不歸。
(二)“90后”大學生成熟卻又幼稚,自信卻又自卑
作為在信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的大學生,“90后”的大學生一般而言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都能夠熟練運用,他們經常性的出沒出網絡上的各種貼吧、論壇,每一天他們都能夠從網絡之上獲得大量的信息,這就使得“90后”大學生往往對身邊的事情有他們自己獨到的見解。由于網絡社會的渲染使得他們足以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社會中人,但是,從實際出發“90后”大學生卻還沒有真正的進入社會,他們的思維、意識形態還沒有完全的成型,非常容易受到身邊事情的左右,而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選擇。正如上文所言,“90后”大學生往往比較自信,然而一旦受到挫折,他們經常會夸大問題的嚴重性,認為永遠不可解決。
四、結語
90后大學生正處于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同時也是心理狀況最復雜的時候,是剛剛脫去稚氣,向成熟過度的階段,這時候的心理特點復雜多變,高校輔導員是接觸他們最多的人,這時候,輔導員對他們的幫助很大,但是,最主要的是90后大學生自己把握好自己心理特點。這個時候應該多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多去實踐,多聽取家長和老師的意見,畢竟90后大學生的閱歷還不是很豐富。90后大學生既是獨立的,又是有所依靠的,當他們遇到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想到逃避,想到讓父母和老師來解決,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90后大學生有一個流行詞叫做“糾結”,他們確實是“糾結”矛盾的,這就需要把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清楚,這樣一來,他們自己可以看清自己的問題所在,家長和老師也可以幫助他們去解決問題,幫助他們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王玲.淺談90后大學生的特點[D].山東大學2012:3
[2李麗.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解析與對策[J].山東教育雜志2013:23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