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
摘 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精益化管理逐漸應用于企業管理中,作為一種現代化的管理組織方式,實行精益化管理可以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實現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針對企業改革中的精益化管理進行分析和闡述,希望能給我國企業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企業 改革 精益化管理 意義 實施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5(c)-105-02
新時期下,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實現一體化,企業在管理以及生產中也在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革,如何正確認識自身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且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以及服務水平,進而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是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精益化管理的主要特點是促進企業重新思考價值,并且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理論,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謀求更好的發展與生存。
1 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內涵
精益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其中的“精”主要是指精心篩選、提煉去粗,找到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最佳方案,其中“益”主要是指效益為本、精益求精,注重企業的長期效益。精益化管理的本質就是以最小的資金獲取最大的產出,并且以合理的價格以及較低的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為用戶提供滿足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 實行精益化管理的積極意義
2.1 有助于用戶滿意最大化
新時期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發展宗旨也逐漸轉變為實現用戶滿意最大化。精益化管理就是以用戶需求為立足點,并綜合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對產品訂貨、制造以及設計的每個環節開展有效分析,遵循不出廢品、不等待、不倒流、不迂回以及不間斷的原則,創造用戶驅動價值,為用戶提供滿意的產品和服務。
2.2 有利于控制企業成本
精益化管理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企業發展以及生存的核心是賺取利潤,如果企業利潤豐厚,可以體現出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而控制企業成本是確保企業實現既定利潤的基礎和保障。精益化管理可以為企業提供一套實用而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和理念,其控制企業成本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合理控制企業產出,提高企業銷售量;第二,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在新時期下,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想提高銷售量十分困難,因此,只有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式實現利潤的增加,而精益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業成本。
2.3 擴大企業競爭優勢
新時期下,企業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與生存,需要不斷擴大自身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而精益化管理可以帶給企業活力,幫助企業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效率,同時,隨著企業服務水平以及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精益化管理還可以幫助企業滿足用戶需求,進而提供給企業更強的發展動力。
2.4 展示企業優秀文化
精益化管理不僅是一種管理模式,同時也是一種企業文化,體現了企業在管理和生產中的員工準則和企業要求,不僅對員工的個性專長提出要求,同時也對企業內部的團結協作提出要求。
3 實行精益化管理的相關措施
3.1 加強人才團隊建設
精益化管理的重心是以人為本,其管理理念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以及企業即人,因此,要想確保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實施,企業一定要充分重視技能人才、技術人才以及管理人才的建設,確保人才建設符合時代要求以及企業發展要求,具體要求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人才要具備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和思想;第二,人才要具備責任意識以及成本意識;第三,企業領導者要給予人才建設以充分重視,并且對人才加強培訓和教育;第四,企業要結合自身特點,不斷修訂和完善人員管理制度,保證制度的合理性以及規范性;第五,實時總結管理經驗,并且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調整和反思。
3.2 以市場為立足點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經營以及生產要以市場為立足點,提供給用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同時,企業的生產和服務只有滿足用戶的舒適化、審美化、個性化以及多樣化需求,才能促使企業更好的發展。因此,精益化管理一定要以用戶為立足點,將用戶需求作為管理的關鍵組成部分。精益化管理更加注重需求一種穩定以及長期的合作管理,并且重視長期利益,甚至可以為了長期利益而犧牲短期利益。企業的市場營銷部門要深入到市場中開展調研工作,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并將用戶的需求反饋到服務、生產以及設計等環節中,遵循用戶第一的理念。市場研究和調查是企業開展精益化管理的起點,通過為用戶提供滿意服務而優化企業形象,進而為企業贏得口碑和社會信譽。
3.3 打造企業精益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獲得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內在驅動力,其強調在管理中的道德規范、價值觀念以及行為準則,是自身區別與其他企業的一種標識,是企業潛在的發展動力。由于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也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體現在企業的精神面貌和行業追求上。因此,企業在開展精益化管理的過程中,要注重打造企業精益文化,從客戶管理、工作流程以及企業設計等方面充分貫徹管理理念。同時,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密不可分,企業形象是企業在社會公眾以及用戶心中的印象,屬于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珍貴的資產。因此,企業注重從企業文化中提煉精益文化,優化管理以及業務流程,降低企業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組織效率,進而強化企業在行業的競爭力。精益文化作為現代化的企業文化,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樹立正面的社會形象,同時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4 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企業的管理與生產具有無效和有效之分,在精益化管理理念下,只有具有附加價值以及增加價值的管理與生產才是有效的,而除此之外的管理與生產是一種資源浪費行為。以精益化管理為指導對企業管理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企業在管理中存在的浪費行為,例如工作流程不合理、資產閑置、超量生產以及人員過多等。而精益化管理的目的是杜絕浪費和無效生產行為的出現。因此,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一定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防止浪費和無效生產行為,將精益化管理貫徹到具體管理和生產中。
3.5 推行準時化生產
新時期下,精益生產是一種流行、科學以及先進的管理模式,也是企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精益生產是將以往的推動生產模式轉變為拉動生產模式,是在用戶下單以及購買后而開始生產的行為。準時化生產可以加快資金回收速度、降低企業庫存量,對于傳統制造型企業,通過準時化生產模式能夠確保企業的資金健康,進而降低企業的管理以及生產風險。
3.6 控制企業成本費用
企業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成本指標,并關注指標的動態變化情況,對其變化原因進行認真分析和總結,制定指標改進方案。同時,企業還要科學使用資金,加強對預算的審批和對資金的控制,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企業要充分發揮預算的作用,并通過預算加強對管理成本的控制力度,降低企業管理費用。
3.7 加快網絡化建設
科學管理是精益化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科學管理包含了很多種管理方法和理念,而網絡技術也是科學管理的重要內容。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可以賦予企業管理以全新的模式和內容,進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及管理水平。因此,企業要以精益化管理為基礎,加快網絡化建設,形成高效、快速以及互動的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和效率,進而起到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用戶需求逐漸呈現多樣化,而行業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以往的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在企業改革中,一定要將建立集團、聯合兼并以及轉機建制為改革契機,將精益化管理全面貫徹于企業的管理以及生產活動中,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持續、健康以及全方位地實行精益化管理,并在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趙薇,沈映泉,楊莉.SAP在電力企業精益化管理中的研究與應用[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4(10).
[2] 林波.精益化管理在超高壓輸電企業的應用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07).
[3] 成少環,潘世成.精益化管理在供電企業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06).
[4] 黃高超.有關我國電力企業精益化管理推進的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分析[J].低碳世界,2016(36).
[5] 何瑞.如何下好預算“一盤棋”——對電網經營企業實施預算精益化管理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1(36).
[6] 趙培誠,黃華,郭勇,等.電網企業調度綜合業務精益化管理的思路和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