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宣翔 鄧智穎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化時代也在慢慢到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然而互聯網引發的一系列經濟革命也在逐步形成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互聯網經濟的深入已經很大程度上對我們的經濟生活產生了影響,無論是各個企業還是個體經濟的發展,無一不重視互聯網對自身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從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現狀出發,總結分析了當前我國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并且對互聯網經濟這個發展的大趨勢在未來的生存發展中應該如何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經濟 發展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b)-017-02
互聯網經濟是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的產物。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是世界性的,在促進和發展世界貿易的同時還使得全球資產得以整合,使世界經濟的發展在互聯網的大潮中逐漸興盛。隨著近幾年我國互聯網信息的快速發展,對于一些項目例如傳統的實體項目也在逐步往互聯網方向發展。傳統行業互聯網化,傳統經濟信息化已經成為現如今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由此看來,互聯網經濟正在成為新的經濟發展目標。我們要善用互聯網思維來看待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用互聯網經濟全球化眼光布局互聯網經濟來看待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進而創造信息時代的經濟社會新動力。
1 互聯網經濟的內涵
1.1 什么是互聯網經濟
互聯網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出現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是以信息與網絡產業為主導產業、以信息與知識為主導資源的經濟形態,是以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為基礎、以各種計算機網絡為平臺所進行的各種經濟活動及其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各種經濟關系的總和。在網絡經濟形態下,網絡成為企業價值鏈上各環節的主要媒介和實現場所。其具體表現為經濟主體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經濟活動,以及金融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等主體的經濟行為,都越來越多地依賴信息網絡,不僅要從網絡上獲取大量經濟信息,依靠網絡進行預測和決策,而且許多交易行為直接在信息網絡上進行。
1.2 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的關系
傳統經濟與互聯網經濟在經濟市場當中都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傳統經濟也在逐步進行轉型,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傳統經濟其實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基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傳統經濟的支持和鋪墊,而互聯網經濟則是傳統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多樣化,正是由于互聯網經濟的多樣化和時代性,才使得傳統經濟在信息時代的浪潮里及時把握住機會,我們不能把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獨立開來,兩者是相結合發展的,互聯網經濟絕不是虛擬經濟,傳統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基礎。任何經濟的發展都不會脫離傳統經濟而存在。
2 我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
互聯網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飛快發展為我國經濟的增長謀取了一個成長的機會,也為我國社會經濟的整合提供了一個信息全面性、科學有效性的平臺,與此同時,互聯網經濟平臺的發展也為社會經濟提供了一個高效的信息運作發展工具,這也充分展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然而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相對比較慢,但發展勢頭迅猛,己成為經濟增長的亮點。從長遠的目標來看,我國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現在呈現出了以下趨勢。
2.1 電子商務增長迅速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市場上的產物在全國零售業發展的形勢下發展速度十分緩慢,唯獨只有互聯網平臺電子商務的各項業務出現了快速運轉。電子商務的迅速增長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各項互聯網經濟業務的進步和創新。中國電子商務之所以高速增長,主要是由于我國的消費者對互聯網平臺的信任和接受程度再慢慢提高。在我國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崛起,絕大多數的傳統企業也在邁向互聯網經濟層面。一方面是傳統的市場經濟產物和銷售渠道逐漸從傳統的市場銷售模式轉移到電子商務平臺,擴大了銷售渠道和銷售群體;另一方面,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優化,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發展的速度逐漸加快,我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相關政策和市場法規也在逐漸完善。
2.2 互聯網金融發展空間
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經濟領域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運用和發展使得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也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會在未來得到飛速的發展與進步。正是由于互聯網經濟與計算機技術的大范圍普及逐漸參與到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當中,那么互聯網經濟當中的互聯網金融消費平臺也在慢慢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接受。就目前來看我國的互聯網經濟行為包括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使用支付,已經成為了我國絕大多數人們日常行為消費和理財的重要一部分。目前我國很多的實體企業都抓住了消費者使用互聯網的心理,來擴大自己的產品銷售業務量。實現傳統經濟網絡化的轉型,這種方式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而互聯網金融板塊也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逐漸完善,其中互聯網金融支付版塊對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支付系統的便捷促進了互聯網交易,推動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發展與進步。
2.3 互聯網搜索引擎的日趨活躍
近幾年,我國的互聯網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要跟得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就要求我們進一步了解與互聯網經濟層面的知識提高對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整體認識,尤其是互聯網經濟發展板塊,要加強研究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應用。目前,互聯網上的搜索引擎已達數百家,搜索引擎這一應用已經逐漸成為各個商家和企業所認可的網站推廣手段,同樣也是作為一個企業進行網絡營銷服務的重要方面;搜索引擎營銷最活躍的群體莫過于中小企業的老板,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進步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搜索引擎這一營銷策略。著眼于未來,這一技術將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 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對策研究
3.1 加強政府的引導功能和部門間協調
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起步雖然較晚,但在最近幾年發展的速度之快讓人難以想象的。要發展好我國的互聯網經濟,就必須對整個互聯網經濟市場做好相關的引導作用。要加強政府或者相關部門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制定統一的法律法規,努力為我國的互聯網發展創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因此,加強政府或者相關部門的引導功能,與目前的經濟形勢相結合,研究和制訂出一套相關的政策和互聯網平臺運行標準,同時還要完善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化建設,努力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信息服務平臺政府部門要努力強化我國公共信息共享和信息資源的安全建設意識。
3.2 多元化加大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我國互聯網技術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定要堅持多元化發展的方向。要懂得創新互聯網平臺在批判的繼承傳統的經濟模式之上打破網絡信息化的壟斷、鼓勵多元化發展,從一定方面和程度上降低平臺使用費用,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戰略上多元化發展,努力將自身發展起步晚的弊端打破,實現與世界互聯網技術相融合的快速發展。同時在發展互聯網經濟的同時還要加快電子支付體系的建設從而實現真正的互聯網經濟時代快速成長帶動網絡經濟的崛起。
3.3 以電子商務和網絡應用為重點推動網絡經濟發展
鼓勵大中型企業建立與生產流程、市場營銷、研究開發、售后服務、管理決策緊密結合的互聯網,開展政府對企業(G2B)的電子商務業務,在網上實行政府采購、國家投資項目招投標和進出口管理等業務。同時,加速發展網絡教育,促進網絡在各類正規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普及,大力支持落后地區發展遠程教育;鼓勵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開辦遠程醫療信息網和服務網,提供醫療與健康咨詢、遠程會診等服務。
3.4 加快傳統產業網絡升級改造,構建網絡經濟創新體系
傳統產業在我國新興產業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傳統產業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新興產業打下了厚實的基礎,為我國新興產業的成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容量,使市場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更快速地發展。加快傳統產業網絡升級改造,是為了更好的使傳統經濟雨新興產業經濟有效結合,從而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網絡經濟產業的升級改造將會在傳統產業中萌發出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新興產業共同發展。這種增量調整的過程對于我國整體經濟增長來說,有效地推動了信息和網絡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只有加快傳統產業網絡升級改造、構建網絡經濟創新體系,注意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協調發展,才能使企業間的合作更加密切,實現共贏。
3.5 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逐漸普及,網絡安全也逐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是為了更方便的為人們提供服務的工具。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無論是促進了傳統產業的發展還是對傳統模式的補充對接,互聯網的發展確實也存在許多安全方面的問題。互聯網的應用最廣泛的主要是互聯網技術在鐵路購票、銀行存取款以及網絡平臺購物方面等被廣泛應用著,同時在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先進制造等重要領域實現深度融合。網絡一旦有風吹草動,影響的就有可能是整個行業或領域。我們要盡快加強相關技術防范,建立一套完善的監控及應急系統。對于更大范圍內的網絡安全,就需要政府和企業聯合健全風險評測和風險評估,通過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加強網絡安全管理。
4 結語
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是世界性的,在促進和發展世界貿易的同時還使得全球資產得以整合,使世界經濟的發展在互聯網的大潮中逐漸興盛。隨著近幾年我國互聯網信息的快速發展,對于一些項目例如傳統的實體項目也在逐步往互聯網方向發展。傳統行業互聯網化,傳統經濟信息化已經成為現如今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互聯網經濟發展帶給人類目前最便利的模式也面臨著很多的困境,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互聯網技術一定會實現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于刃剛.網絡經濟叢書[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 劉曉敏.網絡營銷理論與實務[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3] 烏家培.網絡經濟及其對經濟理論的影響[J].學術研究, 2008(2).
[4] 雷國本.技術性貿易壁壘及我國的對策[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2).
[5] 王文舉,朱潔.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新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04).
[6] 楊筱黎,陳葵,王寧.新疆民營企業發展對策研究[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1(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