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丁蕊
摘要:從廣場舞的各種作用和創造的價值當中,不難看出廣場舞是一項真正的全民健身活動。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現階段廣場舞的開展所存在的優劣勢,進一步深入研究廣場舞的興起對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產生的影響。研究認為全民健身活動整體情況無法完全適應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而廣場舞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能夠為我國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參考。所以從政府,相關部門,廣場舞組織者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廣場舞;發展困境; 全民建身活動;影響
自建國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民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政府大力宣傳在縣以上的城市建立許多文化廣場,為廣場舞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廣場舞是一項群眾自發組織的項目,比起政府強制性宣傳讓人民去參與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廣場舞的開展能夠有效地實踐《全民健身條例》的基本要求、是全民健身活動實施的重要手段,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健身運動[1]。近年來廣場舞成為了城市和鄉村人們閑暇生活的一大亮點和風景。
一、廣場舞的現狀
當代廣場舞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元素,活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孫晶晶認為當代廣場舞具有自發性、互相干擾性、組織結構隨意性等特點[2]。廣場舞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其他體育項目無法比擬的親和力和號召力,同時它向人們傳遞著積極、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廣場舞的興起給老年人的生活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促進了老年群體的健康,減輕了我國的醫療負擔。城市文化體系也不斷地發展與完善,這是許多政策無法取得的成效。如今廣場舞開展得如火如荼,形式多樣并且不斷得到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逐漸規范化。
廣場舞動作素材越來越豐富,偏向優美,塑身類動作,相比原生態的枯燥的體操動作向更具有吸引力。音樂原本多采用慢節奏,單調的音樂,當前廣場舞以流行音樂為主風格多樣,節奏明顯、歡快。最初是自發組織項目、沒有明文規定,自由閑散。原本大多是低費用的活動,目的性不同,之前旨在消遣娛樂,促進身心健康,加強社會交往。如今有許多的廣場舞組織都有規范的管理條例如:服裝,活動時間等,更多的是需要交納的費用有逐漸上升趨勢,在性質上發生了變化。
二、廣場舞開展的困境
(一)廣場舞場地緊缺
梁勤超2016分析認為引起居民與廣場舞的大媽們深層矛盾的主要是因為城市社區體育公共空間的供需矛盾[3]。城市化進程中的功利性追求導致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失落。開發商追求利益,寸土寸金,物盡其用將所有的地面用于建設獲取暴利,導致城市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同時,更多的是公共空間的不足,當然也就導致城市的體育涌動空間不足。
(二)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增加
當今社會我國人口的老年化越來越嚴重,從1999年開始進入人口老年化階段,據了解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已達到2.12億占老年人口的15.5%,與許多國家養老社會化進程相比還呈現出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空巢老人、貧困老人比例高的特點。我國出現了未富先老的現象,老年化現象嚴重,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也隨之增加,這對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造成了極大的負擔,影響了我國的進一步發展。
(三)缺乏專業指導
廣場舞發展速度太快,以至于各方面的資源供給跟不上,我國現有的社會體育指導專業人士只有僅僅幾百萬而我國總人口達十幾億,而當前從事廣場舞組織和開展工作的大多是非專業人士,呈現出學歷低、缺乏科學的理念、扎實的技術功底的現象。此外專業指導人員更愿意選擇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就職,而廣場舞的發展與之呈現相反趨勢在中小城市發展最好,這嚴重的脫離了現實需要。
(四)廣場舞的內容創編偏離初衷
由于缺乏專業的指導和規范,廣場舞的發展有偏離初衷的趨勢。廣場舞本身是追求實用有效地促進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活動。而當前由于各種團體之間的競爭和攀比,領導者為了吸引參與者獲取利益在廣場舞在內容的創編上增添了部分難度較大,且缺乏規范性及科學性的技術動作。
(五)文化意識差異造成的矛盾對社會治安構成了威脅
廣場舞是自發組織的團體性項目,缺乏嚴格的組織紀律。隨著團體數量的不斷增長,團體之間和團體內部人員之間由于利益沖突易引發群眾性動亂。
廣場舞開展地點距離居民區太近,音樂音量太大,持續時間太久等,是年青一代人追求安靜的生活環境與老年人追求健康快樂之間的根本矛盾。
三、對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建議,強化政府導向作用
(一)采用新理念,采用“醫體結合”模式
全民健身旨在促進民眾的身心健康,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如果政府制定相關措施可以用醫療卡進行健身消費,抵消掉民眾這部分的支出,則會極大的促進民眾參與到健身活動中。醫療保障體系解決的是民眾健康受損后的醫療費用問題,如果采用醫體結合模式就能夠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變成預防問題更大程度上減輕國家醫療費用。
(二)組織專業培訓及思想教育
定期對廣場舞組織者進行專業培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機構應當要高度重視廣場舞健身教練的培養工作。相關部門應當對這個群體的引導人和教練進行適當的甑別和引導,把他們培養成和諧社會建設的正能量。
(三)建立評獎及收費制度
制定出相關的規定,對于廣場舞團體表現良好者予以獎勵或者表揚。例如:規范廣場舞收費制度,由國家出資給予廣場舞組織者適當的補助,以保證其生活需求,同時也保持了廣場舞低門檻的優勢。
(四)營造良好的健身環境,全民健身活動開展要符合民眾實際需求
除場地、器材獲取便利、價格便宜、實效性強等特點外,廣場舞的健身功能,廣場舞屬于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為全身組織細胞提供更多的氧氣。以上幾點全民建身活動均可以模仿學習如果各地方能夠將城市元素及民族特色融入廣場舞的創作中,那么廣場舞在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社區體育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就會更加凸顯[4]。
(五)進行積極有效的宣傳,提高民眾健身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文明病威脅著人們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形成了良好的健身氛圍,潛移默化地感染了身邊的群眾,使民眾的健身意識逐漸加強。李懷英2015年分析指出如今在城市各個角落,規模不一,形態各異的廣場舞成為社區文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在城市文化建設中起到了推動作用[5]。
(六)全民健身活動的內容應該豐富多彩
傳統的健身活動一般是由正式的體育協會或商業機構來組織領導大家參與并且規定了健身的內容和形式,過于強調動作的規范性和目的性,抹殺了群眾的參與興趣。而廣場舞是由民間非正式組織自發形成的一種體育健身活動,沒有明文規定,形式靈活多樣,具有傳統健身活動不具備的吸引力,同時廣場舞在健身活動組織主體上有較大的差別,從權威性上來說不及專門人士,但是正因如此民眾在參與過程中不會感覺太過壓抑,而大獲人心。
四、結論
廣場舞的開展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新氣象、注入了新的血液。不僅給我國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探尋到了積極有效的途徑,對于運動者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改善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更是人民群眾積極運動娛樂減壓提高生活質量的運動方式。廣場舞為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久之將來定能實現我國從體育大國轉向體育強國的奮斗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奕.淺析廣場舞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與價值[J].科技視界,2014(01):225-226.
[2]孫晶晶.廣場舞的特點及發展現狀研究[J].運動,2015(12):142-143.
[3]梁勤超,李源,石振國.“廣場舞擾民”的深層原因及其治理[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01):27-31.
[4]郭偉.論廣場舞在推動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西安體育學院學報[J].體育人文社會學,2015,32(04):448-450.
[5]李懷英,賽莉.公共服務視覺下廣場舞的治理困境及對策[J].中華文化論壇:文化建設,2015(05):69-71.
[6]周麗云,邱慧晶.我國廣場舞的發展歷史淺析[J].福建體育科技:2015(01):18-19.
(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