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偉
摘 要:企業財務控制指的是為了確保財務經營管理中制定的內部控制能夠得到切實落實而開展的具有針對性的用來控制的相關措施與方法,除了對企業開展的活動以及運行的環境進行控制外,還涉及到內部的監督管理、信息傳遞、風險預估等層面的內容,能夠有效規避企業財務管理中可能出現的不規范行為甚至違法行為的發生,為企業財產安全提供切實保障,確保企業開展的業務活動能夠有序開展。本文主要就當前我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如何優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
關鍵詞: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b)-105-02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也在不斷建立與完善過程中趨于成熟,企業在市場上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需要積極對自身的內部管理機制進行完善。財務部門是企業運行發展的關鍵部門,更需要與時俱進,將先進的管理理念運用到管理中去。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相當多的問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不安全因素,需要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進行優化。一般來說,優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制能夠有效實現對日常工作的監管,通過對員工的合理分工獲得更高的效率,可以說對企業管理來說,財務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為了企業長遠的發展,需要不斷優化自身的財務內部控制能力。
1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
1.1 企業缺乏相應的財務內部控制意識
雖然市場經濟已經在我國基本建立并且還在不斷發展,但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意識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期,缺乏相應的財務內部控制意識,擾亂正常的財務工作流程,容易造成財務問題。
1.2 企業結構不完善導致內部控制中的責權不明確
在我國企業中普遍存在兩種不完善的企業結構,一是領導人獨斷專行,二是領導人被架空,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結構上的不完善,影響到具體崗位人員的權責劃分,造成權責不明確,很多崗位的監督功能都喪失,影響到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國大部分企業的結構不夠完善使企業喪失相應的監督功能。
1.3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缺乏相應的監督體系
監督工作對于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內部并沒有建立完整的財務監督機制,比如部分企業對審計工作的不重視,就是沒有認識到審計的重要性。還有部分企業財務工作中沿用的還是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缺乏財務預警機制以及預算管理,難以對企業的財務工作進行有效監管。事實上財務監督體系的缺失嚴重影響到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進程,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4 企業財務的數據信息質量不高
傳統手工記賬方式依然存在于我國相當一部分企業之中,不僅具有數據錯誤率高的缺陷,還存在數據之間誤差大的特征,嚴重妨礙了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使企業財務獲得的信息數據質量受到影響,難以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在當前會計信息化的社會大背景下開展傳統手工作業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
2 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措施
2.1 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優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首先需要對現行的內部審計制度進行不斷完善,確保內部審計能夠提升會計工作中產生的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2.1.1 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培養,提高審計人員素質
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一定的專業人士隊伍建設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人來執行工作,再好的設想也只是一紙空文。企業需要選拔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強的人員來填充企業內部審計隊伍,提升整體隊伍素質,后續還需要針對內部審計隊伍開展相關的考核,實行繼續再教育,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2.1.2 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審計相結合
針對現在很多企業采用的事后審計,企業管理者需要明確一點,內部審計甚至是貫穿在整個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的,并不只是簡單的事后監督過程,事前的預防以及事中的控制才是企業內部審計最重要的作用,因此開展內部審計需要從整體開展,將事前、中、后結合起來開展工作,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盡快去解決問題,將企業經營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內,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實現。
2.2 建立健全財務激勵和約束機制
開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還需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獎懲機制,一般來說,有效的激勵機制應該能夠促使企業管理者將企業利益放在前面,追求企業效益的最大化。首先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財務評價體系,借助機制來激勵管理人員,可以嘗試開始從屬于企業董事會的報酬委員會,個性化的制定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酬標準,及時對企業管理者的財務評價進行披露;其次,為了改變現行的由行政任命的經理人制度,可以嘗試建立具有競爭性的經理人才市場,利用競爭性經理人才市場機制來約束經理人員的行為,激發其責任意識與危機感,督促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
2.3 建立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明確財務人員的職責權限
針對財務收支需要建立完成的審批程序,將職責細分到人,明確審批程序中涉及到的財務工作人員所具有的授權審批范圍以及具體的權限、需要承擔的責任等,將存在不相容情況的職務進行分開設置,形成彼此之間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的機制,比如進行采購的工作崗位就需要與驗收入庫的工作崗位分離。
2.4 增強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過去的財務會計工作主要依靠手工進行數據計算,經常會出現數據上的差錯,在進行具體操作時也容易存在不規范現象,為財務管理控制帶來不變,有必要做好財務數據的安全穩定工作。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滲入到企業財務管理當中,對傳統手工記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但也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士既使不經過系統授權也能夠躲過防火墻進入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盜取數據,造成企業機密泄露,影響到企業財務安全。因此在開展財務管理過程中,需要將企業的經營與會計部門進行區分,相互之間通過憑證交換來進行審核工作,相互之間開展監督,確保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安全。
2.5 完善成本核算方法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需要不斷加強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對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成本進行細分,在確保成本支付趨于合理的前提下加強對企業成本的控制,作為企業管理層進行企業決策過程中的數據參考。成本核算對企業財務人員的要求更高,不僅需要充分了解具體的市場情況,還需要員工具備很強的數據推測能力,才能夠使成本核算結果與企業實際成本支付趨于一致。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負責成本核算的工作人員大都處于企業后方,很難取得精確的市場信息,因此就需要加強與市場銷售、采購部門的溝通工作。
積極開展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優化,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來說,不僅僅能夠提升管理效率,還能夠最大化的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更好地為企業資產安全與完整提供有力保障。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財務內部控制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在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緊跟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不斷進行自我完善,最終使財務內部控制作用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黃瓊.淺析優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 2010(12).
[2] 蘆俊霞.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優化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2012(15).
[3] 肖芬.探討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及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4(10).
[4] 王平.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對策[J].商,2015(42).
[5] 陳華.優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措施探討[J].中外企業家, 2015(36).
[6] 柴順奇.強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策略分析[J].時代金融,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