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振?程迪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文獻資料、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學生普遍存在對職業生涯的認識存在盲點,缺乏對職業生涯意義和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學校開設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學長輔導、輔導員指導和自我規劃不同途徑的了解,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不同的形式;考研、事業編、公務員、支教、就業以及創業,根據自己的理想選擇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造就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由于性格、興趣以及自己的追求不同,選擇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不同建議。應重視和加強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更好的指導體育專業大學生找準職業定位和努力方向,對于緩解當前巨大的就業壓力、提高就業率,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通過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各方面條件進行評定、研究、總結,尤其是對興趣、向往、個性、價值觀、長處、經歷的不足等方面進行綜合的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1]。通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奮斗目標,很多體育專業的學生并不真正的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不能正確的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程序與技巧[2]。重視和加強職業生涯規劃在體育專業學生中的教育,更好地指導體育專業學生確定職業生涯方向。
本文就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以能夠引起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正確認識和重視,促進學校拓展更好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途徑,達到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正確認識,提高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度。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文章通過收集大量的文獻資料,為大學生規劃現狀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通過中國知網和維普中文期刊網查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文獻資料。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調查問卷,以濱州學院體育學院2013級、2014級、2015級、2016級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84份,回收率為92%,有效問卷為180份,有效回收率為97.8%。
3.數理統計法
使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對數據的整理、處理和相關分析,并根據研究制定表格。
4.邏輯分析法
對統計的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并得出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一)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情況的調查
在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中,首先分析體育學院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程度。(見表1)
通過調查,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程度不太理想。 大一的同學對于職業生涯規劃只是有一個概念,只有10%的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非常了解。大二的大部分的學生都對職業生涯規劃有了認識,慢慢的有了自己的計劃,有了奮斗目標,但是仍有部分的同學不了解。大三的學生已經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了規劃,例如考研的同學已經開始備戰,想積累教學經驗的開始找地方實習。大四的學生已經對自己的未來已經定向,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一大二的學生對職業生涯的重視度和認識程度不高,只是從大三才開始慢慢的有了定位,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晚是導致體育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和實施情況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也有可能是學校開設的課程晚,沒有及時的向同學們傳播。
(二)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1.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職業定位(見表2)
通過調查分析,有81.53%學生將考研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有的學生大學剛開始有制定考研的計劃但是等到了大四隨著經驗和現實就改變了;59.78%的學生選擇事業編,教師編工作相對其他工作來說穩定,最近幾年由于學生的增多,學校的擴建,老師需求增多,很多人選擇教師編,以求有個穩定的工作。32.60%的學生選擇公務員,公務員相對來說是個鐵飯碗,是很多學生夢寐以求的。8.15%的學生選擇支教,從14級開始實習的時候有了支教生,可能他們對支教有一定的情懷,想從事支教的工作,對大四的學生來說人才引進、西部計劃等各種形式都是一種好的選擇。就業的學生也很多,占16.30%,體育舞蹈和健美操專業的選擇就業的人數多,因為相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就業渠道廣,可以選擇去培訓機構代課或者自己開一個培訓機構,現在的家庭大多會讓自己的孩子學幾門不同的才藝,其中就包括體育舞蹈和健美操。只有5.43%的學生選擇創業,創業需要一定的資金和頭腦,很少有學生愿意剛剛畢業就去創業。選擇其他的占4.89%,可能因為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選擇其他。
2.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選擇職業生涯的目標設置
有的學生追求的是安穩的工作,比如事業編和公務員。而有的學生追求北上廣那樣的大城市,所以他們選擇考研去那或者去那工作,通過考研和去那工作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有的學生想自已的生活可以更豐裕,選擇創業,有的人選擇支教,去國家需要的地方。
(三)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
通過調查分析,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因素包括許多方面,例如來自父母施加的壓力,家人的意愿和要求,社會大環境和就業趨勢,學校對學生的渲染,學生自己本身的理想和對未來生活的想象,所學專業的就業壓力和形勢。
學校環境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為學生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但由于就業指導課程開設晚而略顯倉促,授課教師往往不是專業的指導專家、水平欠缺而收獲不大,故難以達到絕大多數學生滿意的程度。事實證明,學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不到位,只是停留在職業指導的水平,沒有完善的培訓措施和職業發展服務,沒有進一步的對學生提供就業培訓,提供更多的崗位,各種就業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前景很茫然。學生正在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用他們個人的經驗和能力是很難把握的,學校的專門機構和人員的職業咨詢有助于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存在盲點
濱州學院體育學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普遍存在不足,對職業生涯規劃意義和重要性普遍存在認識和理解。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認識不高。
2.學生自己的定位不同
濱州學院體育學院的學生對未來的規劃有不同的安排,教練、教師編、公務員以及支教和創業,體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同學選擇創業的比較多,如果想繼續深造的就選擇考研。
3.環境影響的差別
生活不同環境下的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比例不同,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對體育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復雜的。
4.自身因素的不同
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有的人性格開朗,適合各種工作,有的人內向,工作就比較受局限。興趣愛好有所不同,有的人就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跟著自己內心。專業的不同也導致職業生涯規劃的選擇不同。
(二)建議
1.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并重視職業規劃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很少有人知道職業生涯規劃,加強對職業規劃的理解和認識以及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強對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培養,給予他們正確的途徑,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職業方向。
2.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內容應包括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對體育社會熱門職業的認識、了解當前和未來的體育專業的就業形勢和政策。
3.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概念的輸送
學生應從步入大學開始輸送職業生涯規劃概念,讓學生非常熟悉的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并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以后畢業就業創造優越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冀曉斌.從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現狀看其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J].教育與職業,2009(17):99-101.
[2]孫亮亮.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2,28(2):71-73.
[3]常彥軍,王進.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J].教育評論,2014(1):75-77.
[4]黃華.廣東省體育專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J].實驗與調查,2012(50):60-62.
[5]戴金玲.體育舞蹈專業大學生擇業效能感與職業生涯規劃調查[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2012,2(2):75-78.
(作者單位:何春振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程迪 東營市利津縣第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