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玉龍
摘要: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滲透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要。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對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首先簡單闡述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以及人文精神滲透教育的現(xiàn)狀,其次分析高校體育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最后重點探究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路徑,旨在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促使大學生獲得更好、更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精神;路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jīng)濟獲得巨大的發(fā)展,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對體育的教育,并嘗試在體育教學當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大學生在精神層面獲得更大的發(fā)展。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情況卻不容樂觀,還存在很多問題,尋找正確的滲透人文精神的途徑是十分必要的。鑒于此,本文對這一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體育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分析
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體育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主要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說在體育教學當中始終以大學生的核心和根本,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層次,不斷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意識,發(fā)展其能力,維護大學生的尊嚴,并且尊重大學生的個性以及選擇,使大學生可以更好的把控自己的人生。二是將“健康第一”作為目標[1]。雖然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但是體育教學的目標仍然是讓學生獲得健康的體魄,在體育教學當中當中需要一以貫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總之,體育人文精神就是以“以人為本”作為核心,以“健康第一”為目標,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關愛生命和健康,維護尊嚴,充分尊重個人的選擇和個性化需求,促使大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2]。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在高等院校體育教學當中滲透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伴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需求逐漸得到滿足,從而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希望獲得精神層面的滿足,個人的生命價值逐漸得到重視,從而被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不斷滲透人文精神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潮流趨勢,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2.大學生自身獲得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求。當今社會速度增快,日新月異,從而導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大學生必須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同時又需要具備獨特的核心競爭能力,這樣大學生在以后進入社會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滲透人文精神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和進步的內(nèi)在要求[3]。3.與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相匹配。高等院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教會大學生正確做人、做事,讓大學生同時具備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這樣的教學目標和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人自身的發(fā)展具有共同點。4.高校體育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最基本的教育功能就是傳授學生相關的體育技能,進而希望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使大學生養(yǎng)成主動鍛煉和生活習慣[4]。
三、高校人文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我國歷來就非常重視體育教學,并在1996年將體育提升為國家的一級學科,第二年將體育人文社會學科作為體育學的二級學科,逐漸開始將人文精神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雖然到目前為止,人文理念滲透進體育教學已經(jīng)發(fā)展了20年左右,但是效果不理想,仍然是處在初級階段,在體育教學當中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仍然是比較貧乏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仍然是重視技能的傳授,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都比較單一,體育培養(yǎng)的目標模糊,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很難看到人文方面的內(nèi)容,學生對于體育課也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學生對體育課十分厭惡,從而逃課的情況十分常見。這就要求各個高等院校必須要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認識到目前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存在的問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主動在體育教學的各個層面滲透人文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體育教學體智雙收的目的[5]。
四、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途徑分析
(一)解放思想,樹立真、善、美的體育教學理念
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關鍵就是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高校體育教師一定要解放思想,學習新型的教育觀念,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首先,體育教師一定要搞清楚體育發(fā)展的歷程,充分了解體育活動對人體健康以及社會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現(xiàn)實意義,從而更好的將這種認識傳達給學生,提高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6]。其次,在上課之前需要制定科學的計劃,將教學內(nèi)容提前準備好,讓學生可以深入了解體育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方法等內(nèi)容,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程度。最后,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的目的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知道還有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逐漸去解決。這種教學方法比較開放,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體育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
另外,在體育教學當中還需要樹立真、善、美的教學理念,提高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目前,很多高校在體育教學活動當中仍是是將傳授學生體育技能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這和國家教育改革的本質(zhì)是相違背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雖然可以學到一些體育技能,但是并不能深切體會到體育本身所蘊含的真、善、美,這是人文精神的真諦,教師一定要重現(xiàn)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避免進入到重成績、重技能、輕精神、輕人格的惡性循環(huán)當中,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將人文精神滲透到體育教學當中,實現(xiàn)人格和體育技能的統(tǒng)一,讓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又獲得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秀的品質(zhì)[7]。
(二)在體育教學方法當中滲透人文精神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任務,是知識的傳播者,是一份神圣的工作,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至關重要。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告知教師一定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和鍛煉,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將言傳和身教相結合,為學生們樹立學習榜樣。另外,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分析學生的情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喜好,有的放矢的選擇合適的人文教育方法,例如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相互糾錯方法、角色互換等方法,多和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感受到關懷、幫助,從而對一切幫助自己的人和事都心懷感恩。另外,教師要適當放低自己作為教師的姿態(tài),和學生做朋友,進行精神層面當然交流,獲得共鳴,并在交流的過程中絲絲深入人文精神,使學生得到提升和升華。
(三)重視對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下,大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zhì)。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需要提高對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從而在教學活動當中有計劃、有目標的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完善和健全自己的人格個性,強健心理素質(zhì)。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對于教學內(nèi)容方面,可以給予學生較多的個人選擇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促使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從而不斷完善和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例如,教師可以以教材內(nèi)容基礎,在設計體育課題時注意課題的探究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集中精力融入到課題學習中,提升學習的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滲透人文精神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有利于促使大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等精神層面獲得提升,因此一定要抓住國家教育改革的契機,樹立新的教育觀念,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在體育教學的各個層面不斷滲透人文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高校體育教育事業(yè)獲得更好的發(fā)展,讓大學生在身心方面獲得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珊珊.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路徑探討[J].人間,2016(14):193.
[2]宋翠翠.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路徑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69-70.
[3]尤元燈,文善鎬.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路徑探討[J].體育時空,2016(18):56-59.
[4]趙蓉.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人文精神的價值及途徑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4(10):52-53.
[5]徐鵬.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強人文精神培養(yǎng)[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25-128.
[6]劉健,李勇.高校體育教學融入人文精神的思考與探索[J].湖北財經(jīng)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2):92-94.
[7]陳劍萍.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141-144.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jīng)大學 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