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中國與緬甸的經貿合作

2017-05-30 10:48:04杜蘭
東南亞縱橫 2017年1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

杜蘭

緬甸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節點之一。作為中國的傳統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合作伙伴,緬甸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一部分的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都將發揮獨特的建設性作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緬甸領導人時多次表示,中方歡迎緬方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開展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合作,同時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

緬甸對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亦十分積極,是首批加入中國發起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21個國家之一。緬甸急需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以發展經濟,期待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受益。但緬甸正在經歷政治民主化轉型和經濟改革,國內形勢的變化為雙邊合作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加強對緬甸國內形勢的跟蹤研究,對在緬投資風險予以足夠重視,在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推進中緬關系發展,從而把握住緬甸這一支點,為“一帶一路”建設打通重要一環。

一、緬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性

(一)緬甸重要的地緣位置

緬甸位于東亞、東南亞和南亞3個地區的交接處,北部與中國毗鄰,西面與印度、孟加拉國相接,東部與老撾、泰國交界,西南面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是中國進出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的重要陸上通道。連接中國西南與印度的緬甸是最早與中國發生交往的地區,也是雙邊陸上交往關系最為頻繁、持續時間最長的國家。在中國古代先民陸續開辟的絲綢之路中,緬甸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兩大通道之一。

緬甸重要的地緣位置決定了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也可發揮獨特作用。2015 年中國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清楚地描述了由緬甸、孟加拉國南下,與海上絲綢之路相匯于孟加拉灣的貿易通道,突出了緬甸在“一帶一路”南線的樞紐作用。中國經中亞、南亞通往西半球的其他路線不僅距核心地區太遠,交通和物流費用也比途經緬甸更高。而涉及中亞國家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在短、中期內可能面臨較多安全方面的不確定性。中巴經濟走廊因為途徑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該地區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武裝并存,境內還有海拔較高的喀喇昆侖山脈,同樣面臨嚴峻的安全挑戰①。

緬甸也是實現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緬甸的海岸線很長,擁有許多天然深海港,仰光、皎漂等優良的港口為中國海外貿易西出印度洋直接進入波斯灣、紅海提供了可能。而緬甸的最大河流——伊洛瓦底江經過適當疏通后,可自緬甸北部的八莫形成3000噸級貨船的水陸聯運大通道直達印度洋。中緬公路和鐵路也將成為連接東南亞、南亞地區的國際大動脈。

(二)地緣政治因素

出于地緣政治戰略的考量,美國、日本等大國都在加大對緬甸的拉攏力度,希望把緬甸作為圍堵中國的一枚棋子。盡管美方一再聲稱“美國并不是有意要拉緬甸來遏制中國”“美國與緬甸接觸并非針對中國,美國關心的只是緬甸的民主化進程”②。但這顯然是欲蓋彌彰的托詞。由于政治制度和國家利益的對立、意識形態及價值觀的不同,“拉緬制華”、構筑所謂“C形”包圍圈制衡中國以及迫使緬甸從軍人政權轉向民主以影響中國的政治發展,一直是美國對緬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保持良好可持續的中緬關系,對于中國的周邊戰略和國內和平發展大局都十分重要。

中緬邊境線長達2185千米,邊界上有很多跨境雜居的少數民族。緬北一旦爆發沖突,炮彈落入中國境內、大量緬甸難民越界逃往中國都是常有之事,這不僅給中國邊民造成生命財產損失,而且極大地威脅中國西南邊疆的安全與穩定。緬甸也是跨境犯罪如走私販毒頻發地區,給中國西南地區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加強中緬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合作才能有效消除這些社會毒瘤。而從經濟上來說,中國西南腹地的繁榮需要穩定的周邊環境,一個貧窮落后、混亂分裂的緬甸對中國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利③。

(三)緬甸的經濟發展潛力

緬甸國土面積達67萬平方千米,為東南亞面積第二大國家、中南半島面積最大的國家。緬甸自然稟賦條件優異,境內資源型礦產主要有錫、鎢、鋅、鋁、銻、錳、 金、銀等,寶石和玉石享有盛名。石油和天然氣在內陸及沿海均有較大蘊藏量。據緬甸能源部統計,該國共有49個陸上石油區塊和26個近海石油區塊,原油儲量32億桶、天然氣儲量89萬億立方英尺。緬甸水力資源豐富,伊洛瓦底江、欽敦江、薩爾溫江水系縱貫南北,潛在水能資源超過1億千瓦,開發率卻只有2.54%④。緬甸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為41%,擁有林地5億多畝,是世界第一大柚木出口國。硬木也是緬甸第三大出口商品,僅次于天然氣與成衣。在經濟結構方面,緬甸依舊屬于農業社會,農業耕地面積達1.5億畝,素有“稻米之國”的美稱,農業部門就業人口占勞動總人口的70%。

除了豐富的資源蘊藏,勞動力結構優勢也是外界看好緬甸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據估計,緬甸總人口達6000萬,全球排第25名;勞動人口約為3431萬,全球排第19名。在人口組成結構方面,緬甸15~65歲人口占該國人口總數的69.3%,全國年齡中位數為27.9歲;識字率則為92.7%(15歲以上男性識字率為95.1%,女性則為90.4%)①。

此前,在西方的制裁和孤立下,緬甸經濟多年未得到發展。因此,2011年緬甸開啟改革以后,將經濟改革與政治改革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實施了多項務實的改革措施,為外國投資提供了有利環境。亞洲開發銀行2012年發布了題為《轉型中的緬甸:機遇與挑戰》的報告中,預計緬甸未來20年年均經濟增長率將達到7%~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30年增加到目前的3倍(達到2000~3000美元)②。近幾年,緬甸經濟基本都實現了高速增長,保持在7%~8%之間。世界銀行的報告預測,基于緬甸服務業和投資需求增加、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增長、農產品價格標準化等因素,2016~2017財年緬甸經濟將增長7.8%③。

二、中緬“一帶一路”合作的政治基礎

穩定可靠的雙邊政治關系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合作的堅實基礎。中緬關系歷史積淀深厚,兩國山水相連、文化相通、民族相融,多年來保持著緊密的關系。近年來,中國加大對緬甸的外交投入,兩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在不斷深化。

(一)穩步發展的雙邊政治關系

緬甸于1950年6月8日與新中國正式建交,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亞洲非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個同中國解決邊界問題的國家、第一個同中國簽訂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國家。1988年緬甸新軍人集團上臺執政后,西方國家長期對緬甸實行嚴厲的經濟貿易制裁。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困境,緬甸努力發展同周邊國家的關系,尤其是與中國的關系。中緬兩國逐漸建立了緊密聯系,開展全方位合作,主要表現在高層互訪頻繁、外交上互相支持,政治、經濟和安全等方面密切合作。特別是2000年以來,由于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對外援助和投資能力明顯增強,中緬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深度和廣度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簽署了上百個協議,中國成為緬甸的最大外資來源和最大貿易伙伴,也是緬甸最大援助和貸款來源。

按照緬甸新軍人集團的“七步走民主路線圖”,2011年3月,登盛任總統的緬甸文人政府通過選舉上臺。登盛政府對內加速推行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實現政治和解,對外積極融入國際社會,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改善了關系。在這一背景下,中緬雙邊關系經歷了一些波折,特別是在經濟合作領域出現了諸多矛盾。但對華關系仍然是緬甸外交的重點,緬甸總統登盛5年間6次訪華,體現出其對中緬關系的高度重視。雙邊合作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領域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中國也在調整對緬甸的外交,同緬甸各派政治勢力和社會各界保持接觸。2015年6月,中國高規格邀請緬甸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主席昂山素季訪問中國,體現出中緬關系朝著成熟理性的方向轉變。2015年11月,緬甸舉行全國大選,民盟大獲全勝,并于2016年4月1日組閣上臺。由于憲法的限制,昂山素季無法出任總統,但被任命為國家顧問,并且擔任外交部部長和總統府部長,成為事實上“高于總統”的一把手。4月5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訪問緬甸,成為首位訪問民盟政府的外交部部長。8月17~21日,昂山素季應邀對中國進行了為期5天的正式訪問,期間分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此次歷史性訪問意義重大,展現了中緬發展友好關系的決心,增進了戰略互信,并促進了務實合作,開啟了中緬關系的新時期。

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新政府上任以來,在外交上強調奉行獨立、平衡的外交政策,對華態度十分友好、務實。昂山素季把中國作為東盟以外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充分體現了民盟政府在發展中緬關系上的務實態度。有理由相信,緬甸新政府將繼續同中方加強政治關系,密切經貿聯系,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各領域的深度合作。

(二)緬甸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態度

出于維護國內和平、周邊關系穩定的政治原因和發展國內經濟、融入地區合作的經濟原因,自中國領導人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緬甸方面就表達出加入的強烈意愿,對于與之配套的絲路基金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計劃也都積極響應。緬甸還作為創始成員國加入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4年11月,緬甸總統登盛來華出席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時表示,緬甸能夠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中受益,同時也支持“一帶一路”建設①。昂山素季在訪華時表示歡迎中方“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合作倡議,中緬雙方同意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更好地規劃重點領域合作。對于中方對在緬重大項目的關切,昂山素季也回應表示緬甸已經組成審核委員會,將尋求對雙方有利的密松大壩項目的解決辦法。

緬甸國內政治精英對新時期的中緬關系普遍達成共識,認為中國是緬甸無可選擇的最大鄰國,緬甸無法忽視中國的存在,必須與中國保持順暢的關系,并繼續借重中國的資金、技術優勢來促進緬甸的現代化進程,也愿意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深度合作。著名的緬甸《聯邦日報》主編溫丁就說,中方提議建設的“一帶一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它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地區和平穩定。中國設立絲路基金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保障,緬方完全支持中國主張,也完全相信中國有能力團結周邊國家共建絲路,共創多贏②。

三、中緬經貿合作的進展與未來合作領域

在緬甸長期遭受西方經濟制裁時期,中國與緬甸的經濟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緬甸的經濟困難,中國提供的援助也成為緬甸賴以生存的補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區域建設的深化進一步促進了中緬雙邊貿易。當前,中緬經貿關系發展勢頭加快,且潛力巨大。

(一)中緬經貿合作現狀

中緬經濟發展階段相異、資源稟賦不同,經濟合作互補性強、前景廣闊。在貿易領域,中國主要向緬甸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紡織、化工、金屬、車輛配件等領域的產品,緬甸主要向中國出口礦產、農產、木材、水產、珠寶等領域的產品,兩國的貿易互補性極高。據統計,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中緬進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增長73.2%、1.8%和35.6%,在緬甸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分別為26.1%、27.0%和28.4%。2015年1~9月,緬中進出口貿易總額為77.02億美元,同比增長15.9%,占緬甸外貿總額的36.1%③。

緬甸對外來投資需求迫切,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目標國。緬甸投資與公司管理理事會(DICA)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月31日,中國對緬甸累計投資額達227.813億美元,共有126個項目,占緬甸批準外國投資總額的38.31%,在對緬投資國家中排名第一,是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總和的3.5倍④。中國企業在緬甸投資合作涵蓋了科技產業、基礎工業、基礎設施、通訊、衛生、交通、農業、物流、文化等多個領域。

中國在緬甸有幾個大型戰略投資項目,包括密松水電站、中緬油氣管道、萊比塘銅礦、皎漂工業園等。在密松水電站等項目遭遇建設危機后,中國對緬甸投資一度下滑,尤其是大型項目幾乎停滯。但近兩年,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對緬甸投資有所回升。2016年2月,緬甸電力部證實,緬甸將再建設18個由中國企業獲開發權的水力發電站項目。中資企業也將協助緬甸開發風力發電,已經有5個項目在籌劃之中。這些項目將確保緬甸政府“2030~2031財年讓全國人民都能用上電”的目標得以實現。

2016年3月底,緬甸投資委員會(MIC)批準了廣東振戎能源有限公司在土瓦經濟特區附近建設煉油廠,投資額約為30億美元,力爭2019年之后投產。據報道,該煉油廠的煉油能力為日產量10萬桶,還計劃建設停泊油輪的港灣和液化石油氣(LPG)相關設備。這是緬甸民盟新政府批準的第一個大型合作項目。

中緬邊境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國正在加速建設位于緬甸撣邦東北部清水河邊貿站附近的云南臨滄邊境經濟合作區、孟定中緬邊境經濟區和清水河邊境檢查站。昆明—清水河—皎漂鐵路、大理至臨滄高速和滄源機場等互聯互通項目正在籌劃或建設中。中緬邊境由中方出資建設的滾弄大橋正在建設中。

(二)中緬可以合作的重點領域

當前緬甸經濟基礎總體上仍然比較薄弱,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與轉型前相比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人民生活還基本停留在改革前的水平。通過大量獲得外來援助、引進國外資本和技術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來解決國內日益突出的民生問題是緬甸新政府需要優先應對的重要問題,也是民盟兌現大選期間對選民承諾的必然選擇。

具體來說,緬甸非常歡迎中國企業投資農業、林業、水產畜牧、基礎設施建設、酒店與旅游業等,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將是未來中國可以投資的一大重點。緬甸的基礎設施落后,高速公路和鐵路設施不完善。從仰光到土瓦經濟特區600千米的陸地距離甚至沒有直達汽車。在能夠構建“全國一盤棋”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緬甸需要大量投資。而“一帶一路”建設中,基礎設施領域是優先領域,其中交通運輸行業起到了基礎和支撐作用。

除了道路建設,電力行業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領域。目前緬甸僅能供應全國30%的電力,還存在70%的電力缺口,未來緬甸的發展必須克服電力供應不足的瓶頸。而中國在這方面經驗豐富,可以幫助填補緬甸電力方面的空缺。緬甸通訊方面的基礎設施也十分落后,是全球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普及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市場前景可觀。中興、華為等中方企業在緬甸通訊領域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2014年華為已占有緬甸約50%的市場份額。

此外,緬甸當前急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涉及到民生的農業、金融、制造業等行業也是中國投資可以發力的領域。其中,農業是一個有前景并受歡迎的行業。緬甸農業資源豐富,未開發土地很多,發展潛力巨大,但其農業技術落后,農業人才缺乏;而中國在市場、技術、種植水平方面都有很多優勢。在中國耕地日益緊張、糧食安全面臨挑戰的情況下,中緬農業合作迎來重要機遇期。雙方可以進行優勢互補,開展農業合作,例如中國為緬甸企業提供農機裝備和農業貸款、傳授種植技術、培養技術人才等,以更好地惠及當地百姓。

四、“一帶一路”建設來自緬甸的挑戰因素

盡管中緬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諸多合作機遇,但緬甸仍處于轉型初級階段,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前景變數較大,社會矛盾增多,政府掌握局勢的能力減弱,對中國的認識和對華政策也易受到西方勢力等外界干擾和民眾的影響。

(一)緬甸國內因素

1. 政治轉型前景不明朗

緬甸自2010年展開大選后開始了從威權政府向民主政府過渡的步伐。2016年4月,民主派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上臺執政,緬甸軍人直接執政或者其扶持的政黨連續執政54年的歷史暫告結束,緬甸政治翻開了新的一頁。然而,民盟未來5年執政期面臨諸多挑戰:軍方仍是與民盟并立的兩大權力中心之一,軍政關系未來發展的好壞尚待觀察,民族沖突、宗教矛盾、經濟社會發展落后等難題也都擺在新政府面前。緬甸未來國家治理需要民盟與軍方彼此尊重、密切合作,必要時做出妥協讓步。當前,緬甸依然沒有擺脫軍人獨大的局面,處于新舊體系激烈博弈、未來尚不確定的時期。未來,軍方與民盟總體合作的態勢有望基本維持下去,不過,軍人和總統、政府的地位未來如何調整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關鍵問題。從菲律賓、泰國民主化進程的歷史經驗來看,緬甸的民主化不可能一帆風順①。

2. 經濟基礎薄弱,投資環境仍然較差

隨著民主轉型和西方制裁的紛紛取消,緬甸一夜之間似乎成為投資“熱土”。事實上,經歷多年的制裁和孤立,緬甸經濟沒有顯著發展,各方面投資條件都十分落后,成為真正的投資市場尚需時日。世界銀行發布的《Doing Business 2014》(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從10個方面對各國營商環境進行了評估,緬甸在189個參評經濟體中僅排名第182②。

一是緬甸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緬甸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較差,特別是公共電力供應不穩定,嚴重制約當地發展。除了硬件,緬甸在政府治理、法律與制度建設、專業人才等軟件方面也較為欠缺。緬甸政府缺少管理經濟的經驗,稅收和法律制度不健全,財政赤字和高通脹長期困擾緬甸經濟。

二是緬甸用工環境動蕩,勞動力市場不穩定。2011年10月,緬甸新頒布勞工法,允許工人舉行罷工及組織工會。隨著民眾民主意識的覺醒,近年來,工人頻頻示威游行要求提高工資待遇。自2015年9月1日起,緬甸已在全國境內實行每日3600緬元(約合2.8美元)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減弱①。

三是民眾環保意識增強等因素影響外國投資項目建設。緬甸公民社會發展迅速,民眾民主和環保意識增強,政府控局能力比軍政府時期弱化,在緬甸的很多外國投資都遭遇民眾的抗議。如何平衡國內民意與吸引外資發展經濟等問題上的非理性對立關系考驗著緬甸新政府的政治智慧。而且,緬甸土地所有權不明確,拆遷移民問題突出,經常出現糾紛和抗議。這些問題都對外來投資者提出嚴峻考驗。

3. 緬甸局部地區動蕩不安

緬甸擁有135個民族,自1948年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后,幾十個少數民族各自組織武裝,反抗中央政府,內戰至今未息。民族和解事關緬甸改革和穩定的大局,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的存在以及族群沖突有可能阻礙甚至逆轉緬甸的政治轉型。但由于問題的復雜性,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與中央政府的沖突短期內似乎無法得到根本解決。少數民族武裝占據的地區多與中國接壤或鄰近,中國修建通往緬甸的聯通設施通常要經過沖突頻發地區,這些地區也是緬甸礦產、水力等天然資源大量蘊藏的地方。如果緬甸國內沖突問題不解決,將嚴重影響中國在緬甸投資大型項目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民盟新政府將民族和解作為重要任務,基本延續前政府框架推動停火談判與和解進程,并由昂山素季主抓談判。2016年8月31日,緬甸舉行了“21世紀彬龍會議”,緬甸各民族武裝代表和各政黨代表均出席了會議。民盟政府設定以后將每6個月舉行一次“21世紀彬龍會議”,逐步解決問題,但緬甸實現國內和平依然任重而道遠。

此外,近年緬甸國內出現了針對穆斯林的民族宗教爭端。自2012年起,緬甸佛教徒與穆斯林間爆發多次沖突,已造成200余人死亡,逾十萬難民流亡在外。緬族佛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暴力沖突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和批評,嚴重影響了緬甸國際形象,未來也仍將會是影響緬甸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一大因素。

(二)來自西方的競爭

緬甸進行民主改革后,美國、歐盟、日本、印度等國紛紛向緬甸“伸出橄欖枝”,從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領域,在官方、民間各層面對緬甸施加影響,以推動緬甸的轉型。在經濟上,美歐等西方國家部分解除對緬甸制裁,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也不斷加強對緬甸的經濟援助和投資。面對緬甸巨大的市場空間,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大型經濟體都把緬甸視為最后一塊投資處女地,希望盡快參與到緬甸的現代化進程中,在其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已成為緬甸的重要投資來源國,其最大動作就是聯合開發緬甸迪洛瓦經濟特區。隨著西方國家投資逐漸進入緬甸市場,緬甸在投資合作伙伴上有了更多選擇,中國將遇到更多市場競爭對手。為吸引更多西方投資和援助、減輕對中國的依賴,緬甸政府對中緬之間的合作也變得更加謹慎,把西方的態度和反應作為重要考量因素,甚至在必要時刻會選擇犧牲中國的利益,中國原有的優勢正日漸減弱。

除了加大投資力度,美國、日本等國還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對緬甸改革的影響,并改變緬甸民眾對華認知,削弱中緬合作的基礎,其手段包括幫助緬甸進行頂層設計,對公務員、媒體等開展各類培訓,控制輿論導向、拉攏青年精英、通過官方和民間層面進行援助等。美國對緬援助中包括對公民社會、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投入,以此與反對派和當地非政府組織建立聯系。日本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對緬甸的援助不減反增,企圖將緬甸打造成為其在東南亞的戰略新支點。美國等域外國家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持負面看法,認為倡議背后是中國的戰略考量,甚至采取行動阻礙中緬的相關合作。中緬密松水電站項目被擱置、萊比塘銅礦受阻等事件的背后均有美國的影子。

(三)中緬關系的困境

2011年,緬甸政府以民意為由單方面停掉了中國在緬甸投資的密松水電站。隨后,2012年,萬寶礦產公司投資10億美元的萊比塘銅礦項目自奠基初期起便遭遇當地居民以及環保團體抗爭,一度停工。2014年7月,緬甸鐵路運輸部發布消息稱,中緬“昆明—皎漂鐵路”項目遭到擱置。中國在緬甸的一系列合作項目的受挫反映出中緬傳統友好關系因為緬甸政治轉型正在遭遇挑戰,中緬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

中緬經貿合作上遇到的障礙體現出一個深層次的問題——緬甸社會中存在的反華情緒開始發酵。緬甸民眾的排華記憶、民族主義盛行、對中國過去支持軍政府的誤解、中國企業在緬甸投資的產業結構高度集中于資源開發、在緬中資企業未能更好融入當地、對投資地各階層利益的忽視、非政府組織對民眾的錯誤誘導以及媒體過分關注中資企業等,都成為緬甸民眾反華思潮的重要原因。

隨著言論的開放,緬甸執政者為了得到民眾支持,不得不對中緬關系有所犧牲。尤其是眾多重大項目缺乏與當地居民、非政府組織的溝通,導致大規模的群體性勞工罷工事件,使中國企業在蒙受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其他中國企業在緬甸投資的形象。中國大唐集團在克欽邦建設的膠布水壩項目建設不久就遭到了當地強烈的反對和武力阻撓,被迫額外支付了2000萬元人民幣的環保稅才化解矛盾。2012年5月,仰光工業園發生了18起針對中國在緬投資工廠的罷工事件,激化了中緬經濟合作的摩擦矛盾①。

五、未來中緬經貿合作的對策建議

如何加強中緬關系,推動中緬合作,對于中國的周邊外交和“一帶一路”建設將是重要考驗。中國應總結對緬甸外交工作中的得失,努力發展雙邊關系,完善對緬投資方式,從而建立更加穩固的中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中緬兩國可繼續增進合作,擴大經貿往來,實現互惠互利。

第一,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必須建立在互利與自愿的基礎上,并對緬甸國情有充分的了解。“一帶一路”的建設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在中緬兩國的經濟技術合作中,中國需要兼顧和考慮各方利益,包括緬甸地方和中央的關系、少數民族與緬族的關系、緬甸的國家利益與西方國家的利益、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讓部分企業到中國香港、澳門乃至新加坡注冊之后再進入緬甸投資,以降低敏感度。

第二,中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企業進入緬甸要加強協調和管理,合理規劃、統籌開發,有序地對緬甸進行投資。在能源類投資受阻的情況下,投資可更多轉向緬甸迫切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金融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上。中國可同緬甸共同探討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準則,并帶頭執行。緬甸對中國改革開放經驗非常感興趣,中國可積極回應緬方訴求,增加對緬甸的經驗援助。

第三,確保信息公開透明,讓緬甸民眾知曉投資益處。中國企業首先要與當地民眾多交流,在項目實施之前,走訪項目沿線周邊,了解當地民眾對搬遷、征地的要求;其次是向當地民眾說明項目對于當地的實際效益,落實項目的環境評估報告,甚至可選派民眾代表參與到談判進程中;三是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并做好宣傳工作,改善中資企業的形象。中方也需多與緬方協調,要求緬甸政府公開透明項目信息,并請權威機構或媒體發布項目公告,讓民眾對中國的投資有更大的知曉度。

第四,從現實條件和國際經驗來看,要做好對緬工作,不僅要靠政府和企業,還應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尤其是利用好非政府組織民間身份、方式靈活、專業性強和直接面對普通民眾的特點和優勢,把非政府組織開展境外公益活動納入援外工作支持范圍,既能提升中國國家形象和軟實力,也能提高援外綜合效益,維護中國在緬甸的投資安全。

最后,中資企業對外投資項目應當注重互利共贏,實施“惠及民生”戰略,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切實增加當地人的收入,推進項目“本土化”。在公益事業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改善中國企業自身形象,打造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本就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發展平臺,本著“親、誠、惠、容”的理念和求同存異的精神,中國可以與緬甸尋求共同利益的匯合點,與其他各國協調利益關系,以務實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只要中國對緬甸采取積極、主動的外交政策和靈活的策略,同時正視在發展對緬甸關系中存在的不足,努力解決對緬甸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改善在緬甸的形象,就能夠推動中緬關系繼續朝向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

注:本文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地緣安全基礎研究的成果,批準號 15XGJ007。

(責任編輯:張 磊)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環球時報(2014-12-10)2014-12-10 08:5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伊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内精品91|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久操视频|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国产91成人|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91精品亚洲|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91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网在线|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久久不卡精品|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狠狠亚洲五月天| av在线无码浏览|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va| 亚洲浓毛av|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久久影院|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99视频在线免费|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国产福利一区视频|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免费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天天色天天综合| 欧美日韩动态图| 国产精选自拍|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777|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