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亞凱
摘 要:情景喜劇,也稱處境喜劇,是一種喜劇節目形式,最開始出現在廣播中,時至今日情景喜劇已搬到了電視屏幕上,并成為一種具有典型類型化特征的電視節目形態。情景喜劇一般有固定的主演陣容,一條或多條故事線,圍繞著一個或多個固定場景進行。隨著電視傳媒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情景喜劇作品涌現出來,但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粗制濫造的的情景喜劇被創作出來,這些情景喜劇并不被廣大受眾所認可。情景喜劇到底該怎么制作才能保證其質量,被廣大受眾所認可,本文將從情景喜劇的標志性特征去論證如何去制作一部優秀的情景喜劇。
關鍵詞:情景喜劇;標志性;特征
情景喜劇于1926年誕生在廣播中,芝加哥WGN電臺播出的 《山姆與亨利》成為廣播情景喜劇的開山之作,而后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情景喜劇成功從廣播節目轉化為電視節目。本文從情景喜劇的標志性特征入手,去研究該怎么去制作一部優秀情景喜劇,對優秀的情景喜劇作品的制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情景喜劇的時長:情景喜劇節目的時長要根據播出平臺的特征進行適當調整
隨著各種傳播技術的發展,情景喜劇節目的日益增多,情景喜劇的播出平臺也越來越豐富。情景喜劇的節目時長隨著播出平臺的變化也有了變化。如 2006年3月在央視電視劇頻道晚間的黃金時間播出《炊事班的故事》,為了適應電視臺的編排習慣,采用了去掉其片頭片尾把上下集合并為一集,幾乎全部是上下集連播,形式上仍然保持著普通電視劇每集50分鐘的模式。也有一些情景喜劇嘗試完全按照電視劇的時長來制作,如《武林外傳》,每集47分鐘,與電視劇每集時長一致。而2012年10月10日在搜狐視頻播出的《屌絲男士》每集在15分鐘左右。可見,隨著播出平臺的日益豐富多彩,為了適應播出平臺,情景喜劇節目的時長要根據播出平臺的特征進行適當調整。
二、情景喜劇的場景:室內場景為主,室外場景輔助
情景喜劇的每集都有一個固定的結構形式墓本上,每集都要分成大約6到10分鐘一節的兩三“幕”,每幕又根據場景或時間的變換分為三四“場”。每集情景喜劇通常只有四五個或更少場景,主要是室內景,其中三個左右是貫穿全劇的保留場景,每一集故事都會在這里發生,另外一兩個是臨時場景,根據各集故事的需要臨時搭制大部分情景喜劇的場景采用舞臺劇的布景方式,即三面封閉而第四堵墻是虛擬的,現場觀眾如果有的話和三臺攝像機都從第四堵墻來觀看戲劇的進展除此之外,每部情景喜劇都會事先拍攝一些街景或建筑物外觀的空鏡頭,作為轉場的銜接鏡頭等輔助作用使用。
如《家有兒女》選擇家庭的各個房間作為場景,每次出現外景的空鏡頭即為各個段落的轉場部分。因此情景喜劇的場景一般為3到5個固定的室內場景,很少出現室外場景,室外場景的出現常常用作轉場。
三、情景喜劇的背景笑聲:制作一檔喜劇效果突出的情景喜劇,背景笑聲的運用必不可少
(1)背景笑聲的由來
情景喜劇最早是由美國廣播電臺的一種喜劇樣式發展而來。20世紀初期,在美國的娛樂場所出現了一種類似于中國的單口相聲的表演,一個演員坐在酒吧的吧臺前,給酒客們講幾個笑話這種形式很快為美國的廣播電臺所采納,成為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重要娛樂節目樣式——廣播情景喜劇。剛開始,廣播情景喜劇是沒有現場觀眾的,習慣了在喝彩聲和笑聲里表演的喜劇演員們,面對廣播電臺直播間沒有觀眾的環境,往往感到緊張不習慣,嚴重影響了幽默才能的發揮,影響了節目的喜劇效果。為此,廣播電臺在每次演出時都要雇一批觀眾坐到麥克風后面,模擬酒吧演出環境,這樣節目才能取得好效果。
因為情景喜劇是在觀眾面前直播的,演出過程中的觀眾笑聲和其他反應也通過另一個聲道轉播出去,久而久之,這種觀眾反應的笑聲便成為情景喜劇的一個標志性特征。隨著情景喜劇制作經驗的進一步累積,為了節約制作成本又保留這種標志性特征,有些電視制作人開始考慮把情景喜劇的拍攝過程從現場觀眾中解放出來,而是在后期制作中加入事先錄制好的笑聲一一所謂的“罐裝笑聲”。如《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兒女》等多部情景喜劇都使用了《我愛我家》錄制的背景笑聲作為“罐裝笑聲”。
(2)運用背景笑聲的原因
隨著背景笑聲成為情景喜劇的標志性特征,基本上所有的情景喜劇都會保留背景笑聲,為什么這種標志性特征會保留到現在?據社會認同原理解釋,人們在作出判斷時往往會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這一原理尤其適用于我們對正確行為的判斷,特定情形下在判斷某一行為是否正確時我們的看法取決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就背景笑聲而言,人們對社會認同的反應方式完全是無意識的、條件反射式的,從眾式的。人們利用其他人的笑聲來幫助自己判斷哪些地方好笑,完全符合證據確鑿的社會認同原理。節目制作者利用了社會認同原理,用背景笑聲引領觀眾發笑,往往讓受眾更加認同該節目的喜劇效果。因此,制作一檔喜劇效果突出的情景喜劇,背景笑聲的運用必不可少。
通過本文的論證,得出結論,想要制作一部優秀的情景喜劇作品,必須足夠重視情景喜劇的標志性特征方面的因素。
參考文獻:
[1](美)羅伯特·艾倫.重組話語頻道——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24-146
[2]呂曉志 高建忠.干貨:喜劇突破與創作誤區[Z].維普網,2016-02-01.
[3]董颯颯.真問真答:誰在情景喜劇里笑[Z].大象公會微信公眾號,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