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要:弱視是眼科臨床常見的兒童疾病,多發生于嬰幼兒時期,一般以八歲為界限,八歲之前是弱視的高發期,而八歲之后,弱視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幅降低。部分弱視患者單眼視力下降,部分患者雙眼視力下降,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對正處于身心成長關鍵期的少兒群體,危害更甚。通過臨床治療總結發現,弱視患者越早質量效果越佳,如不能及時得到治療,還會有弱視加重,甚至失明的可能性。通過近幾年工作經驗,下面就如何抓好少兒這個關鍵期,做好弱視患者的康復治療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弱視兒童;視力康復;視覺訓練
一、河南視全視美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簡介
河南視全視美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提升青少年視力的連鎖型專業視力保健機構。視全視美以生物學、屈光學為基礎,采用綠色物理療法,進行光學生理補償訓練,對弱視、近視、遠視等一系列視力異常情況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公司致力于以優質、個性化的服務,解決青少年視力障礙。
截止目前,視全視美各店已經治愈了近百名低視力青少年兒童,在此基礎上視全視美不斷進行復健科技革新和治療理念創新,力求為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略盡綿力。
二、弱視康復理論概述
1.弱視概念
所謂的弱視是指無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但患者視力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未能達到0.8的癥狀。從弱視的概念我們能夠看出,弱視具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是無明顯器質性病變,是指患者的眼部器官、組織、細胞、性質等未發生明顯病變。其二是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未能達到0.8,即通過戴鏡進行屈光矯正未能解決患者的眼部病理特征。
2.弱視康復理論基礎
2.1視覺三聯動原理
睫狀肌、眼球和瞳孔是人類視覺形成的基礎條件,三者缺一不可。人們在看遠近不同的事物時, 睫狀肌、眼球和瞳孔也會發生自動的調節變化。當看近距離物體時,睫狀肌收縮、雙眼集合、瞳孔縮小,當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松、雙眼集合為0、瞳孔擴大。隨著所觀看物體遠近程度的不同,造成睫狀肌、眼球和瞳孔不同程度的自行調整組合就是視覺三聯動原理。
2.2離焦原理
不同色譜的物體在眼底的呈像位置是有差別的,波長較短的綠色光譜呈像在視網膜前,而波長中等的黃色、白色光譜呈像在視網膜平面上,波長較長的紅色光譜則呈像在視網膜后,這種不同波長光譜在視網膜上不同的成像位置就是離焦原理。
三、視全視美復健儀弱視康復策略解析
1.良性視覺三聯動康復訓練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視覺三聯動原理是人類視覺形成的基礎條件,視覺正常的人類,睫狀肌、眼球和瞳孔會根據所觀察物體的不同遠近程度自行調節,從而達到清晰辨認物體的目的。但弱視患者的睫狀肌、眼球和瞳孔會喪失正常的視覺三聯動自我調節功能,不能一一對應,形成視覺錯位,如果不加以矯正,就會出現三聯動關系紊亂,不僅僅出現弱視,還會引發斜視、眼疲勞、眼部神經紊亂等其他癥狀。相反,如果能夠及時的對關系紊亂的三聯動進行調整訓練,妥善處置,就會形成新的三聯動關系,從而達到弱視康復治療的效果。
視全視美視力復健儀正是基于視覺三聯動的理論基礎,采用獨特的視標和趣味性訓練項目,進行內外旋訓練、追隨訓練、遠近交替注視訓練等視覺三聯動康復訓練,幫助青少年重新塑造良好的視覺三聯動體系。
2.個性化光學生理補償訓練
視全視美視力復健儀集成了自主研發的23個視標。臨床研究表明,不同光譜在視網膜的成像位置不一樣。視全視美視標的設計選取了綠底、紅底、白底的視標。紅光可以誘導眼軸的發育,因此紅光療法對遠視性弱視、遠視治療針對性極強;綠光可以有效抑制近視眼軸的發育,因此綠光對近視防控效果尤佳。
在視力訓練時,采用獨特的屈光鏡片,個性化地選取視標,設置不同的視標行程、設置不同的移動速度,通過視標的前后移動,促使眼肌不斷緊張和放松,訓練遠近交替注視能力,訓練追隨注視能力。通過訓練,實現近點突破,并使遠點更遠,改善眼外肌、睫狀肌內外旋、伸展收縮等肌理機能,使眼球集合功能得以收放自如,逐漸構建出視覺三聯動體系。
3.趣味性訓練增強康復質量
針對康復依從性較差的患兒,視全視美開發了趣味訓練項目,通過“叢林歷險”等數十個游戲訓練模式,讓孩子在視力復健儀上“打游戲”就起到一定的訓練效果。
四、個案案例分析
1.患者情況
姓名汪XX,性別男,年齡6歲,治療前雙眼視力狀況,左眼0.3,右眼0.4,看物體不清楚,且顏色暗淡。到中心接受治療以前,已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確診為雙眼弱視眼疾,醫生建議長期佩戴矯正,約16歲左右方能達到弱視康復效果,后經熟人介紹來中心接受視全視美復健儀弱視康復治療。
2.預估任務
經與患者家屬及本人談話了解得知,家長發現孩子視覺異常是在孩子2歲多左右,經常看物體時揉眼睛,看不清,看物體比較渾濁。中心康復人員根據孩子狀況,制訂了預估任務,即借助視全視美復健儀建立新的視覺三聯動體系,并提升視網膜離焦呈像能力。
3.治療過程
治療初期(1-3個月):
每天訓練兩次,每次在視全視美視力復健儀康復訓練30分鐘。
兩個月后患兒的裸眼視力迅速提升到左0.4、右0.6。由于左右眼出現了明顯的屈光參差;針對此情況,筆者采取了遮蓋訓練的辦法,訓練時遮蓋患兒健眼,并且要求患兒在戴眼鏡時遮蓋健眼,由此改善雙眼之間的不良相互作用,幫助患兒視力較差的眼擺脫抑制,從而達到雙眼視力的均衡。
治療中期(4-8個月):
每天訓練一次,每次在視全視美視力復健儀康復訓練30分鐘。
此時患兒雙眼視力已經基本均衡,裸眼視力穩定在左眼0.6、右眼0.6,因此在訓練的時候,不再遮蓋,而采取雙眼同時訓練的辦法。通過訓練其雙眼視覺的三聯動,改善雙眼之間的不良競爭關系,逐步提升眼肌的調節能力,最終達到雙眼視功能的重建。
治療后期(9-12個月):
每天訓練一次,每次在視全視美復健儀康復訓練20分鐘。
此時患兒的裸眼視力已經提升到了左眼0.8、右眼0.8,戴鏡視力已經達到1.0,弱視已經基本治愈。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治療方案進入鞏固階段,此階段所有的訓練目的在于鞏固先前訓練取得的成效,通過每天一次的訓練,保證訓練強度的同時又不至于讓患兒眼睛過于疲勞,有效地防止弱視的復發,科學地預防弱視治愈之后繼發的近視化傾向。
問題解決評估
經過長達12個月的康復訓練,患者左眼視力恢復至1.0,右眼視力恢復至0.8,弱視狀況基本康復。由此可見,借助視全視美復健儀,在科學的康復治療計劃下,患者的弱視癥狀得到良好康復,基本達到正常水平。
五、結論
弱視是青少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如果弱視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康復性訓練和治療,極有可能引發其他眼科病癥的出現,給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視全視美復健儀基于視覺三聯動及離焦原理,能夠加速對弱視患者的視覺三聯動康復訓練及聚焦呈像康復訓練,幫助患者迅速走出弱視眼疾的束縛,重新步入清晰視界。但在具體康復過程中,要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并且在弱視治療的過程中要不斷評估療效,適時調整治療方案。在訓練的時候要遵循科學規律,不能盲目、也不能毫無節制,應順其自然,科學康復。
參考文獻:
[1]張桂英,朱風紅.基層眼科弱視兒童的健康教育[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14(01)
[2]吳樂燕.自制卡通式眼罩在弱視兒童遮蓋療法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3)
[3]張蘭英.兒童弱視的防治體會[J].家庭護士.2006(24)
[4]郭曉松,李冰.多媒體視覺訓練與傳統方法治療兒童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比較[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