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忠拉姆
摘要: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引下,我國的文化事業已進入大發展、大繁榮時代。祖國的大江南北,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新的文化因素不斷衍生,加之外部文化的輸入,給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這對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民族文化;民族經濟;
地處藏區的康巴高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剛毅豪放、樸質樂觀的民族性格,他們以豐富的想象、集體的智慧,創造出了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生動地表達了藏族人民美好的理想,并且廣泛地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當前,世界問題的核心是發展,世界發展的本質是文化發展。新的世紀是現代化的世紀,更是文化的世紀。由此,社會的發展首先意味著把文化列為發展的主要方面和目的,因為實現發展的動力實際上存在于文化之中。
民族文化起源于人類的社會生產生活,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在我國,隨著社會產交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出現大變格時期更使藏民族的文化展示出獨具魅力的光彩。它不僅對人們的精神生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經為當地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度、民族團結和對外宣傳等方面產生著越來越深的影響,從而使藏族人民非凡的智慧和威力無比的文化力量推動了古老高原的歷史和社會進步。
當今,富于雪域神韻的康巴文化更被世人所關注,它像璀璨的綠寶石鑲嵌在青藏高原,耀眼奪目。康巴是“歌舞的海洋”素有“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美稱。就拿康巴文化而言,鍋莊舞是康巴文化主要組成部分和文化的核心。鍋莊是最為藏族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一種自娛性歌舞。它贊美人生、自然和意志;它祝愿吉祥、幸福和昌盛;它以古樸而莊重的形式,優美而豐富的內容歌頌勞動、豐收和愛情。鍋莊首先帶有深厚的宗教意識,以及傳統的倫理觀念。其次有贊美自然風光和家鄉風情還有以表現動物習性為主要內容,模擬動物形態,反映動物生活而舞的。如甘孜踢踏舞歡快熱烈,振奮人心,蘊藏著甘孜人民執著開朗、不屈不撓的性格和精神力量。巴塘弦子抒情悠揚,自然大方,充分展示了悠久的歷史,它在輕歌曼舞中頌揚藏區的江南,雪域明珠的兒女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的新氣象。丹巴鍋莊以及遍布康巴地區的鍋莊內容豐富,形式各樣,縣縣鄉鄉有鍋莊,而縣縣鄉鄉的鍋莊又都不一樣,可謂異采紛呈各具特色……這些鍋莊靜似蛟龍臥海,動如猛虎下山,表現了康巴人的熱情大方、豪放粗獷、一往無前的追求。而聞名藏區的康巴山歌似圣潔甘醇的山泉,清澈透明,回味無窮,浸透了康巴人的每一根神經并流唱廣泛。
改革開放以來,州內的廣大文藝工作者(文化人)在創作中始終堅持繼承與發展結合,傳統與創新統一,民族性與時代性交溶的原則,使古老的高原煥發了青春的光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康巴大地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正逐步走向海內外、國內外并被越來越多的世人所了解熱愛。而這些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了得天獨厚、獨具特色而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康巴有被世人稱為“東方的《荷馬史詩》、《格薩爾傳》”主人公嶺·格薩爾的故鄉;有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德格印經院,有唱遍世界大地的《康定情歌》,有享譽國內外的美人谷甲居藏寨以及建筑文化、服裝服飾文化、禮節禮儀和飲食文化,還有傳統的節日活動,這些已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而這些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文化活動加大了旅游業的發展,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如今,旅游人數年年大幅度增長,旅游收入誠倍增長,促進地方經濟大踏步,跨越式發展。實踐證明,利用傳統的民族歌舞和民族節慶活動開展“文化旅游、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是非常成功而明顯的。
“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是我們新時期的首要任務。新世紀的到來,文化與經濟的相互滲透也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呈現蓬勃的活力。就民族地區而言,這里既沒有大型的礦產資源,又沒有大型的工廠開辦的條件,更沒有大型的工業基地可開發,由此可見,我們要充分發揮本土文化的優勢,要積極創建生產、經營、消費、管理、服務于一體的文化產業體制,尋找以文化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路徑,促進民族經濟的發展。
總之,文化產業在民族地區是最豐富、最有優勢的,而且前途無量,文化產業在民族地區的開發利用也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加強。我們一定要抓住當前這個大好時機,充分依靠科學技術,發揮優勢,突出特色,積極使文化產業成為民族地區新的經濟增長區。
參考文獻:
[1]西藏文化產業對經濟增長影響的計量分析[J]. 劉美娟. 經營管理者. 2014(03)
[2]四川藏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路和建議[J]. 趙川. 改革與開放. 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