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嬌 劉云
摘 要:本文首先研究了云南快遞行業的發展現狀,總結了云南快遞業的發展特點,并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其次運用灰色GM(1,1)模型,利用2013年~2016年各個季度云南快遞業務的收入數據,檢驗其精度,對未來幾年間各季度的快遞業務收入進行預測。最后對預測結果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快遞業 快遞收入 GM(1,1)模型 預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1(a)-144-03
1 引言
2015年12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快遞行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近幾年來,我國快遞業發展迅速,企業數量大幅增加,業務規模持續擴大,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撐電子商務、服務生產生活、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重點任務中提到要大力發展快遞企業、推進“互聯網+”快遞、構建完善服務網絡、銜接綜合交通體系等,近幾年,尤其是電子商務的興起,把云南省快遞行業也引發一股電商熱,間接帶動了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從2012年第二季度868.75萬件到2016年第二季度4096.88萬件,五年平均年增長率為74.3%,與此同時,快遞收入也由2012年第一季度1.62億元激增到2016年第一季度5.79億元,五年平均年增長率為51.5%,快遞業務收入占全行業收入(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第二季度的37.03%到2016年第二季度61.2%,也出現了一系列關于快遞包裹延誤、丟失、配送員服務態度差等問題,云南省僅2012年快遞業務有效申訴問題就達4790件,2015年達到14090件,年均增長率為90.2%。因此,提前對快遞業務量及快遞收入進行預測,不僅能為快遞企業提供預警,讓快遞企業能提前制定應對策略,提高顧客滿意程度,而且能為快遞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決策服務。
由于快遞行業本身波動較為強烈,因此導致不同季度快遞收入差異較大,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2014年云南省第一季度快遞收入3.1億元,第四季度快遞業務收入4.71億元,相差1.61億元,到2015年第一季度快遞收入4.25億元,第四季度快遞收入5.96億元,相差1.71億元,因此,按照季度預測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本文依據2012年~2016年各季度的快遞業務收入,根據GM(1,1)預測模型建立2016年~2020年四個季度的預測模型,檢驗其精度,并得出云南省未來5年季度快遞業務收入值。
1.1 數據來源
根據云南省郵政管理局公布的2012年~2016年年各月(其中2016年包含1月~9月)郵政行業快遞業務收入情況,得到云南省快遞行業各季度的快遞業務收入數據,如表1所示。
1.2 數據分析
由于數據量較少,不適用統計方法,且快遞業是一個復雜的多因素灰色系統,由于在實際生活中,數據的采集不完整、缺失、年際間快遞業務量無規律的現狀等造成快遞行業收入存在波動,但從具體分析來看,這種波動序列其實是一個潛在的有規律性的體現。所以,快遞業務量可以采用灰色預測模型來預測和研究。
1.3 云南省快遞行業季度收入趨勢分析
由表1可知,2012年~2016年云南省快遞業務年收入與四個季度快遞業務收入發展趨勢,如圖1所示。
從圖1可知,2012年~2016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快遞業務收入均成遞增趨勢,且2013年以后發展陡增,第四季度從2013后增長較快,發展迅猛,顯而易見,第四季度是快遞業的發展旺季,隨著春節的到來,快遞需求量較大,業務量驟增,是快遞業發展的最好時機。
2 GM(1,1)預測模型
GM(1,1)模型表示一階的、一個變量的微分方程模型,所需數據量較小就能得出較為精確的預測值,可根據當前數據對未來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分析,因此可以用GM(1,1)模型進行快遞業務收入預測。
2.1 GM(1,1)模型定義




4 結果分析
由表4可知,2016年云南省第四季度快遞業務收入達到8.50億元,超過了2012年云南省全年總收入,2020年云南省第一季度收入增加到21.42億元,超過了2015年云南省全年總收入,尤其是第四季度快遞業務量會猛增,連帶收入也會出現激增,達到了33.73億元,2020全年預測值相加,全年總收入將達到或超過108.96億元,遠超過《云南省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做出的快遞行業收入翻一番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宏杰.兵團兵團棉花收購政策的演變及原因分析[J].吉林農業,2009(10).
[2] 鄭又新,馬韻馨.珠三角物流發展優劣勢分析及策略研究[J].綜合運輸,2009(06).
[3] 汪海.開發大浦東,構造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J].中國軟科學,2003(04).
[4] 孫玉鑫.兵團棉花加工業發展的前景與對策[J].中國棉花加工,2012(1).
[5] 王金鳳.中國兵團棉花物流發展及對策研究[D].石河子大學, 2010.
[6] SRI International.Global impact of FedEx in the new economy[R].2001.
[7] TM Gongalves&G Amorim.The Economic Impact of Express Industry in Portugal[R].Portuga1,2004.
[8] 程軍.我國快遞業發展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
[9] 劉集思.內蒙古快遞業發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
[10] 稅偉.區域競爭力的宏觀、微觀理論與實證研究——以安徽省為例[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11] 周群艷.區域競爭力的形成機理與測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
[12] 李江.湘江集裝箱運量預測方法研究[D].2006.
[13] 賈星辰,王鐵寧,裴帥.基于BP神經網絡的物流需求量預測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2006(04).
[14] 崔寧.基于修正Croston需求預測的最優庫存控制模型研究[C].東北三省博士學士論壇論文,2008.
[15] 方威,肖衡,任湘郴.基于線性回歸模型的物流需求預測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9(12).
[16] 濮帥.江蘇物流需求預測分析[J].物流科技,2009(09).
[17] 鄧淑紅,王征兵.物流需求預測中宏觀經濟指標的選取[J].陜西農業科學,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