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銅川照金電廠自2007年底投產以來,全廠干部職工就牢固樹立起“安全、環保第一”的生產管理理念,高度重視環保設施的投運及維護工作,不斷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對環保設施進行挖潛改造,累計投資2.3億元用于環保設施的運營和改造,工業廢棄物的排放指標已優于國家的最新標準。
專門成立了環保專業,專職管理所有環保設施的運行、維護及執行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定期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宣貫《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水土保持法》等環保法律法規,扎實開展環保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加大檢修及技改力度、強化環保指標的統計和分析、加強環保檔案管理和月度總結,規范了環保管理方面的各項工作。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有針對性的出臺了適合電廠的《環境保護設施監督管理辦法》《脫硫石灰石管理辦法》《環境保護設施投退管理規定》等制度,嚴格監督環保設施的投運率、處理效率、完好率,加大了環保管理及考核力度,不斷提升環保設施的健康水平。所有與環保有關的工作都實行“首問責任制”,即出現了任何方面環保問題,第一環節的負責人必須確保在第一時間內徹底解決。
持續深入地開展了環保設備的整治工作。各級生產人員將脫硫、脫硝、除灰等環保設施作為“第四大主機”對待,嚴格執行“三同時”管理理念,時刻以環保設施的健康運行水平作為優先考慮因素,在環保設施出現故障時,不惜以犧牲負荷為代價,力保環保設施的穩定運行。
堅持做好環保數據的比對工作,廠內定期對CEMS開展系統性維護,主要有取樣管檢查、電加熱測溫、零點比對、標氣比對、便攜式測量儀實施比對等工作。通過以上定期工作確保了電廠環保數據的準確性,保證了每季度與省環境監測站比對數據的一致性。
始終堅持“綠色環保”的生產路線,在做好環保設備運行維護管理的同時,不斷強化基礎臺賬的管理工作。在集團公司、陜西公司及省、市環保部門的協作下,不斷完善環保設施運行檔案的管理工作,充實月度基礎資料,每月的環保臺賬涵蓋了脫硫、脫硝效率及投運率、環保耗材用量及采購發票、環保設施重要輔機的運行電流及污染物排放濃度曲線、環保固體廢棄物生成量及銷售記錄等內容,并按月裝訂成冊。所有環保數據都躍然紙上,簡潔明了。環保設施運行檔案多次得到陜西省環保廳、環保部西北督查中心的表揚,并作為臺賬模板在西北五省區全面推廣、學習。

立足環保與生產并行的工作思路,先后實施了多項技術創新顯著的環保改造項目。如在國內同類型機組中,率先完成了#1、#2機組脫硫擴容改造,由原設計硫分1.5%提高到2.2%水平,大幅提高了機組適應燃煤硫分的能力,增強了應對煤炭市場變化的能力;完成了#1、#2爐低氮燃燒器改造,在確保鍋爐效率不變的情況下,氮氧化物排放水平降低到200mg/Nm3以下;進行了脫硫公用系統增容改造,增大了脫硫系統的綜合處理能力。
2014年5月起,華能銅川照金電廠一期開始進行排放控制改造。華能銅川照金電廠委托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就脫硝、除塵器、MGGH、風機、脫硫、煙囪改造等內容進行可行性研究。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據目前電廠一期機組已采用的NOx排放控制技術、煙塵控制技術、SO2排放控制技術,結合現場情況,編制了華能銅川照金電廠一期2×600MW機組達到超低排放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4年11月16日、2015年5月29日,華能銅川照金電廠一期兩臺60萬千瓦發電機組相繼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成為陜西省以及集團公司內首家全部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的電廠。該項目投運以來,陜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分別對#2、#1機組改造后的排放效果進行了實時檢測評估驗收,污染物減排效果明顯。
鑒于銅川照金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功和顯著的示范效應,2015年2月12日,陜西省政府在銅川照金電廠召開了關中地區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現場推進會,對銅川照金電廠環保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不僅為陜西省優化產業布局提供了新思路,還在技術和管理上為后續火電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積累了寶貴經驗。
華能照金電廠堅持對環保設施優化管理,運行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并取得了較理想的成果,被省市環保系統及集團公司所認可:2009年至2012年均順利通過由國家環保局組織的每年一次的年終環保核查; 2012年3月被銅川市授予“污染源在線監測運行先進單位”,已成為了西北地區火電廠的環保標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