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香艷+郭明賢+衛華+段思柳+王飛霞


摘要:目的:了解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當前護生的社區就業意向,以期為護生就業和學校轉型提供參考。方法:自行設計社區護生就業意向調查問卷,對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390名護生進行整群抽樣調查,并對護生進行訪談。結果: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意愿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專科有75.91%、本科60.47%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本科護生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自由度大、發展空間大,不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待遇低;專科護生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穩定、壓力小,不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環境差。結論:對社區了解的局限性在于學校的培養,要培養大批量高素質社區護理人才必須加強學校教育,社區應提供護生就業的平臺。
關鍵詞:護生 社區護理 就業意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023-02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到:調整優化適應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的醫學教育專業結構,加大養老護理員、康復治療師、心理咨詢師等健康人才培養培訓力度。《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從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局出發,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不斷完善促進轉型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重點難點領域的改革。使轉型高校的教育目標和更加對接社會需求、更加符合應用型高校的辦學定位。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問題是入學率逐年升高,畢業生就業困難,地方院校學生的就業方向已經轉向基層和社區。[1]本科層次的護生的自身定位和擇業期望值較高,更傾向于去大城市、大醫院工作,對社區和基層醫療機構的就業意向不強。[2]本研究通過對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本科和專科護生在社區就業方面意愿的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為民辦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提供參考。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本科生和專科生390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6人,女生374人,所有護生均開設《社區護理》理論課程,且在醫院已經實習結束。通過簽訂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加本項目研究者的護生。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調查問卷在孫曉嘉對社區護理工作職業吸引力的調查研究[3]所采用的問卷基礎上,設計出適合民辦高校護理學生的調查問卷,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邀請社區護理及就業指導方面的專家對問卷的內容、題目的形式等是否合適進行審核評定,按照專家的意見對測試題進行必要的修改,然后對20名本科和專科的護生進行預調查。問卷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護生的基本情況、社區護理認識程度、社區就業意愿態度、行業前景了解程度。
2.資料收集方法
由調查員統一告知調查對象研究的目的,簽訂知情同意書后發放問卷,統一講解填寫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并當場收回問卷,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達到100% 。
3.統計學方法
對所有回收的問卷進行統一編號,并錄入系統,用 SPSS20.0 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學分析。
二、結果
(一)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不同教育層次護生在社區護理就業方面的意愿比較
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的意愿的比較差異(P<0.01),有統計學意義。其中,就業意愿護理專科生高于本科生。(詳見表1)
表1 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的社區就業意向情況比[n(%)]
(二)影響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護生社區就業意向的因素
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本科護生愿意從事社區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自由度大、發展空間大,不愿意從事社區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待遇低;專科愿意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穩定、壓力小,不愿意從事社區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環境差。(詳見表2)
表2 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社區就業意愿影響因素對比比
[n(%)]
三、討論
(一)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社區就業意愿比較分析
選取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本科和專科的護生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專科和本科護生社區護理就業總體意愿比較差異(P<0.01),有統計學意義,這與某單所院校不同教育層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意愿[2]比較結果一致。本科和專科護生高考成績、學習起點、經歷和目標等各不相同,導致其擇業觀點、畢業意向和就業去向等方面也有所差異。本科生和專科生入校后學制年限、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就業指導等差別交大對于學生在學校期間所形成的價值觀、就業觀等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時,本科層次的護生個人對自己的定位較高,對工作的期待值較高,而目前我國社區護理工作的現狀是工資待遇低、工作環境差、社會認同度低,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他們的選擇,因此在擇業時,其社區護理就業意愿相對最低;專科護生畢業后將面臨專升本和就業兩種選擇,而就業和專升本期望值均較高,對擇業期望值相對較低,首次就業的定位更符合自身發展特點,因此即使面對我國社區護理和基層護理工作各方面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仍能堅持選擇到社區工作。
(二)目前社區護理工作的現狀成為護生選擇社區就業的阻力
專科和本科護生的社區就業意愿相對都比較低,這個原因也不能單方面的歸因于護生本身,這和我國目前社區護理現狀也有非常大的關系。目前我國社區護理正處于發展階段,受地域和經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各方面發展差異較大;另外,有研究表明護生不愿意選擇社區護理工作的原因還包括社區護理工作量大、繁雜,突發事件較多,同時工資待遇較低,體系和制度不健全,社會認同度較低,在個人發展上也不利于價值的實現等[3]因素。多項研究結果均表明我國社區護理工作的就業吸引力不足,發展不容樂觀亟待政府部門加強對社區的政策投入。
(三)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護生社區護理的實踐教育
從社區護理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要培養大批量高素質的社區護理人才必須加強學校教育。[4]我國社區護理教育起步較晚,據調查目前大多數醫學院校都開設社區護理這門課程或者專業。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臨床護理教育。因此,國內社區護理教育與國外護理教育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和區別,且遠遠滯后于我國實際的護理需要。本次調查中,本科16.99%和專科10.21%護生認為對社區護理工作比較生疏。所以,在學校向應用型院校轉型的過程中,應加強社區護理的實踐教學環節。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為本科和專科均護生開設社區護理理論課程,且為專業拓展課,目前社區護理實踐基地仍存在數量不足問題,為了加強實踐教學,西安市某民辦醫學院校已籌建與社區養老基地聯合培養護生,并于2016 年開始招募志愿者為養老院提供護理服務,為專科和本科護生增設社區護理實踐環節。從社區護理教學實踐各環節入手,加強社區護理專業教育的同時,積極參與社區護理實踐教學,使護生充分了解社區護理的工作內容、性質以及社區護理發展前景等。
參考文獻:
[1]彭溶,謝宏,蔣小紅.地方院校醫學本科生就業的理想與現實[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0):31-32.
[2]陸麗莉,陶肅君,鄭婷婷等.浙江省高校護生社區護理就業意向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20):66-68.
[3]孫曉嘉. 對護生和臨床護士社區護理工作職業吸引力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0(18):1613-1614.
[4]崔玲娟,楊瑞貞,陳培培等.我國社區護理人才需求現狀[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6):25-26.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