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華
摘 要: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企業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需要面對更加嚴峻的挑戰,如稅收政策不科學等。隨之,優化和創新企業財政稅收政策也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筆者客觀地分析了新經濟環境下創新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必要性,探討了新經濟環境下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財政稅收 政策創新 措施
引言
近年來,科技進步帶來的經濟社會巨變已經輻射到各個角落,產業之間、區域之間、各群體之間的收入和分配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不僅要通過財政稅收政策穩保經濟發展的軟著陸和轉型升級,更要解決長期積累下來的社會問題,如區域發展差距擴大、收入差距擴大等。
1、新經濟環境下創新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必要性
在新經濟背景下,我國企業的發展速度日漸加快,自身規模不斷擴大。由于起步和發展比較晚,科技創新速度又不快,因此急需進一步優化和創新我國企業政策,特別是財政稅收政策。具體來說,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不斷發展,我國政府也根據各類企業的發展現狀,以社會經濟市場為導向,出臺了一系列財政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比如減免稅收、降低貸款利率,但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使所制定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存在普遍性的特點,對企業扶持力度不足,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速度。同時,企業運營資金有限,極易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出現各類風險,并無法有效應對,更別說繳稅。也就是說,在新經濟環境下,我國優化和創新企業的財政稅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優化和調整各類企業的經濟結構,適當減少其在稅收方面的支出。在有效規避稅收風險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減輕稅收方面的負擔,促使一系列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使其獲得更多的經濟利潤,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走上長遠發展的道路。
2、新形勢下財政稅收政策創新的措施
2.1 優化財政投資政策
就當前來看,增加投資力度,能夠確保城市居民收入的穩定性及長期性。我國地方政府財力有限,要擴大財政投資,可考慮增加相應的燃油稅、遺產稅等,加強稅收的監管與稽查,建立相應的收入申報制度,防止偷稅漏稅現象的發生。同時,還應完善分稅制,尤其是地方縣級以下的分稅制,明確各個地方政府單位的分工及職責。除了加強投資力度外,還應加強對城市企業科技的投資,創新城市企業科技體制,支持龍頭企業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構建科技承包創新的主體,讓產業科研機構走出高校,發展技術,創新財政投資機制。拓寬財政投資融資渠道,增加其資金量,調整政策性金融投資結構。當前,我國的財政投資參股經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作為創新投資機制的突破口,政府可與企業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引進民營資本、外資及其他資金,最終促進經濟方式的轉變。
2.2 優化稅收結構和水平
稅收結構和水平的問題已經很明顯,而且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制約影響。因此,對于明顯的缺陷,需要及時地進行改進創新。首先,可以調整或合并性質類似或者存在交叉的稅種。例如印花稅與貨物、勞務交易、證照合同相關,可以將其納入行政事業收費;其次,開征必要的新稅種,尤其是在收入分配領域。國家主導的財政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并沒有完全公平合理的在各個群體中得到分配。大量的壟斷、資本優勢擁有者,獲取了經濟發展最豐厚的果實,而作為基礎的建設者的群眾,不但沒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卻因為資本和壟斷需要在支出領域為既得利益群體買單。例如遺產稅、財產稅等稅種應當不遺余力地推廣,才能從長遠協調社會問題。
2.3 加強財政稅收轉移支付的配置效率
區域間發展差異、群體間發展差距的協調,最直接快速的方法是通過扶持和補貼的方式。落后地區和落后群體需要發展的資本,而一些需要淘汰的產業和組織也必須堅決地淘汰。將財政扶持從落后的領域中解脫出來,用于落后而又有潛力地區的發展動力培育、用于新興行業的支持,以及公共民生保障體系的建設上。同樣的,財政稅收轉移支付的配置效率提升,不僅需要從上至下堅決貫徹法制規則,也需要各層級組織和從業者具備專業的能力和必要的工具。
2.4 加強服務意識,提高稅收征管水平
目前我國稅務機構對納稅人的服務意識不夠強,稅收征管水平比較低等都妨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所以必須提高稅務機關的服務意識和征管水平,針對中小微企業而言,辦稅手續要簡化,辦稅流程要清晰,盡可能降低其納稅成本。根據行政許可法等規定進行嚴格地審批管理高新技術企業的審批類減免稅,盡可能使審批手續簡化,使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同時,與科技、經貿等部門的聯系和溝通也應該增強,進而了解技術開發項目備案確認情況。對那些已經向科技部門備案、然而沒有申報技術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要促使他們用足用好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從實際出發,以服務納稅人為原則,對那些有技術開發項目,但是還沒有向科技部門備案的,創造條件,也要使相關政策妥善落實。此外,對中小微企業創新的管理也要做好,可以采取以下具體措施:一是實行科技創新項目的立項登記制度,加強對科技項目的跟蹤管理,以確保企業所享受的稅收優惠用在科技創新事業上;二是針對科技創新稅收優惠建立特有的申報機制,避免企業騙取研發支出的稅收優惠;三是制定制度對科技創新成果進行驗收與鑒定,使不符合條件的科技創新成果,不能享受企業稅收優惠,使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更加具有針對性,則更能促進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
2.5 建立績效考評體系
一方面,完善考核方法。當前考核評價方法較單一,應在改進現有考核評價方法的基礎之上,結合國外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創新財政部門及政府部門關于資金分配與項目審定的評價。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深入基層,了解真實情況。理性的評價所收集到的多項信息,結合紀檢監察部門的相關意見,及時補充考核評價信息。將集中考核與日常考核有效結合起來,使考核評價工作日常化;通過定期抽查、督導調研、專項調查等多種方法了解財政支持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實施情況,提高考核評價信息的真實性。充分利用統計學、管理學及數學等各項知識,建立數理模型,全方位、全角度考核財政稅收政策,提高考核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另一方面,建立績效評價公示制度。正確運用考核評價結果,除了口頭反饋形式之外,還可采用書面通知的形式,所反饋的內容主要包括民主測評、考核結果等及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的針對性建議。同時,還應加強反饋后的跟蹤調查,隨時改進考核評價的內容,將整改內容作為下一年考核的重點內容,確保考核評價結果的連貫性,充分發揮其價值。綜合分析考核評價的結果,總結存在的問題,尋找問題的根源;加大獎懲力度,嚴肅處罰違規行為,公示處罰結果。及時糾正輕微違規行為,對嚴重違規行為,應在追回財政資金的同時,對將相關工作人員給予相應處罰。
3、結語
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我國必須意識到優化和創新財政稅收政策的重要性,要將其放在核心位置。政府部門必須引導企業自覺納稅,健全財政稅收法律法規,構建企業自主創新方面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以此,充分發揮多樣化財政稅收政策作用,有效降低企業稅收風險,使其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從而走上健康穩定的發展道路,不斷推進我國經濟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建.論新經濟環境下企業財政稅收政策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15 (07):175-176.
[2]李瑞琴.新經濟環境下企業財政稅收政策的創新[J].商,2016(0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