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賈濟夢
摘要:對我國財政具體稅收體系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就是財政稅收體制的進一步改革,主要是為了優(yōu)化配置我國各項資源,盡管最近幾年已經獲取了相應的成績,可依然存在各種現實問題,有待利用創(chuàng)新思維有效破解這些問題。本文主要對推動我國財政具體稅收體制得到創(chuàng)新以及改革的合理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探討,提出相應的思考,希望可以促進我國財政稅收領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關鍵詞:財政稅收;體制;創(chuàng)新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2
現階段,我國財政具體稅收體系實際建設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財政稅收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財政稅收管理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有效調動起來,改善財政稅收征管效率,給我國財稅收入相關工作任務的有效完成提供保障。盡管現今我國財政稅收實際管理過程中依然存在各種不能忽視的困難以及問題,嚴重影響到了財政稅收事業(yè)的有效發(fā)展,同時對我國財政稅收相關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帶來了巨大的阻擾作用。所以,通過創(chuàng)新思維徐進財務稅收具體管理體制的有效改革,建立和現代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需求相符的新稅收體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對我國財政稅收具體體制進行改革的意義
改革并且創(chuàng)新財政稅收體制可以優(yōu)化社會各種資源的配置,合理調節(jié)收人分配,使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得到進一步的健全以及完善,推動產業(yè)經濟的有效轉型升級以及經濟社會協調的持續(xù)發(fā)展。此外,改革并且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創(chuàng)新,同時政府應該明確采購環(huán)節(jié)的詳細管理制度,這樣能夠改善支出結構,同時讓傳統管理型政府慢慢發(fā)展成為服務型政府;改善現階段的預算管理體制,進一步提高預算體制合理性;改革相關稅制,促進其完成轉型過程,構建增值稅處于主體地位的相應流轉稅體系,使其發(fā)展成為新型流轉稅制;大力推動我國社會公共事業(yè)領域的有效發(fā)展,同時增加政府部門在社會服務或者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的投人。
二、現階段財政稅收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政稅收體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現階段,我國具體財務稅收體制依然有待完善,其中存在不少漏洞,對財政稅收體制的有效運行造成也很大的影響,同時給財政稅收工作的順利進行帶來了一定制約作用。現階段財政稅收體制提到的集中稅收均有待健全,根本沒有注意部分稅種所產生的作用,沒有對部分稅種進行有效設計,這里提到的部分稅種主要包含有所得稅等,這些稅種一般和資源的分配以及調節(jié)、社會的發(fā)展以及進步存在緊密的聯系,若不加重視,就會對國家財政收入造成影響,同時影響國家對當前社會發(fā)展所給予的實際財政支撐力度,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會使得國家出現動蕩不安的局面,還遺漏了部分影響社會分配以及財政收人的極其不容易受到關注的稅種,對財政稅收體制的進一步完善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對于財政收人劃分而言,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沒有考慮部分重要資本創(chuàng)造所獲得的收人,導致財政收人具體分配結構缺乏合理性,大多數都在頂層,逐漸往下就會越來越少[1]。
2.預算管理體制有待健全
現階段,我國稅收體制方面的改革依然未獲得一定的實效,所以與我國經濟發(fā)展具體需求存在一定的出入。比如,我國當今預算體制約束范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當地政府部門沒有對預算管理體制進行創(chuàng)新,依然采取的是傳統體制,政府部門財政收支未納入財政預算,這種預算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的完善,沒有比較有效的監(jiān)督體制或者是管理機制。現階段,財政預算體制約束范圍不大,貫徹預算體制時沒有合理監(jiān)管機制的支持,通常情況下預算審核以及審批僅僅是一種形式化的過程,沒有發(fā)揮實質作用,導致相關預算管理機制不能獲得人們的信賴。
3.財務核算缺乏真實性較差
發(fā)展至今,我國相關稅收管理機制依然有待完善,還存在不少篇稅、偷稅以及漏稅等行為,經常產生虛開或者是代開增值稅不合理專用發(fā)票的不良現象,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稅收的順利進行。部分管理工作人員或者是地方官員一般為了獲得較高經營指標,而對財務核算過程進行強制干預,甚至套用賬目,并且私自改動稅金計算或者是上報內容,有的工作人員在財務核算時摻加虛假信息,從而導致財務數據不能將企業(yè)經營實際情況反映出來,給出的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和實際情況不符。
三、財政稅收體制產生上述問題的具體原因
1.管理人員沒有注重財政稅收體制的進一步改革
依據現實情況,我國有的地方或者是企業(yè)所實施的財政稅收體制還存在大量問題,其中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有的地方領導人員或者是企業(yè)管理工作者忽視了稅收方面的工作,沒有真正實施財政稅收具體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稅收資金是國家財產,考慮到交稅會對企業(yè)所獲得的經濟效益造成不良影響的的觀念,所以在實際生活中總是想盡辦法減小企業(yè)稅收支出,有的甚至產生弄虛作假或者是偷取稅收的行為。
2.沒有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以及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里面不同機構的進一步改革,監(jiān)管稅收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有所調整,我國不少地區(qū)政府部門逐漸減小了監(jiān)管相應財政稅收體制具體實施情況的力度,并且對監(jiān)管工作人員進行可一定的調整,比如,裁去了一些管理職位、降低了管理費等,這種行為使得監(jiān)管工作人員出現了比較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從而對監(jiān)管的順利進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部分地區(qū)管理人員出現濫用職權或者是不將稅收工作放在心上的行為,并且覺得稅收工作應該由國家對其進行負責,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一些管理人員甚至出現濫用權利的行為,依靠職權弄虛作假并且偷稅漏稅,部分為了獲得利益而刻意違法,甚至唆使相關財務人員一起謀取利益,對稅收工作的有效進行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3.各級政府自身管理職責不明確
對于我國財政收人以及分稅制分配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問題,各個地方以及中央分別對這兩個稅收內容的劃分具有比較高的不均衡性,其中中央主要構建了其中某些稅收機制,這些稅制得到了重視,卻沒有在相關地方得到重視,所以劃分缺乏合理性,既對我國財政實際收人水平的提升產生了阻礙作用,又嚴重影響到了相關稅收機制的穩(wěn)定改革進程,降低了國家宏觀管理效率與調控稅收的工作效率。政府部門沒有明確人員管理職責,并且財政轉移方面的支付制度有待完善,各個地區(qū)之間、各個城鄉(xiāng)間的收人以及公共服務之間存在的差距越來越。此外,地方政府轉移支付過程、財務管理過程、資金分配過程等均存在很大不規(guī)范性同時缺乏透明性,人為主觀性非常強,從而影響到財政效率。
四、推動我國具體財政稅收體制進行深入改革以及創(chuàng)新的策略
1.增強管理人員的素質以及能力
為了讓地方政府官員以及企業(yè)經營人員更加重視財政稅收體制方面的改革,強化經營管理工作者所具有的管理素質,就應該采取定期統一培訓方式對稅收管理工作者進行培訓,采取學習環(huán)節(jié)、實踐環(huán)節(jié)以及再學習環(huán)節(jié)循環(huán)的手段使稅收管理工作者形成稅收意識,增強其自身管理能力以及和內外部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同時可以幫助經營管理工作者主動注意自己的行為,促進稅收體制的有效改革并且得到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
2.構建完善稅收體制
應該適當調整直接稅以及間接稅之間的比例,調整以前工作過程中間接稅處于主要稅收地位的相應稅收體制,合理調整直接稅所占的比例,改革個人所得稅方面的征收,深入改革稅收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以及體制,重新構建一套更加健全的詳細管理制度,依據實際情況調整現階段財稅管理體制,同時應該注意在實際稅收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盡量降低人為影響,增強管理權威性。
3.改革具體預算管理體制
進一步健全現階段的預算管理制度,注意拓展預算范圍,可以在各級政府或者是企業(yè)里面增加預算委員會這一組織與主要負責預算管理相關事情的部門,優(yōu)化社會監(jiān)督體系,有效保證最終預算和我國中長期發(fā)展詳細規(guī)劃相互協調。國家應該拓展預算覆蓋范圍,對復式預算體系進行完善,其中復式預算體系主要包含有社會保障預算、資本性預算以及經常性預算等各種內容,努力將政府全部財政性相關收支活動置于預算管理框架里面,這樣對有效監(jiān)督以及管理財政收支活動非常有利。
4.構建完善奪權以及奪級的具體財政體制
中央可以適當賦予地方先關權力,主要是讓其在財政工作方面擁有更加多的自主權,有效劃分國家中央以及地方財政收人具體管理體制,促進稅收征管機構快速變得一體化。按照不同稅種的屬性,對國家中央以及地方相關政府部門所占收入比例進行有依據性地劃分,降低地方政府部門在這一方面的工作壓力,進一步改革各地基層政府所實施的詳細財政管理體制。提高各級政府不同財政收人來源所具有的規(guī)范性,并且使當地各級政府部門所實施的收人機制更加規(guī)范,促進公共服務變得越來越均等化[2]。
5.對政府間財政關系進行規(guī)范
應該構建和事權相一致的具體財政管理體制,利用該體制對政府間存在的財政關系進行規(guī)范,明確界定各級政府部門在財政支出方面的責任,完善中央政府以及省級政府部門財政轉移現行支付機制。應該結合財權以及事權相適應這一原則,有效理順省級以下各項財政管理體制。中央政府應該承擔全國性相應基本公共服務以及擁有調節(jié)收入分配這一性質支出方面的責任,地方政府應該承擔地區(qū)性相關公共服務支出方面的責任;如果是帶有跨地區(qū)性質的相關公共服務,其支出應該分清主要責任以及次要責任,即讓中央和地方政府一起承擔。應該進一步擴大普通性轉移支付實際規(guī)模,加大對財政不好區(qū)域的支持程度;對于有條件的地區(qū)采取省對縣直接管理方案,這樣就可以降低財政稅收管理工作的層次性,改善行政效率,增加資金使用效益。同時,應該在對鄉(xiāng)鎮(zhèn)財政具體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設置試點,對普通鄉(xiāng)鎮(zhèn)采取鄉(xiāng)財縣管方式,以此來使財政相關轉移支付體系更加規(guī)范。
6.合理確定財稅收支具體范圍
國家應該結合服務、優(yōu)化以及高效原則,給予正確的引導,對稅負比例以及財稅管理范圍進行明確,將其有效配置于社會管理或者是公共服務領域里面,促使區(qū)域公共服務更加均衡。同時,應該明確財稅管理工作職責和所擁有的權限,保證所有財稅管理部門均可以行使職責和自身權利,拓展財稅管理具體范圍。此外,還應該在這一基礎上依據財稅管理部門相互之間職責劃分具體情況,慢慢把財稅管理的收入置于預算管理里面,盡量調整易使得財政稅收稅源出現轉移和不同區(qū)域之間分配缺乏公平性的狀況。應該同時考慮中央宏觀調控具體需求以及地方在提高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速度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減小市場等因素給不同區(qū)域間實際財稅收入轉移情況造成的影響,從而促進財稅管理事業(yè)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五、結語
現階段,我國社會以及國民經濟均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并且也處于多種社會矛盾同時凸顯其,進一步改革以及發(fā)展的任務非常繁重。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到推動財政稅收體制方面創(chuàng)新改革進程的意義,基于我國當前的國情,借鑒西方發(fā)達國家發(fā)展經驗,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深入改革,促進財政職能轉換以及政府職能轉換能夠同步進行,同時對各級政府具體財政收入來源進行規(guī)范,有效處理經濟以及財政之間存在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朱艷紅.談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國市場,2014,16(34):108-109.
[2]張磊.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探討[J].財經界,2014,05(9):12,66.
作者簡介:
曾 艷(1980-),女,漢,遼寧大連人,講師,經濟師,注冊稅務籌劃師,碩士研究生,大連財經學院財政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稅收政策。
賈濟夢(1994-),女,滿,遼寧丹東人,大連財經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財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