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璐潔
摘要:近代以來女性教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教育是女性思想解放的前提條件之一,《東方雜志》是建國前出版時間最長的綜合性刊物,在近代雜志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東方雜志》中反映的女性教育的演進發展過程其實就是女性教育發展中國大眾思想解放的歷史記錄,女性教育的發展促進婦女自我意識的覺醒,使婦女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對于女性思想解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東方雜志》;女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7-0093-03
一
報刊是近代媒體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國近代的報刊以較快的速度報導最新的熱點事件,傳播先進的思想,對于近代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東方雜志》創辦于1904年3月,終于1948年12月,歷時將近44年,共44卷819期, 22442篇文章、12000多幅圖畫、14000多則廣告。在其創刊號發刊詞中道“啟導國民,聯絡東亞”為宗旨,被稱為中國雜志中“最努力者”。有著“百年老刊”“刊中壽星”“澎湃學門,大匠如云”“藏界不倒翁”等稱號。可以看出《東方雜志》在近代雜志中占有著重要的地位。該雜志內容豐富,自創立以來忠實地記錄了我國近現代發展的歷史軌跡,能夠相對客觀真實地報導國內外的重大事件,啟發了民眾,影響深遠。在《東方雜志》發行的44年間,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思想涌入中國,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的民眾出現各種新的思想,包括自由主義思想、民族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潮、無政府主義思想等,當然也包括女權主義思想?!稏|方雜志》多次發表文章宣傳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興辦女性教育的方案,介紹了國外的經驗,促進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促進了女性思想解放。
中國女性自古以來社會地位極低,她們一直被剝奪著本應該享有的平等。這種不平等表現在各個方面,包括教育。古代也是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接受教育并不被社會倡導,大部分女性都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另外古代的女性在生存上依靠男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正因為如此,男性更加具有話語權,所以女性教育一直處于落后地位。即便有極少的女性接受過教育,也是以傳統女德教養為唯一內容和目的,閨塾為唯一教學形式,無非就是教女性當個賢妻良母,主要任務就是相夫教子。近代以后女性教育情況才開始有所轉變,明末清初隨著西方民主思潮的涌入,社會產生巨大的變革,傳統的教育也受到了沖擊,中國女性教育從教育體制到教育內容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開始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英國“東方女子教育協進會” 的愛爾德賽女士1844年在浙江創辦寧波女塾,開中國女學之先河。 ①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女學是1898年經元善在上海開班的經正女塾。后來出現中國知識分子和先進女性自辦的女校, 1907年正式制定女子教育的章程,開始官辦女校,女子教育繁榮發展,直到民國時期的男女并校。在此期間各大報刊對中國女性的問題加以關注,包括《萬國公報》《申報》《女界鐘》《東方雜志》等。筆者認為《東方雜志》關于女性問題的關注其實就是近代女性教育的歷史記錄。所以本文試圖從《東方雜志》中分析近代特別是20世紀初的女性教育的狀況,而女性教育的狀況又可以反映出教育的近代化的過程和女性思想解放的狀況,進而反映出近代女性思想解放的歷程。而且這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思想的變遷。首先是這個階段中國先進女性開始反觀自己內心,自主意識開始覺醒。其次是教育帶來了女性自身的思想解放。最后女性教育的發展也促進了女性就業機會的增加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二
在20世紀初期的中國,《東方雜志》關于女子教育問題有哪些討論呢?首先《東方雜志》強調興女學是古已有之,從古代和西方社會為興女學尋找根據。爾后《東方雜志》提出女子教育的合理性與重要性,從女學與蒙學、女學與男女關系、女學與社會風俗、女學與國家自強的關系等方面宣揚興女學的各種好處,歸根結底,興女學是為了國家自強,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況。那么應該如何興辦女學呢?于是《東方雜志》也為興女學獻計獻策,提出興女學的教育宗旨和實踐的方向,同時也刊登了日本等國外興辦女學的章程制度,為中國國內女學興辦提供借鑒。
1.女性教育合理性與重要性
在受到近代西方思潮的沖擊以后,國內女子教育愈發受到重視,早在梁啟超、康有為戊戌維新變法時期就提出興辦女學,他們認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婦道既昌,千室良善”?!胺蚰信綑?,美國斯盛;女學布濩,日本以強。興國智民,靡不始此”。②關注女性問題的先進知識分子越來越多,關注女性問題的報刊也越來越多,《東方雜志》也較早地關注了女性的教育問題。《論提倡女學之宗旨》一文中認為“女權之興非釋放禮法之范圍,實欲釋放其幽囚束縛之虐權,且非欲其勢力勝過男子,實欲使平等自由得與男子同趨于文明教化之途”,興女學的目的就是“使四百兆人合為一大群,合力以爭于列強,合力以保全我種族,合力以保全我疆土”③。文中一直強調的是,興女學的目的不是讓女子的勢力超過男子,而是為了讓四億人口合力抵抗外國的侵略。強調只有男女共同合力,才能抵御列強,保全中華民族。同時也強調國家要自強首先必須開女智興女權,中國女性的積極性才能充分地被調動。
女子手中掌握著培育人才的權利,所以開女智又要先教育人才。家庭教育對于人才培養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又以母教為主要?!叭缗畬W不興,難通國遍立學堂,如無根之木,卒鮮實效?!雹苓@都反映了興女學與中國蒙學的關系,女學是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 第一卷十二號刊的《論中國以遍興女學蒙學為先務》提出了相似的觀點,認為“若夫女學之不興,其影響于人才之消長者,較蒙學為尤烈矣”⑤,這進一步論述了興女學的重要性,這個重要性主要是每個人無論貴賤貧富自襁褓到垂鬂都受到母親很大的影響,母親是兒女的啟蒙老師,也是子女最早的榜樣,有賢母才有賢子。所以必須提高女子的教育水平。另一篇文章《論女學所以興國》⑥中又一次提出興女學的迫切性“母教植其荄萌,欲明母教,固非藉女學無由,是女學實居蒙學之先”。認為母教比起蒙學更為迫切,而這是中國轉弱為強的當務之急。
興女學的重要性除了表現在女學與國家自強的關系、女學與蒙學的關系外,還表現在女性與男性的關系的改變。另一篇文章《興女學議》也提出了興女學的重要性,認為女子無才對于男子的壞處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損害男子的生計,第二損害男子的身體,第三損害男子的道德,夫妻關系最親密,“其妻茍賢,雖強頑之徒間或為其感悟;其妻茍不賢,雖明理之人亦或被其轉移”,最后得出結論“夫以女子不學,為無害于男子,則女學不興,猶可言也。知女子不學,而有害于男子,則女學不興,不可言也”。
《東方雜志》對于興女學的闡述是多個方面的,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使國家復興強大,擺脫當時的被動挨打的狀況。在20世紀初,《東方雜志》所刊載的文章中提出了女學發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大力宣揚女學發展的重要性,為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當然除了《東方雜志》之外還有其他報刊也一起宣傳教育思想,興辦女學的熱潮開始掀起。
2.女性教育的宗旨及實踐的方向
除了宣傳興辦女學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東方雜志》還為興女學提出了教育的宗旨和實踐方向。
《論中國以遍興女學蒙學為先務》⑦中首先提出女學的重要性:“蒙學大于大中小學,女學尤重于蒙學”,“若夫女學不興,其影響于人才之消長者,較蒙學為尤烈”。如何興辦女學呢?文章中提出“明論各直省督撫嚴飭所屬州縣,無論城市鄉鎮,有子女者,每一百家設一高等蒙學兼設一女學高等之蒙學”。無論男女從六歲到十二歲都要入學堂上學,滿七年之后男女一律升入中學?!鞍磻艟幧现邢氯葰q繳學費若干,其中中西教員由各省學務處慎選派沖,厚其薪資而嚴其考核”,如果經費不夠,那就統計二十一個省每年通過民間演出籌資等方式湊齊。同時文章還建議將興學作為官員年終考核的內容之一,這樣就可以避免部分官員不實施的狀況,文章中提出的這一系列的措施都比較完善具體,對于女學的創辦實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906年發表的《興女學議》⑧提出了重德育和禁早婚的要求。另一篇文章《論女學宜注重德育》⑨中的主張與《興女學議》有著相似的主張,認為女學最應該重視德育,而德育又應該包括倫理與義務。在倫理方面則“不外孝舅姑和妯娌,相夫教子數端”,義務方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髫齡之義務一為年長之義務”。德育的內容應為 “非必世俗之以無才為德也。內則所載、女誡所言固不可以稍背,而國家思想、公共觀念亦不可無”,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女子有國家思想、公共觀念,以為異日陶鑄幼童”。最后作者總結認為幾千年的政教風俗漸漸凋敝,才導致重男輕女的風氣,并且作者以日本的國情舉例子,認為興女學之初必定會引起反對之聲,但是只要堅持,“必蘄合于吾國政教風俗,而后可行之無弊”。
《東方雜志》刊登了一些興辦女學堂的章程,如《直隸天津縣詳送試辦女學章程》⑩《北京預教女學堂章程》 等,這些都為全國其他地方興辦女學提供了參考。《直隸天津縣詳送試辦女學章程》談到女學堂的宗旨是重母教。經費是由“執事同人”自備,按日來交納不限數目,家境殷實的可以踴躍出資,由此可見當時女學創辦的經費并沒有固定的來源,女學明顯不很正規。但章程中提到功課、規條等都較為詳細。關于功課作者認為女子體質懦弱,不可與人過苦地早課,兩點鐘午課,除此之外酌學女紅。在規條方面規定女學生不限額數隨到隨收,機動性較強?!侗本╊A教女學堂章程》 中將教育的目的明確為“本學堂以中等以上女子施普通教育及高等普通教育造就賢母良婦為目的”,章程明確了教科是分為尋??萍案叩瓤?,修身、歷史、地理、國語、算數、圖畫、聲歌等都是教授的科目內容,修業年限是四年,另外甚至還包括了裁縫及手藝、游藝及體操,比較全面。高等科多了格致和家事兩個科目,這都比直隸天津縣所辦的女學要正規了許多。
除此之外,《東方雜志》介紹了外國實踐女校的經驗,特別是日本。例如《日本東亞女學校附屬中國女子留學生速成師范學堂章程》和《日本實踐女學校附屬中國女子留學生師范工藝速成科規則》。這些都為中國女學的創辦提供了借鑒。
三
教育是實現平等、發展、和平目標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國家要得到長足的發展,必須發展平等的女子教育,提高女子的素質。只有這樣國家的整體國民素質才能夠得到提高。女性教育不僅僅關系到婦女的切身利益,跟社會的發展也有密切聯系,女性教育發展程度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近代以來,因為外國的刺激和中國社會自身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女性教育的重要性,隨著章程的宣布,漸漸在全國建立起了官辦女子師范學堂和官立女子小學堂,這都是在外國思潮的影響和雜志、報紙的思想宣傳之下興女學的成果,促進了教育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國人才的培育。教育的發展使中國的部分女性漸漸擺脫了封建落后的思想觀念,為女性的思想解放作了奠基。但是從《東方雜志》所刊登的中國女學的辦學宗旨與章程中可以看出,也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例如許多文章提出興女學重視女性教育主要目的是培養賢妻良母,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女性本身發展的重要性。 “女學對女子自身的意義則被忽略,這也是近代以來在許多事情上的一種普遍現象。因為落后于西方,急于迎頭趕上,所以一切都要服從于這一目的,也都可以此作為存在和發展的理由以減少阻力,至于事物自身所蘊含的意義則往往略而不談。”這也是《東方雜志》本身對于興女學的反思。毫無疑問,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是我國現代女子教育發展的重要起始期。這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思想的變遷,首先是這個階段中國先進女性開始反觀自己內心,自主意識開始覺醒。其次是女性自身的思想解放,最后教育的發展能夠促進女性就業機會的增加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注釋:
①劉寧元.中國女性書類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34.
②梁啟超.倡設女學堂啟(1897年11月15日)·梁啟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495-496.
③論提倡女學之宗旨[J].東方雜志,1904,1(5).
④論提倡女學之宗旨[J].東方雜志,1904,1(5).
⑤論中國以遍興女學蒙學為先務[J].東方雜志, 1904,1(12).
⑥論女學所以興國[J].東方雜志,1905,2(11).
⑦論中國以遍興女學蒙學為先務[J].東方雜志1904,1(12).
⑧興女學議[J].東方雜志,1906,3(6).
⑨論女學宜注重德育[J].東方雜志,1906,3(6).
⑩直隸天津縣詳送試辦女學章程[J].東方雜志,1904,1(6).
北京預教女學堂章程[J].東方雜志,1905,2(12).
北京預教女學堂章程[J].東方雜志,1905,2(12).
日本東亞女學校附屬中國女子留學生速成師范學堂章程[J].東方雜志,1905,2(6).
日本實踐女學校附屬中國女子留學生師范工藝速成科規則[J].東方雜志,1905,2(6).
唐艷香.從女子教育、婦女參政到婚姻自由——1904-1919年間《東方雜志》對婦女問題的關注[J].社會科學,2008(4).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