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奶業市場是一個具有非常發展空間且極具前景的市場,中國奶業逐漸進入市場經濟階段,進步卓著。我國奶業市場起步晚,19世紀初乳制品在我國成為商品以來,僅僅在京、津、滬、渝、東北中沿線草原地區有少量規模的飼養戶與奶牛場。因為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的不合理導致乳制品產業鏈利益分配不均,這樣會對養殖戶的積極性產生打擊,進而影響到奶農飼養的效益,不利于我國乳制品市場的良性發展。所以,以中國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為研究對象,對其研究并提出對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生鮮乳價格波動 價格形成機制 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01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5-048-02
近些年是世界奶業發展的黃金期,優越的氣候條件與消費乳制品需求增加的原因,從而帶動了乳制品價格增加,并且一些產能過剩的乳制品也很容易地在國際乳品市場上賣出。乳業發展現代化水平的高低是評價畜牧業發展情況的標準,聯合國農業組織數據指出在生鮮乳方面,2016年全球原奶產量約為5億噸,同比增長1.24%;在乳制品生產方面,全球奶酪總產量1916.1萬噸,增長1.21%。從世界各地域劃分,歐洲、美洲和亞洲原奶生產量依次排在前三位,并且三個洲的原奶產量占比全世界原奶產量的90.3%。從原奶產量的整體走向來說,2006年至2016年這十年間美洲和亞洲的原奶產量遠高于其他大洲。
一、我國生鮮乳價格波動現狀
生鮮乳的價格已然是所有人必須關注的話題之一,不過受到奶牛生產周期的影響,生鮮乳的價格也隨之波動。每當發達國家乳制品價格高漲時,會帶動全球乳制品價格隨之提高。雖然我國是乳制品消費大國,但是嚴重受到地理條件因素的限制,并且我國對牛奶需求量非常大。從我國整體來說南方缺少充足的奶源供給,對進口奶粉依賴程度很高。所以我國在進口奶粉巨大優勢的沖擊下,對我國乳制產品價格波動有一定的影響。換言之,乳制品價格受本國各種因素的制約與國際生鮮乳價格以及進口奶粉的優勢等原因的綜合影響,伴隨著乳制品企業數量與規模的不斷增長,我國奶業競爭越加強烈,促使奶業進入價格戰時代。乳制品企業想要獲取更多的利潤就需要縮減成本,所有人必須接受價格戰所帶來的代價。每年在奶源稀缺時,乳制品加工企業都要展開新一輪的奶源儲備競爭,加上奶源基地與乳制品加工廠的大批量建設,各個奶源占據了寡頭壟斷的地位。
二、生鮮乳收購價格分析
乳制品的價格作為生鮮乳產品的最終價格,是影響生鮮乳價格最大的因素之一。如果乳制品的需求增長,并且保持供給不變或者減少,那么乳制品的價格與需求量將會大大增高,這樣會加快原料奶需求增長,從而使奶業價格發生改變。
從2008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后我國生鮮乳收購價格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世界生鮮乳主產區的奶粉涌入我國是奶業市場波動的主要影響因素。并且價格低于我國奶業市場價格,導致中國生鮮乳加工企業對國內原料乳需求急速下降,所以導致生鮮乳收購價格下降。從2008年3月2.93元/千克跌至2009年6月的2.47元/千克。隨后我國為恢復奶業生產,加大牛奶生產扶持政策,我國奶業市場生產開始一步步回暖。從2009年10月原料奶收購價開始慢慢回升,一直到2010年12月生鮮乳價格為3.19元/千克。不過生鮮乳價格的回暖速度整體還是不能同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的增長速度同日而語,導致我國生鮮乳的生產成本上升。
三、我國乳制品消費水平分析
我國乳制品消費需求日益增長,伴隨著我國乳制品市場價格因爭奪優質奶源帶來的激烈價格競爭,導致奶牛飼養成本直線上升,所以奶農殺牛與倒奶的情況偶有發生。其實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非常低,一些發達國家人均乳制品消費量遠遠大于我國。不過近些年來我國乳制品消費的飛速增長推動了我國奶業的發展。我國乳制品消費的地區差異性非常大,城鎮居民的乳制品消費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而我國農村居民的乳制品消費也一直在上升,不過還是遠遠不及城鎮居民,所以城鎮居民仍是中國奶類消費的主要群體。
因為我國有豆漿等可以替代牛奶的乳制品,所以乳制品不是奶類必需品。在我國乳制品消費市場上,因為飼料或者白糖等原料的價格上漲,阻礙了我國乳制品企業的發展,所以各個乳制品企業都會提升乳制品市場零售價格來減少成本上漲帶來的的壓力,大多數乳制品企業在提升價格后,減弱了我國乳制品市場的消費能力。
四、生鮮乳生產資料供應市場
生鮮乳價格的波動情況不單體現了生鮮乳市場的供求關系,其實還影響著養殖戶與乳制品企業的生產計劃。并且對于飼養奶牛的養殖戶來說,企業收購的生鮮乳價格決定著自己的個人收入。生鮮乳收購的價格關乎乳制品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乳制品企業收購價格高則成本越高,而且利潤降低,反之利潤增加,乳制品加工企業的利潤水平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乳制品企業的生產資料供應市場其實為養殖戶提供了優良的養殖飼料與奶牛等生產必需品,不過是建立在在服務費和人工成本平穩的條件下。生鮮乳價格的由生產成本和利潤組成,所以生產成本對于生鮮乳價格影響非常大,而且生產成本中飼料成本約占養殖總成本的75%。
五、結論
我國生鮮乳主要還是來源于家庭散養,雖然養殖區域的非常分散,但是養殖戶數量極多,從目前來說大規模的養殖無法代替散養的主導地位。玉米、豆粕等組成的精飼料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養殖成本,跟生鮮乳市場的供給曲線緊密相連。其實我國生鮮乳市場各環節存在問題,應該建立新的機制通過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戰略,這樣才能幫助乳制品企業節約成本。我國乳制品企業價格戰競爭在國外乳制品進口的沖擊下,國內乳制品銷售市場其實趨于完全競爭,所以企業在乳制品定價上不能僅僅通過企業的銷售市場勢力改變市場的需求,因為消費者才是市場的主體,消費者的需求對乳制品價格有決定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晶,我國乳制品價格過低原因和對策探討[J].前沿,2006(5)
[2] 李勝利.2007年中國原料奶價格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08(2)
[3] 周俊玲.中國奶類市場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博士論文,2001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0)
(作者簡介:白君澤,就讀于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學術型碩士研究生。)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