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記者金許斌日前從省“三改一拆”辦獲悉,今年浙江省將全面完成“藍色屋面”整治,并逐步建立長效管控機制。
“藍色屋面”是指與周邊自然環境或建筑群不協調、影響市容市貌的彩色屋面及外立面,多以藍色為代表。2016年,浙江省建設廳、省經信委、省“三改一拆”辦聯合制定規范性文件《關于加強工業建筑和附屬設施色彩整治與管理的通知》,明確此項工作的意義和要求。省建設廳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浙江省工業建筑色彩設計技術導則(試行)》,從目標、原則、內容、標準各方面為工作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浙江省由此拉開了“藍色屋面”整治的序幕。
浙江省計劃通過兩年時間,基本完成省內民航機場起降航線和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航道、城市主干道等重要干線兩側視線可及范圍,與大地景觀不協調的工業建筑和附屬設施屋面色彩整治工作,消除不協調的藍色等彩色屋面,形成工業建筑和附屬設施色彩管理長效機制,實現工業建筑和附屬設施色彩與大地景觀的協調融合。
2016年全省各地積極行動,共排查出各類“藍色屋面”266932處、15479.3萬平方米。全省共完成整治237089處、12003.6萬平方米,其中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降航線區域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
今年浙江省將繼續深入開展“藍色屋面”專項整治行動,并將于年底前完成全省范圍內的整治,省“三改一拆”辦將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整治情況的考評和驗收。各地將根據城市色彩專項規劃等有關規劃要求,綜合考慮所在區域自然環境的色彩背景等因素,合理選擇工業建筑和附屬設施的建筑色彩。最終實現以拆“治景”、以改“優景”、以建“美景”,創造美麗環境。
據悉,為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守護“四邊三化”和“藍色屋面”整治成果的積極性,防止問題反彈回潮,浙江省將進一步完善路(段)長制和網格化巡查機制。
省“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將明確路(段)長職責、制定路(段)長工作考核辦法,每個村(社區)落實至少1名網格員負責日常巡查反饋。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積極利用信息化平臺、網絡、微信、無人機等技術,建立快速發現、快速反饋、快速處置工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