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要:本文針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現狀和發展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相關見解。
關鍵詞:環境監測;空氣監測;質量控制
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概述
1空氣監測定義
空氣監測就是指對現存在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執行定點、不間斷或定期采樣和測量。為了對精準監測空氣質量,通常在一個城市中設置大量空氣監測點,配備上自動監測的設備進行不間斷的自動監測,最終把監測數據人工定期傳送出去,然后對其進行分析獲取精準結論。那么,空氣監測內容有SO2、NO、hydrocarbon、灰塵等。空氣監測可被看做大氣質量把控和科學評斷大氣質量的重要前提。
2實施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意義
持續改進對環境空氣的監測,科學合理地優選出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控制點位,推動我國環境空氣監測整個過程的質量把控能力,提升區域污染物質的監測水平,使得農村特殊性空氣監測站和區域性監測站的建立速度加快,使環境質量監測的結論更加符合現實需求,滿足人們的切身感受,因此具備非常關鍵的現實意義。空氣質量的優劣直接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影響,為了讓人們真正清楚地認識環境的狀況,監管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成果,一定要精準無誤地傳輸環境監測的訊息,進一步深化環境空氣監測整個流程的質量把控能力。
二、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特點
針對當前我國經濟和環境現狀來說,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的組成特點極其單一化,環境監測部門規整和分析在監測工作中獲取到的有效數據,再通過行政機關部門逐層匯報。我國的質量監控和質量保障部門都是不相關聯的,每一項執行都是由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達成的。這樣的體制儼然已非常陳舊而落后,就需要對其進行徹底的改進和優化。
三、當前環境空氣監測存在的問題
1空氣監測系統亟待健全
具體地區范圍內的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判能力存在巨大區別。因為我國對空氣質量監測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和調節。所以,尚未真正構成全方位對地區小范圍內的空氣污染的監測和評斷能力,從而深度分析部分污染源對城市空氣質量的產生的作用存在很大難度,地區性的空氣污染的監測、評斷能力也都存在較大區別。
2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巨大距離
因為對環境空氣監測的財力投放不多,監測設備的配備也跟不上,就無法執行對人身健康造成巨大影響污染物,也不能對嚴重的有機污染物實施監測,尚未進行對有關工作的探索,而我國也只存在個別地區進行了對一氧化碳和臭氧項目的實時監測,所以對比與國際先進國家的水平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3環境空氣質量評價體系漏洞百出
伴隨我國經濟的飛速進步,很多大氣霧霾、光化學煙霧等污染陸續發生,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現在的污染源和種類已不再只有汽車尾氣污染和煤煙污染這種常見的污染了,而我國正在執行的空氣污染的評估方式和制度也只能片面地呈現空氣質量污染的狀態,無法達到眾多人們群眾對環境了解的迫切訴求。整體來看,國內全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評斷體系也繼續深入調整優化。
四、環境空氣監測質量控制體系建設
1對空氣質量按功能區展開分類
當下,我國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三種,而如今大部分地區通過產業結構改革后,特定的工業區功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地區很大一部分都變為住宅區、商業區、公共綠化度等,這些宅指定工業區的污染源一是通過改造升級,減少了污染的排放,二是企業進行搬遷,遠離了城區,但這些地區已不再適用三級標準評價環境空氣質量,要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實施分類。
2不斷修訂我國空氣質量標準分級制度
我國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分級已不是按照功能區來進行分類,而要對種類的區別來實施分級,例如一些有毒有害的污染物,如一氧化氮等,應該執行統一的濃度限值。增加霧霾項目,霧霾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標準數值的顆粒物,也可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雖然霧霾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小的一部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都產生嚴重的影響,且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應在全國建立統一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系統,大力發展霧霾警告項目,使城市環境達到國家的統一標準。
3完善空氣污染指數的呈現方式
由于國內外對空氣污染指數的描述性區別巨大,因此,整體來看,國外給公眾提供的空氣污染指數的信息更加詳細,更加具體。我國環境空氣監測體系要更加注意,應該以人民群眾的健康為根本,要使用大眾能夠聽懂的語言來提醒市民要以預防為主,提高市民的憂患意識,用更加親切的語言來表述空氣污染指數,從而能夠使市民對環境更加重視。
4完善污染物種類
我國在發布空氣污染指數或是進行空氣污染指數預報時,通常只是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空氣污染指數,雖然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已包含一氧化氮和臭氧的濃度最大值,但這些并不是一般的監測考核指標,我國大部分城市還沒有把這兩項列進空氣污染指數中計算,而一些發達國家都已經把這兩項納入了空氣污染指數的計算中,在這一方面,我國距離發達國家還差一大截,因此我國要增加對空氣污染指數計算時所包含的污染物種類。
五、環境空氣監測中進行質量控制的方法
1提高自動監測能力
地級或以上地區都需健全國家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的點位,按順序填充補全有關監測儀器設備。在重金屬污染重點治理的地區設置重金屬污染物空氣監測點位。各省市級監測站和環境空氣監測點位都需完善數據傳輸和系統化的監管平臺,加強這些地區的空氣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
2標準量值的傳遞與追蹤
質量的傳輸和追蹤流程都是在質控室內標準的溫度和濕度環境下,通過運用一套作為傳輸用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監測設備,把國家一級標準物質傳送到待鑒定的工作標準物質上,用于跟蹤一級標準的建立,然后可作為系統子站監測設備校準用的一級標準。
3加強質量監督檢查
環境空氣質量將對社會的有序發展帶來最直接的影響,為保障空氣監測的質量,在環境空氣監測的質量控制中,深化質量監督檢查能發揮優化的作用。在對采樣、分析過程中,工作人員針對規范標準,對環境空氣監測的每個流程執行質量監督檢查,并建立檢查表,做好每次的監督檢查記錄工作,避免工作出現問題,保障工作質量。
結語
現階段,我國的環境空氣污染已經非常嚴重,空氣污染不但對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危險,和安全隱患,還對森林綠樹和大氣圈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通過控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手段,能夠性行之有效地、精準地執行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為環境保護提供強大保障。
參考文獻:
[1]潘本鋒,李莉娜,解淑艷,王瑞斌.如何加強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建設[J].環境保護,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