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梅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應用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的臨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診我院進行孕檢的高危妊娠患者160例為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接受循證護理,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比較兩組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的收縮壓、舒張壓、并發癥發生率、SAS、SDS評分等。結果 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50%)明顯低于對照組(11.25%),經比較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SAS、SDS評分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循證護理干預能夠降低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的并發癥發生率,有效的控制了不良情緒等高危因素,使收縮壓和舒張壓降低恢復至正常,保證母嬰的健康與安全,具有臨床應用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高危妊娠產婦;循證護理;并發癥發生率;血壓;不良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04-133-03
目前,我國的高危妊娠孕婦越來越多,多數高危妊娠產婦圍產期都會出現不穩定的情緒。由于高危妊娠患者的特殊性,因此圍產期應用護理干預十分重要12J。循證護理是在計劃護理中以可信、有價值的科學結果作為依據,并結合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與產婦的需求來提出問題,通過尋找實證實施最佳護理方案,是一種把臨床護理與科研結果相結合的護理方式。本研究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診我院進行孕檢的高危妊娠患者160例納為對象,對循證護理應用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診我院進行孕檢的高危妊娠患者160例納為研究對象,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6.5±3.1)歲;對照組平均年齡(25.7±3.2)歲。本研究全部高危妊娠孕婦均符合診斷標[4]。兩組高危妊娠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監測血糖、血壓、藥物及飲食護理等。觀察組應用循證護理,主要包括:(1)循證問題的確立。按照患者妊娠高危因素指出循證問題,主要內容為發生的原因、機制與臨床表現等;(2)循證支持。先查閱中外文數據庫的相關文獻,并通過專業人士分析檢索文獻的科學性與真實性;(3)循證應用。確定妊娠后登記資料,對高危妊娠患者健康宣教,對高危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多與家人溝通,注意觀察患者產前的胎心率,對高血壓和高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及時的處理胎位不正等問題。
1.3評定標準
不良情緒評定標準:(1)焦慮自評量表(SAS)包括: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2)抑郁自評量表(SDS)包括:53~60分為輕度抑郁;61~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圍產期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比較
兩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前的收縮壓、舒張壓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124.36±8.82)、舒張壓(79.35±5.42)和對照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148.32±15.25)和舒張壓(89.54±7.96)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圍產期患者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后有1例胎位不正,1例早產,并發癥發生率為2.50%;對照組高危妊娠患者有2例胎位不正,2例產后出血,1例早產,1例新生兒窒息,3例產后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11.25%;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圍產期患者護理前后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兩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與SDS評分經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41.25±3.79)、SDS評分(42.64±4.72)與對照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44.15±5.31)、SDS評分(46.61±5.62)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高危妊娠會對孕婦及胎兒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進而引發難產、孕產婦與胎兒死亡等。循證護理能夠使護理人員學會并掌握自我更新的醫學護理技能、知識、方法與技巧等,進而護理人員能夠把臨床研究證據應用在實踐中,避免了研究資源的浪費,護理人員的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同時保證了護理的質量,對護理學科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在圍產期進行高危妊娠的篩查,并在早期采取規范的治療,接受規范、系統的循證護理,能夠有效的控制妊娠高危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妊娠高危因素對母嬰及新生兒產生的不良影響,圍產期產婦產后大出血及胎兒難產、新生兒吸入性肺炎及新生兒窒息等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降低,進而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孕婦和胎兒的健康與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循證護理可有效的降低血壓,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更佳的護理效果。觀察組高危妊娠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后有2例出現并發癥,對照組高危妊娠患者有9例出現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循證護理可明顯降低圍產期并發癥發生率,最大限度的保證母嬰的健康與安全。觀察組和對照組高危妊娠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的降低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在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應用循證護理具有滿意效果,明顯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高危妊娠患者圍產期應用循證護理可有效的控制了不良情緒的發生,明顯降低了患者的血壓與并發癥發生率。因此,應該大力推廣循證護理的應用,對護理人員加強相關理念以及執行方式的教育,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