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深刻把握農村經濟發展變革,加快農村經濟換檔升級,推動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發揮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和農村生態環境資源優勢,推動“農加工”“農加游”“農加網”發展,延伸加工鏈,拓展服務鏈,接續價值鏈,助推全市農村經濟走上三產融合、工農一體、城鄉互動、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一是積極延伸產業鏈。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產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產前帶動農戶建設原料基地,產后延伸發展物流和營銷體系,推動產業鏈條延伸融合;壯大農產品加工業。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龍頭企業為帶動,以生產基地為依托,持續發展壯大玉米、水稻、大豆、雜糧、花生、生豬、肉牛、肉禽等十大產業鏈條,發展糧食加工、畜禽加工、特產品加工業三大產業,2016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460億元;帶戶建設原料基地。全市34戶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采取租賃土地面積、農民以土地入股、訂單面積、購買土地等形式,發展規模經營。采取合同聯結帶戶、合作聯結帶戶和股份合作帶戶方式,帶動農戶14.5萬戶;采取農戶參與股份合作、企業向農戶支付保底收益、企業向農戶支付股份分紅等方式支付21644萬元。企業直接聯結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442家。企業從事運輸物流、商業餐飲、金融擔保保險、鄉村旅游休閑等第三產業收入3853萬元;發展現代流通體系。伊通縣營城子鎮黃牛交易市場,年交易黃牛量20萬頭。四平市華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農業基地種植、農副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三個經營板塊,以“電商+龍頭企業+合作社”產供銷一條龍的運作模式,打造從田園到餐桌的經營理念,形成了“風險三次分擔、效益合理分享”的產業聯盟運作機制,切實增強“一二三產”長效發展的內在動力。
二是積極推進功能拓展。依托地域特色、民族文化、鄉土風情,大力發展具有四平特點的休閑旅游農業,四平市現有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44個,帶動農戶3888戶,年接待113.6萬人,實現利潤4642萬元。正在打造以伊通縣大孤山鎮溫泉度假為龍頭、雙遼市一馬樹森林公園為龍尾,覆蓋伊通縣大孤山鎮——鐵東區石嶺鎮、葉赫鎮、山門鎮——四平市區——梨樹縣——雙遼市休閑農業精品路線。葉赫人家、龍王人家等農家樂品牌倍受歡迎,梨樹縣蔡家鎮《關東農耕博物館》、梨樹北方巴厘島、鐵東花鳥園、明居紅酒山莊等一批文化休閑農業景點運營良好,帶動周邊種養、流通業發展。梨樹霍家店“最美休閑鄉村”拓展餐飲服務、特色農業、農畜產品加工、旅游觀光四大產業,休閑農業年接待觀光人數15萬人次,帶動農戶570戶。
三是積極推進要素融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業各個環節滲透融合,打破產業邊界障礙,提高產業整體水平。技術滲透,加強產品研發。全市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有一半有研發投入,投入科研經費及科技推廣經費超億元。信息滲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啟動物聯網建設試點,全市共建立物聯網數據采集點7個;伊通縣“三家”信息綜合服務平臺開始運營,建設標準化信息服務站36個。積極推動電商村級基地建設。目前,全市已建379家“好家鄉”網絡超市,年營業額1000多萬元。梨樹縣以吉林省浩豐生豬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為載體,建成以“互聯網+生豬交易市場+養殖場(戶)”的生豬網絡銷售平臺。新業態滲透,探索農業工廠化發展。積極推進新能源與工廠化與綠色農業有機結合。雙遼農業光伏生態示范產業園、伊通縣光浮農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推進新能源向溫室熱量的轉化、蚯蚓糞肥、食用菌生產、蚯蚓雞蛋等有機農業發展。(來源:四平市政府)